摘要:“以前产检总要请假,现在早9点半就能看完,吃完早饭直接去上班!”怀孕8个月的王女士摸着隆起的肚子,在石河子市人民医院围产门诊外笑着说道。自2023年8月起,门诊部推出的“早晚间门诊”服务,正悄悄改变着无数患者的就医体验。
“以前产检总要请假,现在早9点半就能看完,吃完早饭直接去上班!”怀孕8个月的王女士摸着隆起的肚子,在石河子市人民医院围产门诊外笑着说道。自2023年8月起,门诊部推出的“早晚间门诊”服务,正悄悄改变着无数患者的就医体验。
晨曦中的温暖:早间门诊为特殊人群“抢时间”
早晨9点,当多数人还在吃早餐时,围产门诊的医生已换好白大褂,导诊护士提前15分钟到岗,为空腹产检的孕妈们递上温热的糖水;中医科诊室里,老人们正接过护士递来的就诊号,等待把脉问诊。
“我们调研发现,孕产妇空腹检查耗时久、上班族请假难、老年患者候诊体力不支是门诊患者就诊的三大痛点。”门诊部主任王春香介绍,早间门诊特别将围产、中医科开诊时间提前半小时,医生、导诊、采血团队同步到岗,形成“检查-问诊-采血”一站式服务链。
数据显示,早间门诊运行以来,孕产妇平均候诊时间缩短20%,中医患者清晨挂号量增长2.3倍。这一调整不仅为需要空腹检查的孕产妇、希望在早晨就诊的中医患者提供了便利,还有效缓解了上午高峰时段的就诊压力,让患者能更早地接受治疗,减少等待时间。
夜幕下的守护:晚间门诊点亮“就医灯”
“白天上班抽不出空,晚上带着孩子来看牙,没想到专家还在!”经常在晚间门诊带着孩子进行口腔治疗的张先生感慨道。
针对职场人“看病得请假”的困扰,晚间门诊将皮肤科、口腔科服务延伸至21时。皮肤科诊室内,医生正为外卖小哥处理晒伤;儿童牙科诊区,护士举着手机播放动画片安抚小患者。晚间门诊不仅延长了诊疗时间,更通过“错峰服务”让特殊职业群体、学生族、带娃家长有了更从容的选择。
据统计,上半年门诊早晚间诊共服务3510人次。
“第一次挂完号,三天内复诊不用再交钱,这个政策太实在了!”刚做完胃镜复查的刘大爷算了一笔账:按每次挂专家号15元计算,三次复诊省下45元,相当于两天的菜钱。
自该院“一号管三天”政策推行以来,门诊部已为2.2万患者减免挂号费超32.6万元。复诊患者只需凭同一号源进行复诊,无需再次挂号,真正实现“一次挂号,全程负责”。不仅为患者节省了挂号费用,还大大简化了复诊流程,提高了就医效率,得到了广大患者的一致好评。
此外,门诊导诊护士与采血护士也提前到岗,为患者提供暖心服务。导诊护士耐心为患者指引就诊路线,提前安排患者报到等候,在公交车上开展移动导诊服务,医生到岗的第一时间开始就诊;采血护士提前10分钟到岗,确保“开诊即采血”;晚间门诊结束后,保洁人员会逐一检查诊室,为次日患者留下整洁环境。
“我们多走一步,患者就能少跑一趟。”该院党委副书记、院长何雄伟说,从时间弹性到服务柔性,从流程优化到人文关怀,这些举措的实施都源于对患者需求的深切感知。未来,医院将继续更多服务模式,让优质医疗资源突破时间与空间的限制,真正成为百姓身边的“健康守夜人”。(通讯员 高晓凤)
来源:石河子融媒一点号