深圳夜空上演光影大片!背后团队揭秘“魔法”

B站影视 电影资讯 2025-08-27 10:40 1

摘要:今年是深圳经济特区建立45周年,为了让表演更好地凸显这一主题,主创团队在设计之初,就从城市发展、科技创新、生态文明、民生幸福等多方面考量,选定了孺子牛、高山榕、簕杜鹃、城市地标等一系列深圳标志性元素。

8月26日晚

1.2万架无人机+灯光秀闪耀鹏城

以夜空为幕,科技执笔

以城市为舞台,双主场梦幻联动

全民齐参与,全城共奔赴

这场“巨幕光影秀”的背后

创意设计团队有哪些巧思?

又有哪些创新技术?

深视新闻记者来揭秘

深圳经济特区建立45周年

向世界讲述深圳故事

今年是深圳经济特区建立45周年,为了让表演更好地凸显这一主题,主创团队在设计之初,就从城市发展、科技创新、生态文明、民生幸福等多方面考量,选定了孺子牛、高山榕、簕杜鹃、城市地标等一系列深圳标志性元素。

“深圳经济特区建立45周年无人机灯光秀表演”创意策划、深圳广电集团高级记者唐萍介绍,表演开场,一幅“卷轴”徐徐展开,象征深圳是中国特色社会主义在一张白纸上的精彩演绎;大鹏鸟象征“鹏城”深圳,如扶摇而上的神鸟,乘改革之风,敢闯敢试、一飞冲天。

“双主场梦幻联动”是此次无人机灯光秀的创意特色之一。演出在深圳市民中心广场——“改革之路”史诗剧场和人才公园——“未来之窗”科技秀场同时举行。

市民中心广场位于城市中轴线上,连接莲花山和CBD摩天楼群。这里的演出侧重展现特区改革开放的奋斗历程,讲述创业者筚路蓝缕的拼搏故事,描绘人与自然和谐共生的生态图景。

深圳人才公园是全国首个以“人才”为主题命名的公园,这里的演出以充满想象力的视听画面,重点展现深圳国际化、科技感与潮流感交融的都市气质,呈现一座面向未来的先锋之城。

此外,演出创新性地将1.2万架无人机舞步与城市光影梦幻结合,每个主场各分为“1+4”个篇章,共19个舞步呈现深圳城市地标、科技创新成果、山海连城、环保宜居等特色。唐萍介绍,“我们希望用这些元素深化市民与特区的情感连接与精神共振,同时立体呈现深圳这座梦想之城的魅力,吸引海内外企业和人才来到深圳。”

灯光秀与无人机精密协作

共同打造城市光影秀

如何让创意翱翔天空?如何让光影在凹凸不平的楼宇墙面“作画”?为此,深视新闻记者采访了在此次演出中负责执飞无人机的深企大漠大团队,以及市民中心、人才公园的灯光秀演出运营团队。

作为无人机集群表演领域的龙头企业,大漠大的无人机曾六次登上央视春晚舞台,还曾首创万架无人机吉尼斯世界纪录。

在市民中心广场主场,舞步“簕杜鹃与风铃木”惊艳观众,4000架次无人机在空中排列组合,簕杜鹃的艳红和风铃木的明黄交相辉映,其繁复多变的枝叶花朵栩栩如生,在夜空怒放。

用无人机在空中作出如此高难度的图画,且保证效果完美,无人机团队进行了多方面努力。深圳大漠大智控技术有限公司公共关系部负责人方武凌介绍,团队首先进行图案的平面设计、建模、动画制作,再通过剧本编辑软件完成航线规划及灯光效果设计,导出可被地面站识别的剧本文件。两个主场的地面站加载剧本文件后,将航点信息传输给无人机,无人机根据航点位置在空中走位,画出图案。

此外,城市建筑表面并非完整的幕布,要确保每一个像素都精准打在预期的建筑位置上,与无人机表演交相呼应,技术难度极高。那么,城市“巨幕”光影秀又是如何呈现的?

灯光秀团队通过提炼与再创作视觉符号,再根据不同大厦楼宇表面的差异制定专属方案。福田灯光秀运营设计方、深圳永恒光智慧科技集团有限公司福田光环境项目总监袁刚介绍,市民中心建筑结构独特复杂,因此团队前期通过多通道投影融合技术,将41栋大楼画面无缝拼接成一个完整的、符合建筑结构的整体画面,确保视觉效果的完美。

此外,团队还通过超高分辨率的渲染输出、精准的异形建筑映射(Mapping)技术,将设计与复杂的建筑完美贴合。

在完成无人机和灯光秀的独自设计后,最大的难点,就是无人机的梦幻舞步与城市光影秀,如何实现“精准到秒级别”的配合?

袁刚告诉记者,灯光秀与无人机的毫秒级同步,基于一套“时空同步系统”的精密协作,结合的关键在于节奏同步。视频内容与无人机的舞步指令共享同一时间轴。

“无人机的每一个队形变换都对应视频序列中的特定帧,比如无人机阵列开始旋转的那一毫秒,楼体光影的色块与线条也会同步开始流动,形成天地节奏的完美统一。”袁刚补充说。

除了“精准到秒级别“的配合之外,灯光秀还具有为无人机表演提供叙事互补与延伸、构建“视觉景深”等作用。

袁刚告诉记者,作为“舞台布景”,楼体影像为无人机提供相应的“场景”。比如,无人机在夜空中展现“l love Shenzhen”标语,以及爱心和庆祝手势时,周围的楼宇呈现出五彩缤纷的图案,烘托了欢乐的庆祝氛围,彰显深圳的开放包容、携手同行。

在构建“视觉景深”方面,灯光秀团队则通过巧妙的视觉设计,利用楼体的光影变化营造出强烈的空间纵深感。例如,当无人机在远处排列时,在楼体上呈现向前延伸的光束或轨道,让整个表演场地在视觉上连成整体,打破天空与地面的物理界限,极大增强了沉浸感。

6000+6000架无人机升空

演出规模时长均超以往

双主场各6000架无人机,这是全球首次单次表演主题1.2万架无人机升空,30分钟的无人机演出时长,也超越以往单次续航15分钟的最大时长。

方武凌介绍,演出时长大幅增加,就需要三编队融合飞行技术实现接力表演。简而言之,就是无人机团队通过巧妙编排无人机队形和舞步,制定无人机的轮换时刻表,达到既能实现同时升空无人机数量多,并且超长续航的效果。


“本次演出使用的第四代无人机,搭载智能降落伞触发装置,当无人机发生紧急状况时,能实现30-60米高空自动开伞,安全能力提升10倍。”

此次无人机灯光秀表演,参与的楼宇数量也远超以往。

人才公园灯光秀负责人、深圳城际星语创意科技有限公司艺术总监何大军表示:“后海片区参与表演的楼宇数量达36栋,超过以往,特别是临海高层建筑组成的天际线,比以往更宏伟、更完整,这些楼宇本身,正是深圳特区45年来从滩涂蝶变为科技新城的发展见证。”

演出的成功,离不开创作团队各方不断磨合和创新。“计算、模拟、优化、再计算、再优化是实现完美演出效果的唯一途径。灯光秀制作团队与深广电导演组、无人机表演团队等经过多轮研讨,最终磨合出一场高度协调、精准同步的演出。”何大军介绍。

记者 / 谭诗靖

排版 / 谭诗靖

审校 / 靳阳懿

来源:深圳范儿

相关推荐