重症医学科氢化可的松应用适应症与时机

B站影视 内地电影 2025-08-25 18:31 2

摘要:推荐强度:2024 聚焦更新建议给予糖皮质激素(条件性推荐,证据低–中),且反对短期大剂量方案(>400 mg/日氢化可的松当量、疗程

重症医学科氢化可的松应用适应症与时机

重症医学

一、明确的主要适应症(成人)

1) 败血性休克(仍需血管活性药)

推荐强度:2024 聚焦更新建议给予糖皮质激素(条件性推荐,证据低–中),且反对短期大剂量方案(>400 mg/日氢化可的松当量、疗程

关键证据:
• ADRENAL:200 mg/日连续泵注,未降低 90 日死亡率,但更快逆转休克、缩短 ICU 住院等;整体安全性尚可。
• APROCCHSS:氢化可的松 50 mg q6h + 氟氢可的松 50 µg/日×7 天,显著降低 90 日死亡率。

何时开始(时机)

在充分液体复苏后,若仍需中–高剂量升压药维持灌注(临床常用触发点:去甲肾上腺素/肾上腺素 ≥0.25 µg/kg/min 且 ≥4–6 小时),可启动氢化可的松;无需等待 ACTH 兴奋试验结果。

绝大多数 RCT 在休克起病 24 小时内启动类固醇(APROCCHSS 明确纳入

常用方案

200 mg/日(50 mg IV q6h 或 200 mg/日持续泵注),5–7 天或至休克逆转/ICU 出院,可直接停药或短期减量,视血流动力学稳定性;部分中心联合氟氢可的松 50 µg/日。

2) 重症社区获得性肺炎(sCAP,需 ICU)

推荐强度:2024 聚焦更新对重症细菌性 CAP 住院成人给出强烈推荐使用糖皮质激素;对“轻–中度 CAP”不做推荐。

关键证据:CAPE‑COD(NEJM 2023)
• 入 ICU 的重症 CAP 患者,早期(达重症标准 24 h 内)给予氢化可的松 200 mg/日(连续泵注),显著降低 28 天死亡率,并减少插管/机械通气发生;按病情在第 4 天判定总疗程 8 或 14 天,后逐步减量。试验排除:正在使用升压药的休克、流感、吸入性肺炎等。

何时开始(时机)

尽早:满足重症标准 24 h 内启动;若患者已进入升压药依赖的脓毒性休克,则转入“休克指征”路径。

常用方案(参考 CAPE‑COD)

200 mg/日连续泵注×4 或 7 天 → 100 mg/日×2 或 4 天 → 50 mg/日×2 或 3 天(总疗程8 或 14 天,第 4 天按 PaO₂/FiO₂、SOFA 变化等预设标准判定)。

重要排除:流感肺炎不建议常规使用糖皮质激素,系统回顾与指南提示死亡率更高/二次感染增加,IDSA 亦不推荐“作为流感的辅助治疗”使用糖皮质激素(除非因其他合并症必须)。

3) 肾上腺危象 / 明确或高度疑似肾上腺功能不全(CIRCI/PAI)

肾上腺危象:立刻给药,不等待化验或 ACTH 结果——氢化可的松 100 mg IV 负荷,随后 200 mg/24 h(连续泵注或 50 mg q6h)并补液、处理诱因。为一线首选。

CIRCI(重症相关糖皮质激素不足):2017 SCCM/ESICM 指南强调无单一可靠诊断试验,临床上可在“液体复苏+中高剂量升压药仍难以维持灌注”时经验性使用低剂量氢化可的松,且反对用于“无休克的脓毒症”。2024 聚焦更新沿用这一思路。

4) ARDS(非 COVID)

2024 聚焦更新对成人 ARDS给出“条件性推荐”应用糖皮质激素;不同研究用药多为地塞米松或甲泼尼龙,氢化可的松并非首选,但在合并败血性休克等情形可沿用休克方案。需结合团队路径与并发症风险。

二、用药方案与细节

首选成人剂量与给药途径

休克/CIRCI 路径:氢化可的松 200 mg/日(50 mg IV q6h 或 200 mg/日持续泵注),疗程 5–7 天或至撤压;部分中心加用氟氢可的松 50 µg/日×7 天(APROCCHSS 方案)。

重症 CAP 路径:按 CAPE‑COD 方案早期启动 200 mg/日连续泵注并按第 4 天评估决定总疗程 8 或 14 天,随后逐步减量。

肾上腺危象:100 mg IV 负荷 → 200 mg/24 h 持续泵注或 50 mg q6h;血流动力学稳定、可经口后过渡至口服并逐步回到维持剂量。

是否需要减量/停药策略

休克路径:多数试验未强制长程减量,休克逆转后可直接停药或短程减量;应根据撤压后血流动力学与炎症反应决定。

CAP 路径:CAPE‑COD 为预设减量策略(见上)。

是否联合氟氢可的松

可选:APROCCHSS 显示“HC+FC”降低 90 日死亡率;但 ADRENAL(仅 HC)未见总生存获益、仍有明确的加速逆转休克优势。指南未强制要求加 FC,属团队可选项。

三、用药“时机”要点(床旁判断)

休克患者

已完成液体复苏,仍需中–高剂量升压药维持灌注(常见触发点 NE/Epi ≥0.25 µg/kg/min 且 ≥4–6 h),尽早启动氢化可的松;无需ACTH 试验决策。目标是提高对儿茶酚胺反应性、缩短升压药时间。

重症 CAP

符合重症标准(如需机械通气/高流量、或 PSI Ⅴ级等)24 h 内启动,按第 4 天病情判定 8 vs 14 天总疗程并逐步减量。排除流感/吸入性肺炎/已在用升压药等。

肾上腺危象/明确 PAI

立即给药(100 mg 负荷 → 200 mg/日),先救命后化验。

四、不良反应与监测

最常见:高血糖(往往需增加胰岛素)、高钠/液体潴留;个别患者出现血压升高、白细胞增多等。大多数 RCT 未见严重并发症明显增加,但需警惕继发感染。

长期/高剂量风险:肌病、谵妄、出血倾向等——因此 2024 聚焦更新明确反对短期大剂量冲击。

监测:血糖与胰岛素需求、血钠/血钾、感染迹象、肌力评估;必要时复查炎症指标与乳酸趋势判断撤压与停药时机。(基于上述指南与试验的常规做法)

五、明确不推荐或需谨慎人群

无休克的脓毒症:不建议常规使用。

流感肺炎:系统回顾显示死亡率增加/二次感染,IDSA 不推荐把激素作为流感的辅助治疗。

活动性未控制的真菌病/结核等:需权衡免疫抑制风险(个案化决策)。(与一般类固醇相同的警示,结合基础病与病原学)

六、实践中的常见问答

Q1:需要做 ACTH 兴奋试验后再给吗?
A:不需要。休克患者的决策以临床为主;2017 CIRCI 指南指出无单一可靠试验,且建议在“液体+升压药无效”时使用低剂量氢化可的松。

Q2:连续泵注 vs. 每 6 小时静推?
两者均被指南接受;ADRENAL 采用连续泵注,APROCCHSS 采用q6h 推注,临床结局(如休克逆转)均有改善,未证实哪种更优,依科室流程与护理便利选择。

Q3:一定要加氟氢可的松吗?
不是必须。APROCCHSS 方案显示死亡率获益,但 ADRENAL 单用氢化可的松也带来更快逆转休克;2024 聚焦更新未强制要求,可选。

Q4:休克逆转后是否要慢慢减量?
可直接停药或短程减量,根据血流动力学与炎症恢复选择;CAPE‑COD(CAP)有预设减量,而休克路径多为短疗程至撤压。

七、1 分钟床旁决策要点(成人 ICU)

是否败血性休克且已充分复苏仍需升压药?
→ 是:HC 200 mg/日(泵注或 50 mg q6h)立即上;± 氟氢可的松 50 µg/日(可选)。避免短期大剂量冲击。

是否重症 CAP(非流感/非吸入性;未在用升压药)?
→ 是:达重症 24 h 内启动 HC 200 mg/日泵注,第 4 天决定总疗程 8 或 14 天并逐步减量。

是否肾上腺危象或明确/高度疑似 PAI?
→ 是:100 mg IV 负荷 → 200 mg/日,同时补液与处理诱因。

ARDS(非 COVID)?
→ 可考虑糖皮质激素(条件性推荐),常用地塞米松/甲泼尼龙;合并休克时可按休克路径用 HC。

坚决回避:无休克的脓毒症;流感肺炎(除非另有强适应症)。

来源:重症医学

相关推荐