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细胞》子刊:上海交大邹强/陈国强/郑俊克/孙加源/叶幼琼发现,衰老相关的瘦素减少,会导致瘤内T细胞抗癌能力减弱!

B站影视 日本电影 2025-08-27 02:39 1

摘要:今天,由上海交通大学医学院邹强、陈国强、郑俊克、孙加源和叶幼琼领衔的研究团队,在著名期刊Cell Reports Medicine上发表一篇重要研究论文,揭示了衰老过程中免疫力下降的新机制[2]。

*仅供医学专业人士阅读参考

众所周知,总体上来说,癌症还是一种老年病。

虽然[1],但仍远高于年轻人。

原因主要有两个,一个是随年龄增长的体细胞突变积累过多,另一个是随年龄增长的免疫能力降低。

明晚和后晚9点,一起来听老编辑唠嗑↑↑↑

今天,由上海交通大学医学院邹强、陈国强、郑俊克、孙加源和叶幼琼领衔的研究团队,在著名期刊Cell Reports Medicine上发表一篇重要研究论文,揭示了衰老过程中免疫力下降的新机制[2]。

他们发现,随着年龄的增长,脂肪细胞来源的瘦素会减少,进而导致肿瘤内CD8阳性T细胞衰老,抗肿瘤能力下降。值得注意的是,体重指数(BMI)高与癌症患者血浆瘦素水平升高和肿瘤内衰老CD8阳性T细胞比例降低相关。

基于以上研究结果,研究人员也认为,适当补充瘦素可能对老年癌症患者具有治疗潜力。

在研究一开始,上海交大的研究人员先分析了癌症患者和荷瘤小鼠肿瘤内CD8阳性T细胞随年龄的变化情况。

他们发现,无论是癌症患者,还是荷瘤小鼠,肿瘤内衰老的CD8阳性T细胞,都是随着年龄的增长而增加的。人体样本研究结果还显示,衰老CD8阳性T细胞水平高与患者生存预后差相关;小鼠样本显示,衰老CD8阳性T细胞抗肿瘤作用较弱。

至于T细胞衰老的原因,研究人员将研究重点放在了年龄相关的代谢紊乱上。他们推测衰老会介导全身代谢改变,从而驱动肿瘤微环境中的CD8阳性T细胞衰老。

在分析年轻小鼠和年老小鼠的血液样本之后,研究人员发现年老小鼠体内只有瘦素水平下降了。体外实验显示,瘦素处理可防止CD8阳性T细胞衰老,而对肿瘤细胞和骨髓来源抑制性细胞的衰老没有影响。

基于癌症患者样本的研究还发现,年龄小于60岁的肠癌和肺癌患者瘤内CD8阳性T细胞的瘦素信号相关基因富集,而60岁或以上的肺癌患者瘤内CD8阳性T细胞存在瘦素相关信号传导缺陷。基于癌症患者的血液样本分析显示,衰老癌症患者血液中的瘦素浓度较低。不难看出,衰老会导致全身瘦素降低,进而影响肿瘤内CD8阳性T细胞。

为了进一步验证确实是瘦素在调节瘤内CD8阳性T细胞的状态,上海交大的研究人员构建了T细胞瘦素受体基因条件性敲除小鼠模型。他们发现,与瘦素受体存在的荷瘤小鼠相比,瘦素受体被敲除的小鼠肿瘤更大,死亡得更早;而且瘤内衰老CD8阳性T细胞增加,有抗癌活性的CD8阳性T细胞减少。

此外,与对照组荷瘤小鼠相比,瘦素处理小鼠的肿瘤生长被抑制,生存时间延长;而且瘤内衰老CD8阳性T细胞减少,有抗癌活性的CD8阳性T细胞占比增加。如果耗竭CD8阳性T细胞,瘦素的治疗效果就消失了。以上结果说明,与年龄相关的瘦素水平下降,会促进肿瘤中CD8阳性T细胞的功能障碍和衰老。

后续的机制研究发现,瘦素信号可以抑制CD8阳性T细胞的p38激活,进而阻止CD8阳性T细胞的衰老;然而,年龄相关的脂肪细胞衍生瘦素水平降低,就削弱了瘦素信号通路对瘤内CD8阳性T细胞的保护作用。

基于癌症患者的研究数据发现,血液中瘦素浓度与年龄和肿瘤浸润衰老CD8阳性T细胞占比呈负相关。值得注意的是,BMI与肾癌患者血浆中瘦素浓度呈正相关;且在50岁或以上的肾癌或肠癌患者中,BMI与肿瘤浸润衰老CD8阳性T细胞占比呈负相关。

总的来说,上海交通大学医学院团队的这项研究成果表明,与年龄相关的瘦素水平下降会促进CD8阳性T细胞衰老,从而限制老年癌症患者的抗肿瘤免疫力。值得注意的是,在癌症患者中,BMI与血浆瘦素浓度呈正相关,且与肿瘤内衰老CD8阳性T细胞占比呈负相关。

不难看出,对于老年人而言,维持适量的脂肪组织可提升血液中瘦素水平,或能阻止T细胞的衰老,维持CD8阳性T细胞的抗癌能力。此外,未来有必要探索瘦素治疗老年癌症患者的临床价值。

参考文献:

[1].Zhuang X, Wang Q, Joost S, et al. Ageing limits stemness and tumorigenesis by reprogramming iron homeostasis. Nature. 2025;637(8044):184-194. doi:10.1038/s41586-024-08285-0

[2].Wang et al., An age-related decrease in leptin contributes to CD8+ T cell aging in the tumor microenvironment, Cell Reports Medicine. 2025. doi:10.1016/j.xcrm.2025.102310

本文作者丨BioTalker

来源:奇点肿瘤探秘

相关推荐