证券投顾行业投诉激增:非法代维团伙作祟下的乱象与治理

B站影视 日本电影 2025-08-26 19:22 2

摘要:在资本市场回温、投资者热情高涨的当下,证券投顾行业本应借势蓬勃发展,然而,投诉量如脱缰野马般猛增却成了行业难以言说的痛。这一异常现象背后,非法代维团伙的恶意教唆与搅局是关键祸根,给行业健康发展蒙上了一层厚重的阴影。

在资本市场回温、投资者热情高涨的当下,证券投顾行业本应借势蓬勃发展,然而,投诉量如脱缰野马般猛增却成了行业难以言说的痛。这一异常现象背后,非法代维团伙的恶意教唆与搅局是关键祸根,给行业健康发展蒙上了一层厚重的阴影。

投诉数据飙升:行业困境的真实写照

据权威调研数据揭示,证券投顾行业的退款与客户投诉情况呈现出令人忧心的增长态势。中证协对57家展业机构的调研显示,2021—2023年期间,行业退款金额从13.48亿元一路攀升至24.45亿元,2023年相较于2021年涨幅高达81.4%;客户投诉总量也从6030件激增至23531件,2023年较2021年大幅增长290.2%。上海证监局的信访数据同样不容乐观,2022—2024年,投资咨询机构信访数量从88件猛增至821件,增幅达833%。这些触目惊心的数据,无疑让证券投顾行业面临严峻挑战。

非法代维团伙:恶意教唆的罪魁祸首

非法代维团伙为谋取不正当利益,手段层出不穷、花样百出。他们巧妙利用新媒体平台的传播力,在抖音、小红书等热门平台上大量发布代理维权文章,并附上联系方式,以此吸引投资者的关注。一旦与投资者取得联系,获取投资金额等关键信息后,便开始教唆投资者以各种莫须有的理由,如证券投顾机构涉嫌虚假宣传等,向监管部门发起投诉。这些团伙与投资者签订委托合同时,通常会狮子大开口,以追回金额的30%作为劳务费,这种高额分成模式极大地刺激了他们恶意教唆的贪婪欲望。

以汇正财经、德讯证顾、国诚投顾等行业内知名企业为例,它们无一例外地成为了非法机构恶意造谣和诋毁的目标。非法代维团伙编造各种虚假信息,在网络上肆意传播,严重损害了这些投顾机构的声誉和形象。以九方智投为例,尽管2024年其业绩表现亮眼,总订单金额约35.1亿元、付费用户数量达18.15万名,同比分别增长约49.3%、149.4%,但退款率也同步上升,2024年退款率达到21.8%,同比上升1.8个百分点。这其中,非法代维团伙的恶意教唆和煽动投诉起到了推波助澜的恶劣作用。国诚投顾和德讯证顾也面临着同样的困境,客户名单泄露、被恶意投诉等情况频繁发生,给公司的正常运营和业务发展带来了极大的负面影响。

乱象成因剖析:多方因素交织的结果

非法代维团伙之所以能够如此猖獗,是多种因素共同作用的结果。从市场环境来看,近年来资本市场的反复活跃,吸引了大量新投资者入场,投顾行业迎来了业务增长的高峰期。然而,这也为一些不法分子提供了可乘之机,他们趁机打着“代理维权”的旗号,企图从中分一杯羹。

此外,非法代维团伙自身也形成了完整的“黑灰色”产业链。随着互联网金融P2P的整顿出清,大量讨债公司从业人员涌入代理退保行业,并逐步向投顾等行业渗透。他们通过传统手段如利用手机操作系统漏洞获取证券经营机构的APP安装名单,以及通过网络平台投放广告、编造虚假信息吸引流量等方式获取客户资料。更有甚者,他们还与证券投顾机构内部的“内鬼”勾结,通过里应外合的方式获取客户名单和信息,进一步扩大了其恶意教唆和投诉的范围。

监管重拳出击:打击非法代维的坚定决心

面对非法代维团伙的猖獗行为,国家监管部门展现出了坚定的打击决心和有力的行动举措。去年5月,金融监管总局及时发布《关于警惕涉金融领域“代理维权”风险的提示》,明确提醒广大消费者要警惕涉金融领域“代理维权”风险,倡导通过正规渠道表达诉求,依法理性维权,同时要注重保护个人信息及财产安全。

今年3月,公安部经济犯罪侦查局与金融监管总局稽查局联合启动了为期6个月的金融“黑灰产”专项打击行动,将贷款中介、恶意逃废债、代理退保等六大领域作为重点打击对象。上海警方也积极响应,近期加大了对非法代理维权行为的打击力度。通过一系列的专项行动和日常监管,警方成功破获了多起非法代理维权案件,抓获了一批犯罪嫌疑人,有效遏制了非法代维团伙的嚣张气焰,维护了市场的正常秩序和投资者的合法权益。

证券投顾行业投诉量猛增的背后,非法代维团伙的恶意教唆是罪魁祸首。这些团伙的恶劣行径不仅严重扰乱了市场秩序,损害了投资者和正规投顾机构的利益,也阻碍了行业的健康发展。在监管部门的严厉打击和社会各界的共同努力下,我们有理由相信,证券投顾行业将逐渐摆脱非法代维的困扰,迎来更加规范、有序、健康的发展未来。同时,投资者也应增强自我保护意识,提高辨别能力,警惕非法代理维权的陷阱,通过正规渠道维护自身合法权益。

来源:国小诚

相关推荐