摘要:先打头阵的武汉,大部分高中早上5点钟左右就开始预热。操场上星星还没褪去,学生已经像一群从睡梦中炸出来的小鸟,踩着凌乱的步伐向教室进发。有人说,这种早起能“磨炼意志”,但更多人心里想的是:“能不能再睡五分钟?”
湖北高中的作息表真的堪比新闻联播完整得让人惊叹,仿佛为高考生量身打造一套“定制时钟”。卷,是一种态度,也像是一场比拼,看谁能在黎明赶在清晨的前头。
先打头阵的武汉,大部分高中早上5点钟左右就开始预热。操场上星星还没褪去,学生已经像一群从睡梦中炸出来的小鸟,踩着凌乱的步伐向教室进发。有人说,这种早起能“磨炼意志”,但更多人心里想的是:“能不能再睡五分钟?”
等黄冈武穴中学的作息流传出来,只觉得这个地方才是真正的卷王。早上五点半到校,夜晚十点多才宣告结束,课间休息就像快闪活动,午睡更像是眼皮打滑,不是真正“闭目养神”。
荆门、荆州、潜江等地的高三生活更加像是流水线上的齿轮。这地方的作息表仿佛下一秒会被印成表格贴在班主任的办公桌上,每一个时间节点都精准到5分钟。如果说上海是精致的“都市工厂”,这些湖北县城就是“时间制造业”的前线基地。
十堰、随州、天门、仙桃、咸宁、襄阳各出奇招。尤其襄阳36中,有同学调侃说自己凌晨醒来看到窗外的灯亮了,原来不是城市的霓虹,而是校楼里“未来状元”正在啃数学难题。孝感又不甘落后,把下午自习拉得特别长,大部分学生觉得晚饭后到回家是世界上最短的旅途。
宜昌则颇有诗意,课程安排稍微宽松一些,但也不缺乏“加量不加价”的豪气。节奏稍慢,却讲究实效。咸宁和一些地级市,虽然晚自习结束稍早一点,实际内核没有太大不同,都是把一天最大值榨干,只留下一丝喘息的夜风。
这种不断刷新“极限作息”,让不少家长在微信群里直呼“心疼孩子”,其实学生们自己都习惯了,在补习和晚自习之间玩出了各自的花样。有的人在课间用两分钟写首小诗,有的人在晚自习照着星光读英文单词,直接把时间变成了旋转木马。
稍微去看看湖北其他地市高中的排名,不少网友直言衡量一个学校是不是“好学校”,不仅看升学率,更要看是不是“睡醒都在学习”。黄石最好的高中,孝感高中的地位,以及恩施高中名单,都成为不少家长微信朋友圈的热搜关键词。
打开最新的湖北高中排行,你会发现每个地方都有自己的“卷王秘籍”。有的学校主打课业压力,有的强调体能锻炼,甚至有的在清晨集体朗诵,喊出口号,以精神带动身体翻越一道道高三的山峰。
这波地市支撑下来的作息表比任何一张高考模拟卷都来得刺激。有人说,作息表就像战鼓,谁敢偷懒,分贝马上降下来。但也正是这些被排得满满的课程,把无数不甘平庸的少年一步步送上理想大学的讲台。
如此拼杀,湖北高中生仿佛成了时间赛道上的一级方程式赛车手。争分夺秒的画面,承载着家长们浓烈的殷切期望,也让“过早吃热干面都只能排5分钟”。但当你问一个湖北高中生:“累吗?”他们多数只回一句,“不累,我还能再快一点!”
学校排名固然重要,但作息表背后的故事更值得品味。湖北高中里的“状元模式”,到底能否培养出下一个时代的领跑者?这是值得所有教育爱好者继续观察和讨论的现实问题。
来源:一代天骄