摘要:大家好,我是费健。在上海瑞金医院普外科工作了30多年,做了上万台甲状腺手术,也通过微创消融帮助了很多朋友。最近,美国甲状腺协会(ATA)刚刚发布了《2025年分化型甲状腺癌管理指南》,这是一份非常权威的国际共识。今天我就用大家听得懂的话,帮你划重点、做解读。
2025国际甲状腺癌指南来了!这些情况不用切,微创也能行,瑞金医院专家说清楚
文章正文:
大家好,我是费健。在上海瑞金医院普外科工作了30多年,做了上万台甲状腺手术,也通过微创消融帮助了很多朋友。最近,美国甲状腺协会(ATA)刚刚发布了《2025年分化型甲状腺癌管理指南》,这是一份非常权威的国际共识。今天我就用大家听得懂的话,帮你划重点、做解读。
一、指南是什么?为什么值得看?
这份指南是由全球40多位顶级甲状腺专家共同制定的,基于最新研究和临床数据,目的是让治疗更精准、更人性化。它不只是写给医生看的,也和我们每个人的健康息息相关。
二、关键知识点清单:你一定要了解的6件事
甲状腺癌≠绝症绝大多数甲状腺癌是“懒癌”,发展慢、预后好。尤其是“分化型甲状腺癌”,占90%以上,只要规范处理,长期存活率极高。“不一刀切”成为新趋势
过去很多人一听是癌就急着要手术。但现在指南强调:
小于1厘米、没有转移的低风险癌,可以考虑“主动监测”(定期复查),不一定马上开刀。
部分患者也可选择“微创消融”,创伤小、恢复快。
手术方式更个性化肿瘤≤2cm且没有转移:可能只需切除一侧甲状腺(腺叶切除),保留功能、减少并发症。
更大、有转移或侵犯周围组织的肿瘤:才需全切+淋巴结清扫。
低风险患者:不一定需要。
中高风险患者:建议做,以防复发。
已有远处转移(如肺、骨):必须做。
基因检测有了新角色不是每个人都要做,但以下情况建议考虑:
家族中有多个甲状腺癌患者
肿瘤有特定基因突变(如BRAF、TERT等),可能影响治疗方案。
长期随访:简化了,但更精准低风险患者:复查频率可降低,避免过度检查。
用“动态风险评估”代替固定模式,根据每次复查结果调整后续计划。
三、费主任贴心建议
别被“癌”字吓到。很多甲状腺癌更像慢性病,可控可治。一定要找经验丰富的医生团队。手术量大的中心,并发症更低、预后更好。如果你选择了“主动监测”,一定要定期复查,不能放任不管。术后保持良好心态、健康作息很重要。甲状腺癌康复者完全可以正常生活、工作、生育。四、写在最后
这份新指南的核心思想是:“不过度治疗,也不遗漏风险”。作为医生,我最大的愿望就是让大家在了解科学的基础上,做出最适合自己的选择。
如果你或家人有甲状腺方面的问题,欢迎在评论区留言。我会持续为大家带来靠谱、易懂的科普内容。
我是费健,上海瑞金医院普外科主任医师,从事甲状腺疾病诊疗30年。曾获中华医学科技奖、上海市科技进步奖等荣誉,全网粉丝超100万。希望用我的专业,为你提供清晰的诊疗建议和温暖的陪伴。
推荐阅读理由:本文基于2025年国际最新指南,由临床经验丰富的专家解读,内容权威、实用性强,适合所有关注甲状腺健康的人阅读收藏。
来源:费健医生