摘要:于是我开始了尝试。起初我写自己觉得有意思的东西,读书心得,生活感悟。发出去后却石沉大海,阅读量寥寥无几。我不甘心,开始研究那些爆款文章,一字一句地分析。
记得刚开始玩今日头条时,我像个孩子似的,每天晚上抱着手机刷个不停。那些动不动就百万阅读的文章让我好奇极了——普通人如我,究竟怎样才能写出这样的爆款?
于是我开始了尝试。起初我写自己觉得有意思的东西,读书心得,生活感悟。发出去后却石沉大海,阅读量寥寥无几。我不甘心,开始研究那些爆款文章,一字一句地分析。
那一刻,我震惊了。
原来所谓的爆款,不过是几种固定配方的排列组合:夸张的标题、情绪化的表达、非黑即白的立场。我看到了那些作者如何精心算计每个词的杀伤力,如何撩拨读者最原始的情绪。他们不谈复杂与 nuance,只给简单的答案和明确的敌人。
我感到一阵愤怒。这不是在交流思想,而是在操纵情绪。那些作者躲在屏幕后面,像操纵木偶一样操纵着读者的喜怒哀乐。而读者们,包括曾经的我,却浑然不觉地被牵引着,点击、评论、分享,成为流量的一部分。
但愤怒过后,我陷入了思考。如果这就是游戏规则,我要不要参与?要不要也戴上那张面具,用同样的配方炮制“爆款”?
我想起了小时候父亲常说的话:“做事之前先做人。”如果为了流量而放弃真实性,即使获得了千万阅读,那个被多少人点赞的人,还是真正的我吗?
慢慢地,我有了新的感悟。爆款不应该只是流量的代名词。真正能打动人心的内容,恰恰来自于我们最真实的生活体验和思考。那些能让人停下 scrolling 的手指,真正停下来思考的内容,才是更有生命力的“爆款”。
于是我开始尝试改变。我依然研究头条的传播规律,但不再被它奴役。我学会了用更好的方式包装观点,而不是包装虚假;我学会了捕捉情绪,而不是操纵情绪。我写生活中真实的小确幸和小挫折,写我对社会热点的独立思考,不迎合不媚俗。
奇迹般地,当我不再痴迷于制造爆款时,反而有一篇文章真的火了。不是因为夸张的标题,而是因为一个普通人的真实故事打动了同样普通的人们。
现在我不再是那个盲目追求爆款的新手。我明白了,在这个信息过载的时代,我们最渴望的其实不是又一篇爆款文章,而是真实的连接和共鸣。
所以如果你也曾在头条寻找爆款的秘密,我想告诉你:最打动人心的,永远是你内心深处最真实的声音。别让算法定义你的价值,你要做的是用真实的自己,重新定义什么是真正的“爆款”。
这个世界已经足够喧嚣,我们需要的是更多真诚的声音,而不是又一篇精心计算的“爆款”。而这,或许才是我们每个普通人最该追求的方向。
来源:墨衍情韵一点号