Nature Plants | 破解数十年谜题,明确糖类作为叶肉信使在红光下调控气孔开放的分子机制

B站影视 欧美电影 2025-08-26 16:36 1

摘要:植物叶片表皮中的保卫细胞对构成气孔,这些微孔负责CO₂吸收和水分蒸腾。历史数据表明,来自内部叶肉组织的信号可能调节气孔开闭,但基于代谢物的信号分子身份一直未知。我们发现,拟南芥和蚕豆的质外体液能增强红光诱导的气孔开放。通过广泛的代谢组学分析,我们鉴定出448种

植物叶片表皮中的保卫细胞对构成气孔,这些微孔负责CO₂吸收和水分蒸腾。历史数据表明,来自内部叶肉组织的信号可能调节气孔开闭,但基于代谢物的信号分子身份一直未知。我们发现,拟南芥和蚕豆的 质外体液能增强红光诱导的气孔开放。通过广泛的代谢组学分析,我们鉴定出448种质外体代谢物;其中,糖类(光合产物)和马来酸在红光下增加,并能促进气孔开放。免疫组化实验表明,蔗糖能上调H⁺-ATPase的磷酸化,表明其活性增强。膜片钳实验显示,蔗糖抑制慢阴离子电流,从而抵抗阴离子外流。这些效应发生在与红光下内源浓度相匹配的蔗糖浓度下。这些调控作用促进保卫细胞溶质输入与保留,从而驱动气孔开放。该研究解答了数十年来关于叶肉信使是否存在、身份及其机制作用的问题,揭示了光合作用与气孔响应之间的协调机制。

红光诱导的质外体液(apoplastic fluid)能显著促进气孔开放,且该效应在拟南芥(A. thaliana)和蚕豆(V. faba)中均存在,并具有跨物种保守性

代谢组学分析共鉴定出448种质外体代谢物,其中糖类(蔗糖、果糖、葡萄糖等)和马来酸(maleic acid)在红光下显著上调,并能增强气孔开放。

蔗糖在生理浓度下(0.4–5.5 mM)通过两种机制促进气孔开放

激活保卫细胞H⁺-ATPase,促进其磷酸化,增强质子泵活性,驱动K⁺内流;

抑制慢阴离子通道(如SLAC1),减少阴离子外流,维持膜极化状态。

蔗糖的效应不依赖于

保卫细胞的光合作用(DCMU处理不影响);

光敏色素B(phyB突变体无差异);

己糖激酶(HXK1过表达或抑制无影响)。

高浓度糖类(如100 mM)会因渗透效应抑制气孔开放,说明其调控具有浓度依赖性

该信号通路直接耦合光合作用与气孔行为,实现CO₂吸收与水分蒸腾的平衡优化

首次系统性鉴定植物质外体代谢组,并明确糖类作为叶肉信使(mesophyll messengers)在红光下调控气孔开放的生理功能。

揭示蔗糖双重调控机制:既激活H⁺-ATPase,又抑制阴离子通道,从离子运输层面阐明气孔开闭的调控网络。

排除多种传统假设(如CO₂感应、phyB、HXK等),确立蔗糖作为光合产物直接信号的角色。

建立跨物种验证体系(拟南芥 + 蚕豆),增强结论的普适性与可靠性。

提供质外体代谢组数据库(448种代谢物),为后续研究提供重要资源。

原文链接:

来源:剧人之力

相关推荐