摘要:上周五,2025重庆独角兽瞪羚企业发布暨产融对接活动举行。重庆的独角兽企业数量,位列西部第一,总估值超过1500亿!(数据来源:上游新闻)
重庆的经济活力,正迎来一轮全方位的加速释放!老司基关注到两个关键信号:
第一个信号。
上周五,2025重庆独角兽瞪羚企业发布暨产融对接活动举行。重庆的独角兽企业数量,位列西部第一,总估值超过1500亿!(数据来源:上游新闻)
来源,上游新闻
第二个信号。
回溯上半年,重庆招商引资新签约项目1341个、正式合同额突破6300亿元。(数据来源:重庆日报)
独角兽企业与巨额投资,正在让重庆形成一股强大的“飞轮效应”。
01
重庆“独角兽企业”量位列西部第一
先来说说什么是独角兽企业。
通常是指成立时间不超过10年、估值超过10亿美元(少部分估值超过100亿美元),且具备独有核心技术、独特竞争优势和市场潜力的未上市公司。
一座城市拥有独角兽的数量,是衡量其创新活力的核心指标。北上广深杭等一线城市,独角兽企业数量多,创新力在全国突出。
《2025年度重庆市独角兽、瞪羚企业榜单》中,重庆新增独角兽企业2家、潜在独角兽企业5家、瞪羚企业70家,分别累计达9家、21家、217家。
目前,重庆的独角兽企业数量已位列西部第1位,总估值1504.3亿元。(数据来源:上游新闻)
“独角兽”企业数量增长,将会有怎样的影响?老司基有以下几个看法。
第一,形成人才“磁力场”。
新闻里提到的芯联微、锐石创芯,都是硬核科技公司。这些企业崛起,本身就在吸引和集聚一批高精尖的工程师、科学家和创业者。他们选择重庆,重庆就有未来“人才基本盘”。
第二,“市场”正在用真金白银,为重庆投下信任票。
现场5家企业拿下4.5亿的意向投资。市场的选择,往往诚实和敏锐,重庆的创新企业走到全国主流投资机构的聚光灯下。
来源,上游新闻
第三,“未来产业” 种子已经播下。
相关负责人提到,接下来空天信息、生物制造、人工智能等是发力方向。这些不再是PPT上的概念,而是已经有独角兽、瞪羚企业在真实奔跑的赛道。这关乎重庆在下一轮城市竞争中的身位。
02
超6300亿投资,勾勒产业新图景
如果说独角兽代表着创新“高度”,超6300亿的投资,就代表着支撑创新的产业“厚度”。
今年1-6月,重庆的招商引资新签约项目1341个,正式合同额高达6330.8亿元。(来源,重庆日报)
来源,重庆日报
庞大的数字之下,老司基看到两种至关重要的转变。
第一个转变,是“广撒网”到“产业链精准滴灌”。
近3700亿的正式合同额,790多个项目,都是围绕产业链的“补链、强链、延链”而来。
来源,重庆日报
重庆招商引资绝不是“捡到篮子里都是菜”,而是哪里缺了环,就补上;哪里弱了,就加强。
比如,为解决“轻量化铝合金”材料的外部依赖,引进航宇科技、渝创再生铝项目。
第二个转变,是对效率的“高标准”承诺。
方大重庆航空城项目,展示重庆速度:
一年时间,从签约到核心项目启动;仅仅70天,培训项目一期就从开工走到了投用。这背后,是服务专班与企业“同楼办公”,是2130万超长期国债支持主动“送上门”的贴心。
(以上信息来源:重庆日报)
如此的效率和温度,对任何一个企业家来说,都是宝贵的确定性。它无声地宣告:你只管大胆往前冲,我们帮你解决后顾之忧。
当一座城市能真正躬身入局,把企业的事当成自己的事,将服务的颗粒度打磨到如此之细,更易吸引优质项目和团队的纷至沓来。
03
重庆凭什么?
那么,问题来了。
重庆创新力和招商引资能够双线发力,凭的是什么?
究其根本,老司基认为离不开以下几个方面的支撑和赋能。
首先,是高规格“战略引力”,决定城市能级与格局。
重庆是西部大开发的战略支点,是“一带一路”和长江经济带的联结点,是西部陆海新通道的物流和运营组织中心。这些是实实在在的资源、政策和机遇的“引力场”。
企业选择重庆,不仅仅是选择了一座城市,更是选择了一个连接西部广袤市场、通达中亚欧洲的枢纽。物流成本降低、市场腹地扩大、国家政策倾斜,这些都是企业家计算器上实在的优势。
宏大的战略格局,使得重庆能够吸引到那些着眼于未来、有更大雄心的项目和投资者。
其次,是雄厚的“产业母体”。
“产业母体”是什么?
意味着一家人工智能公司,算法不用停留在PPT上,能在短时间内找到复杂的应用场景去验证、去迭代。
意味着一家新材料企业,它的产品研发出来,能尽快对接上游的原料供应商和下游庞大的汽车、装备客户群。
作为中国重要的工业基地,在41个工业门类中,重庆就拥有39个,这让创新不是无根之木。
独角兽企业在这里能活得好、长得快;而对于外来投资者,他们看中的,也正是能够高效协同的完整产业链生态。
再者,产业顶层设计是发展“加速器”。
两年前提出打造“33618”现代制造业集群体系后,制造业、新能源、“渝车出海”行动计划、空天信息等各个产业赛道都规划相应的发展框架。
《中国区域科技创新评价报告2024》显示,重庆综合科技创新水平指数为77.77%,位居全国第7位、西部第1位
(以上信息来源:重庆发布)
04
城市向上,生活向前
这一系列宏观层面的布局和努力,重庆未来会迎来哪些不一样的变化呢?
去年,在实施百万高校毕业生等青年留渝来渝就业创业行动后,超34万青年留渝来渝就业。今年的目标,是40万+!(数据来源:重庆人社)
独角兽和新兴产业的崛起,将创造更多高质量岗位。“孔雀西南飞”不再是一句口号,而是一幅可以预见的真实图景。
产业带来人才的汇聚,人才汇聚则会催生出更多元、更潮流的消费场景和文化生活。那些曾经只在一线城市才有的新奇体验、首店经济,正加速融入重庆的日常。
更重要的是,它为这座城市注入了一种蓬勃向上的“心气”。每一个重庆人都能更真切地感受到,自己正与这座城市一起,站在一个充满无限可能的上升通道里。
05
重庆,未来可期
独角兽企业的奔腾,与超6300亿的招商引资,共同奏响重庆发展的双重奏。
这不仅是产业的胜利,更是城市活力的证明。它告诉我们,一座有历史底蕴的城市,同样可以跑出面向未来的加速度。
重庆滚烫发展的势头,正在持续升腾。
来源:重庆楼市情报