摘要:这是一个真实的故事,主人公是我们夫妻多年的至交好友,曾经的他风光无限,可世事无常,如今他的处境举步维艰。
文/编辑:严森森
这是一个真实的故事,主人公是我们夫妻多年的至交好友,曾经的他风光无限,可世事无常,如今他的处境举步维艰。
① 他是榆林人
我的朋友老田是府谷县人,80后,老家住在一个镇上,他是家里的老大,下面还有一个妹妹。
老田高中毕业后,19岁的他开始做小生意,他头脑灵活,卖过水果,开过饭馆,那个时候经济大环境好,比较容易赚钱,他很快赚到了第一桶金。
24岁时,老田结了婚,他老婆娘家是神木县的,据说那边有很多私人煤矿,上世纪九十年代开始发展,生机勃勃,形势大好。
那时候年轻胆子大,他感觉是个好时机,于是拿出所有存款,并托关系去银行贷了款,入股了当地人开的私人煤窑,当时是2005年,他说那时候的煤炭价格高,卖得相当好,根本不愁销路。
第一年他拿到了90多万的分红,信心大增,随后他又继续投资其他煤窑,胆子越来越大,钱赚得越来越多。
30岁,他迎来了人生的高光时刻,他到西安买了两套房,一套在南郊的曲江,另一套在北郊凤城六路,西安中学附近,自住一套,一套出租。
家人从榆林搬到了西安居住,老婆在省城照顾两个孩子,他继续做生意,往返于两地间。
②生意一夜坍塌
那几年他始终顺风顺水,渐渐地老田说他觉得自己是成功人士,有点飘了,没有料到花无百日红。
他的车越换越好,2011年春天,老田又在曲江买了一套200多平大平层,装修费就花了50多万。
当时他家和我们已经认识,关系处得好,还特意邀请我们去参观过他的新房,我和老公回来羡慕不已,感觉老田就是上天眷顾的人生赢家。
没想到一切改变就在半年后,他把所有的钱都压在煤矿上,投资的煤矿开始走下坡路。煤炭资源开始整合,不少小煤矿被并购。
老田投的是小煤矿,产量上不上去,技术限制了,大股东撤资,他说他成了炮灰,其中的一家煤窑被淘汰了。
他投的另一家煤窑又出了安全事故,赔了大笔钱,这次事故让他倾家荡产,把西安的房子全卖了善后,最后还负债70多万。
③屡屡受挫
当时,家产一夜清空的老田心力交瘁,虽然房没了,车没了,让他痛苦不已,但过了几个月,他决定要振作起来,他认为他还不到40岁,一定能东山再起。
2015年,老田带着老婆和孩子租住在城中村,他看到高新有很多的企业,来来往往到处都是公司白领,他干过餐饮,于是决定在写字楼卖盒饭。
说干就干,租了个小门脸卖快餐,但实际运营起来与老田想象的不一样,租金高,他的生意还竞争不过那些流动小摊,虽然自己的快餐品质好,但生意并不好,很多白领嫌贵,干了不到半年,一核算利润太薄,关店了。
老田又看到了自媒体行业的崛起,似乎挺挣钱的,并不太懂行的他又注册了一家娱乐小公司,雇了几个人,大概就是拍拍小视频,给商家做广告,和培训主播一类的。
刚开始应该有利润,只是利润不大,他说干着还是有一定压力,却没想到2019年冬天,疫情来了,真正的寒冬开始了。
老田的公司无单可接,付不起员工工资,甚至后面连房租都付不上,2023年他的公司彻底关张。
老田是要面子的人,刚开始不好意思给我们说实话,时不时向我们借一两万,说的是公司走一下账,很快就还,但事实一直都没还。
我们多少心里有点不舒服,但念在朋友一场,借的钱也不算很多,便没有催他,也很长时间没有与他联系。
直到去年八月,我和老公有天晚上出去吃夜宵,竟然意外在路边摊见到了老田,他在卖炒饼炒饭炒面。
老田一脸憔悴,几年不见,两鬓已经全白,根本不像40岁的人,早已没有了当初的意气风发。
这次见面我们才知道老田已经离了婚,老婆带走了女儿,儿子跟着他,日子过得紧紧巴巴。
老田说最后悔的事就是投资煤窑那几年,自己一口想吃个胖子,步子迈得太大了,结果一个大跟头摔得鼻青脸肿,再也爬不起来。
最近我一直在想,可能人这一辈子,发财的机会并不多,一生也许就那么一两次,抓住了就改变了阶层,而一步走错,满盘皆输。
投资这种事,不要盲目,有时候一夜暴富可能并不是个人能力超群,而是赶上了好机会,抓住了财富的风口浪尖而已。
一个错误的盲目投资,轻轻松松就会让一个中产一夜返贫,所以人到中年,有老有小,普通人还是要以“稳”为准,不要过高估计自己,理性看待财富。
投资如履薄冰,中产尤需敬畏市场,守富比致富更关键,永远要给自己留下后路。
我个人认为钱财只是一个数字,人生最好的生活状态就是有吃有喝,平安顺遂,小富即安。
我是严森森
欢迎走进我的文字,一起聊生活
来源:洗千尘一点号