摘要:打喷嚏、鼻塞、流鼻涕、鼻痒、眼睛痒……随着秋日的到来,蒿草、葎草等杂草花粉浓度上升,大同市也进入了秋季花粉过敏高发期。日前,大同市已启动秋季每日花粉浓度播报,为公众提供花粉预报、外出防护等建议。
打喷嚏、鼻塞、流鼻涕、鼻痒、眼睛痒……随着秋日的到来,蒿草、葎草等杂草花粉浓度上升,大同市也进入了秋季花粉过敏高发期。日前,大同市已启动秋季每日花粉浓度播报,为公众提供花粉预报、外出防护等建议。
大同市第一人民医院耳鼻喉科副主任医师戎美燕介绍,大同市秋季花粉过敏原主要是公园、路旁、河边、荒地里不起眼的蒿草、藜草(灰灰菜)、葎草、豚草等杂草。它们的花粉个头小、数量多,易飘浮在空中,引发过敏反应。花粉过敏症的典型症状包括打喷嚏、流鼻涕、鼻痒、鼻塞、干咳、胸闷、眼睛发红、眼睑肿胀、眼睛痒、流泪、皮肤瘙痒或荨麻疹等。
为更好服务过敏患者平安度过过敏季,今年秋季除市一医院、市三医院开展每日花粉浓度播报外,市三医院还与新荣区人民医院达成合作,在新荣区人民医院增设新的花粉监测点,并在“大同市妇幼医院”“大同市三医院”微信公众号上推送每日花粉播报。
公众可根据日常活动区域,查看附近花粉检测点所播报的花粉浓度信息,在花粉季里及时做好防护。根据最近几天监测发现,我市平城区御河以东、平城区御河以西和新荣区的花粉浓度已开始偏高。
影响花粉浓度的因素有很多,包括气候条件、植被类型、城市化进程、地区和季节差异等。虽然花粉过敏“惹不起”,但可以“躲得起”。晴天刮风时花粉浓度会较高,花粉过敏患者应尽量避免外出;明显降雨有助于花粉浓度下降,但需警惕暴风雨极端天气,空气中的花粉颗粒由于雷雨大风爆裂变成更细小的微粒,通过鼻腔,进入小支气管,可导致雷暴哮喘。
同时,避免在上午10时到下午5时花粉浓度较高的时段外出;避免在植被旺盛的地区停留、游玩。如需外出,建议佩戴防花粉口罩和封闭式眼镜,鼻腔可用花粉阻隔剂减少过敏原与鼻黏膜接触。回家后一定要及时换衣服,清洗脸部、鼻腔以及其他皮肤暴露部位。不要在室外晾晒衣物,以防花粉黏附。
记者:高燕
责编:周建新 校对:菅雨婷
审核:邓 琳监制:杨 刚
来源:大同日报