福建永定:黄金百香果产业奏响乡村振兴“甜蜜乐章”

B站影视 电影资讯 2025-08-26 15:58 1

摘要:在福建永定区东部,距城区40公里的古竹乡,坐拥65.6平方公里沃土,毗邻洪坑、高北两大国家5A级土楼景区。近年来,永定区古竹乡锚定“强产业、促增收、助振兴”目标,依托得天独厚的气候与土壤优势,以党建为引领,通过资源整合、宣传赋能,让小小百香果成为撬动乡村发展的

在福建永定区东部,距城区40公里的古竹乡,坐拥65.6平方公里沃土,毗邻洪坑、高北两大国家5A级土楼景区。近年来,永定区古竹乡锚定“强产业、促增收、助振兴”目标,依托得天独厚的气候与土壤优势,以党建为引领,通过资源整合、宣传赋能,让小小百香果成为撬动乡村发展的“黄金果”,推动产业从“小散乱”迈向“规模化”,从“单一种植”升级为“三产融合”,奏响产业兴、百姓富的“甜蜜乐章”。

永定区古竹乡百香果连片种植基地航拍图

组织领航,筑牢产业“压舱石”

乡村要振兴,产业是核心;产业要发展,党建是引擎。古竹乡坚持把党组织建在产业链上,大力实施“党建富民强村”工程,以组织力激活产业发展力。针对百香果产业曾面临的包装“良莠不齐”、收购“家庭式零散”等痛点,乡党委牵头成立乡属企业“古竺兴”公司,统一设计品牌logo与包装盒,让全乡百香果拥有“统一身份证”,推动收购模式从“散户收果”向“规模化集散”转变。目前,全乡已建成22家百香果分拣中心,不仅覆盖本地种植户,更吸引周边乡镇及南靖县果农前来交易,成为永定区名副其实的百香果收购集散中心。

永定区古竹乡百香果收购集散中心员工正分拣百香果

党员先锋模范作用在产业发展中持续凸显。全乡380余户百香果种植户里,8个由党员创办的专业合作社、47家党员种植大户带头闯市场、学技术,成为产业发展的“领头雁”。通过激励性产业扶贫,35户贫困户成功嵌入产业链,2500余名群众实现“家门口就业”。在党组织的感召下,“人才归巢”效应持续释放,返乡创业党员苏建家等一批新农人带着技术、资金扎根乡土,为百香果产业注入新鲜活力,让党建引领成为产业发展最坚实的“压舱石”。

百香果种植农户黄金百香果分享丰收喜悦

创新破局,激活产业“强引擎”

土地是农业产业的根基,古竹乡以“支部引领+群众参与”模式,唤醒“沉睡”的土地资源。以村党支部带头推进连片“抛荒地”复垦,群众主动整合“补丁地”“巴掌地”,2024年以来累计流转整合土地1500余亩。这一举措让百香果种植面积实现跨越式增长——从2021年的650多亩增至2025年的3500多亩,年产值预计突破7500万元,土地“含金量”大幅提升。

百香果种植农户正采摘黄金百香果

为破解产业链延伸难题,古竹乡精准策划“千米果廊”项目,协调自然资源、林业等部门打通审批“绿色通道”,成功引进3家2000㎡以上分拣中心、1家初加工企业和1支直播带货团队,构建起“线上+线下”双渠道销售网络,彻底消除种植户“销路焦虑”。2025年更在全区率先试点10亩百香果套种玉米“试验田”,实现每亩增收1100元,既稳住了“粮袋子”,又鼓起了群众“钱袋子”,为产业发展注入强劲动能。

融合增效,擦亮产业“金名片”

“酒香也怕巷子深”,古竹乡通过“宣传+文旅”双轮驱动,让百香果从“土特产”变身“网红产品”。乡党委连续多年举办百香果现场品鉴会,2023年9月的“庆丰收・促产业”文化节暨品鉴会,吸引5000余人现场参与,线上直播更是圈粉无数,让古竹百香果的“甜蜜名气”传遍全国。

农户打包订单忙

“依托紧邻土楼景区的区位优势,古竹乡创新推出研学体验、农业观光、亲子采摘等文旅项目,将百香果产业与土楼文化深度融合,让游客在感受土楼魅力的同时,亲手采摘、品尝新鲜百香果,推动“农产品”向“旅游商品”转化。”永定区古竹乡党委组织委员赖岚涛说道,古竹乡已开展百香果技术培训8次,覆盖果农500余人次,既提升了种植水平,又为文旅服务储备了专业人才。如今,古竹百香果不仅是群众增收的“致富果”,更成为永定区“一二三”产业融合发展的“金名片”,为乡村振兴注入源源不断的“甜蜜动力”。

来源:中国日报网

相关推荐