这样用眼,7岁女孩暑期视力滑坡!当心眼睛发出的“求助信号”

B站影视 日本电影 2025-08-26 15:31 1

摘要:刚上小学一年级的乐乐,暑假前双眼裸眼视力都还有1.0,这次检查直接下降到了0.4,右眼近视度数从0度增长到75度,左眼更是从0度增长到100度。

潮新闻客户端 记者 隋雪 通讯员 陈梦茜

“医生,这到底怎么回事啊,暑假前视力还好好的,怎么暑假还没结束,就变近视了?”

在浙江大学医学院附属儿童医院眼科主任孙雯主任医师的门诊,7岁女孩乐乐(化名)的妈妈声音里充满了焦虑和不解。

刚上小学一年级的乐乐,暑假前双眼裸眼视力都还有1.0,这次检查直接下降到了0.4,右眼近视度数从0度增长到75度,左眼更是从0度增长到100度。

为什么视力会在短时间内急剧下降? 在详细询问了乐乐的暑期生活后,孙雯主任找到了问题的根源。

图片由传播大脑AI生成

每天近距离用眼6小时

孩子近视度数狂飙

乐乐今年的暑假行程被安排的“满满当当”。原来,乐乐妈妈想着趁暑期有时间,能让孩子多学点喜欢的东西,在征求孩子同意后,便给她报了机器人、编程两个兴趣班,这些课程全部在室内进行。

恰巧又碰上今年夏天持续的高温预警,乐乐每天的户外活动时间不到一小时。每天的生活就是“从家里的空调房,到车里的空调,再到兴趣班的空调房”。就连短暂的休息时间,也被平板游戏和动画片填满。算起来,日均近距离用眼时间高达6小时。

直到妈妈发现乐乐看远处的广告牌开始眯眼,还常常抱怨眼睛酸胀,才慌忙带来检查。

经过眼科散瞳验光和眼轴生物测量发现,乐乐不仅存在视力下降和近视度数增长的问题,她的眼轴长度也在短短五个月内大幅增长,右眼增长了0.39mm,左眼增长了0.41mm,远超儿童年均0.2-0.3mm的增速。

孙雯告诉乐乐妈妈,乐乐的情况是一个非常典型的“暑期加速性近视”案例。

“密集的室内兴趣班和炎热天气导致的日间户外活动缺失,形成了‘双重打击’。 孩子在学习时,所有的活动都是近距离用眼,眼睛的睫状肌始终处于紧张状态,得不到放松。而天气炎热导致户外活动锐减,户外活动时间不足,近距离用眼增多,是近视加深的首要元凶。作息紊乱,熬夜、躺着刷手机也会加重眼睛负担 ”

孙雯进一步解释,近视不可逆的根本原因是眼轴增长。眼轴就像孩子的身高,一旦变长就很难缩短。同时,无限度的近距离用眼,就像给眼轴增长装上了“加速器”。如果不及时进行科学干预,孩子在成年后会发展为高度近视,未来发生视网膜病变、青光眼等致盲风险将大大增加。

孙雯主任表示,很多孩子暑期都会报班加之暑期作业、网课,近距离用眼时间都不短,加上高温天户外活动减少,接触电子产品时间增多,近距离用眼时间进一步拉长,眼科门诊这样近视度数在暑期就飙涨的孩子不是个例。

护眼是场“马拉松”

要做好儿童全周期眼健康管理

了解原因后,乐乐妈妈又着急又自责。有什么办法能抑制眼轴的增长?孙雯表示,阳光下的户外活动是抑制眼轴过快增长最有效、最自然的方法。

“天气炎热确实是个现实难题,但近视防控是一场‘组合拳’,在炎炎夏日,做好以下几点,可以更好地保护孩子的眼睛。”

孙雯介绍,日常用眼应遵循“20-20-20”法则:每用眼20分钟,就抬头远眺20英尺(约6米)外的远方至少20秒。

暑假期间孩子难免使用电子屏幕,但是看大屏幕的时候一定要保持3米以上距离,保证光线充足,屏幕亮度要柔和,避免眩光。在电子产品选择中“护眼指数”从高到低分别为电视>台式电脑>平板电脑>手机,原则就是屏幕越大越好,距离越远越好。

不挑食,少吃甜食!根据相关研究证明高糖饮食也是引起近视进展的一大因素,所以小朋友手中的饮料冰淇淋虽爽可不要贪杯哦。

早上9-10点前,下午4点后出去散散步,骑骑车,打打羽毛球等,每天2小时以上的户外活动能有效预防近视。户外活动的重点在“户外”而非“活动”,时间是可以累计的。当然趁暑期做好4-6小时以上的大户外也有退轴的案例哦。

孙雯提醒,当您留心到孩子常常眯起眼睛看东西,或者不自觉地越凑越近时,千万别简单地归咎于“坏习惯”。这或许是眼睛发出的“求助信号”,请务必珍惜这个干预的黄金期,别让假期成为孩子视力的“滑坡期”。

眼睛也要“年检”

“等到近视飙涨再来看,往往晚了”

孙雯表示,儿童全周期眼健康管理就像是一场贯穿童年的“马拉松”,每个阶段都有不同的任务和装备。爱护小朋友的眼睛,就像汽车要年检一样,建议每年至少检查两次。已近视的孩子每2-3个月检查一次。建议从3岁开始建立屈光档案,通过定期检查,家长可以及时了解孩子视力储备的变化情况。

婴幼儿时期(0-3岁):在这“出厂设置”期间,要排除“先天故障”像先天性白内障、青光眼、早产儿视网膜病变、眼眶肿物等,越早发现,治疗效果越好。这是为孩子视力健康打下第一根桩基。

学龄前期(3-6岁):最关键!定期检查是“远视储备” 。每个孩子生来都是“远视眼”,出生时这笔“远视存款”如果过早花光,近视就来了。所以,多去户外,是保护账户里财富最有效的办并且这段时期也是高度远视、高度散光、斜弱视干预的黄金期,若发现孩子有斜弱视需要及时进行干预,将危害降至最低。

学龄期(6-12岁):控制度数!一旦开始近视,目标就不是“治好”,而是 “涨得慢一点” ,不要变成高度近视。OK镜、离焦眼镜、低浓度阿托品滴眼液等这些黑科技,就像是给视力账户买个“稳健理财”,为孩子按下缓冲器,防止孩子大手笔透支近视度数。

青春期(12-18岁):防止并发症。这期间身体在发育,近视也可能加深,并合并其他一些问题。尤其对于近视进展快、大散光的孩子,需定期检查眼底和角膜,排查视网膜病变等风险,为成年后的眼健康上好保险。

温馨提醒:暑假接近尾声,但浙大儿院眼科仍处于就诊高峰。家长可以带孩子错峰就诊,每年9月就诊患儿相对较少,工作日下午医院每天设有近视门诊,周末全天开放。此外,夜门诊也是不错的选择,能有效避开拥挤时段。

来源:钱江晚报

相关推荐