摘要:可实际上,资本早早就预判了这种心态,悄然升级了控制方式。他们不再直接用房贷绑住你,而是慢慢改变你的认知,让你从沉迷传统的奶头乐转向更隐蔽的数字镰刀,最终把你变成资本循环里的零件。
常能听到人说 00 后活得很明白,不买房、不买车、不结婚,躲开了 80 后 90 后的牛马三件套。
可实际上,资本早早就预判了这种心态,悄然升级了控制方式。他们不再直接用房贷绑住你,而是慢慢改变你的认知,让你从沉迷传统的奶头乐转向更隐蔽的数字镰刀,最终把你变成资本循环里的零件。
虚假自由、超前消费、快速成功学……这些看似新潮的观念,看着没什么杀伤力,其实正在悄悄堵死年轻人的选择权和未来,这才是资本更恶毒的地方。
首先,是资本对 “自由” 的重新定义。到底什么是真自由?真正的自由就是你能支配自己的身体和时间,做想做的事(不违法的前提下),不想做的事也能直接拒绝。
可资本偏要把这个概念偷换掉,“自由” 逐渐被偷换为 “消费自由” 和 “体验自由” 。
从早年的 “世界这么大,我想去看看”,到后来的 “说走就走的旅行”,再到现在博主们鼓吹的 “辞职去丽江开民宿,年入百万”,自由慢慢被包装成了 “随意享受、追求刺激、不受任何约束” 的生活。
然而现实很残酷:如果没有家庭的支持或足够的原始积累,这种 “自由” 往往只能维持很短时间,所谓的 “诗和远方” 全是空谈。最终带来的可能是工作的断层、资金的枯竭和更大的迷茫。
本质上,这还是奶头乐的变种,让年轻人沉迷这种虚假的自由里,慢慢失去独立思考的能力,最后只能跟着资本的节奏走。
除了偷换概念,资本还巧妙地运用了神经经济学中的 “多巴胺阈值理论” 来操控行为。我们的大脑有一个奖励机制:你做了让自己开心的事,大脑就会分泌多巴胺,让你产生愉悦感,次数多了就容易上瘾。
现在的小额高频分期消费,就是精准利用了这个原理。现在打开任何购物平台,几乎都有分期功能,哪怕是每个月生活费只有 1000 块的大学生,平台也能给出上万的额度。
买个几千块的手机,分 12 期每个月才还几百,看着不多;这个月买完手机,下个月又想换包包,再下个月还想买护肤品。最后算下来,每个月的分期账单比生活费还高。
这种即时消费的快感很容易让人上瘾,大脑被持续刺激后,会对 “即时满足” 产生生理依赖。年轻人会慢慢失去对金钱的概念,潜意识里觉得几百块就能拿下高端产品,却忘了这些钱加起来,本该是他们的第一笔原始积累。
有数据能说明问题:《中国年轻人负债状况报告》里提到,18 到 35 岁的年轻人信贷产品渗透率已经到了 86.6%,其中 25 岁以下年轻人的负债增速最快,每年能涨 5.2 个百分点。
这些数字背后,就是消费自由带来的后遗症。超前消费带来的不是自由,而是长期的债务负担和心理依赖。
除此之外,资本最狠的一步,是用成功学堵死年轻人的成长之路,把 “快速成功” 变成了认知殖民的工具。
这一代年轻人通常对结婚买房等传统选择比较谨慎,却对 “快速致富” 充满渴望。有些人甚至觉得 “撩妹不如暴富,谈恋爱不如赚钱”。资本就是抓住了这种 “急于求成” 的心态,量身定制了一套骗局。
不知道从什么时候开始,轻松月入 3 万、躺赚、副业刚需成了年轻人创业的必看标签,要是达不到 “躺着年入百万”,他们连看都不看。现在网上最火的,不是 “做跨境电商半年财富自由” 的课程,就是 “教你做自媒体一夜涨粉” 的训练营。
这些东西本质上是在改造认知:把劳动创造价值的根本逻辑,换成了流量变现或者吸息差套利,让年轻人产生了只要学会某个技巧、掌握某个秘诀,就能快速翻身的错觉。
结果呢?被这种成功学洗脑之后,年轻人会变得特别浮躁。找工作嫌起点低,觉得屈才;做事情嫌见效慢,没耐心深耕;还总想着整顿职场,却忘了自己连基础技能都没掌握。
他们不愿意从基层做起,不想慢慢积累经验,一门心思想一步登天。可人生最宝贵的,就是刚毕业那几年的积累期。这段时间要是错过了学习真本事、沉淀经验的机会,以后再想补,只会更难。
既然资本的套路这么多,那么,该如何应对这样的环境?拒绝一切现代消费并非解决之道,但我们可以建立三道防线:
第一道防线,重新珍视时间,杜绝虚假自由。你可以去旅行、尝试新事物,但必须做好规划与积累。真正的自由,是建立在一定经济基础之上的选择权,而不是冲动之下的放纵。
同样,刷短视频、玩游戏不是问题,但需时常自问:我这 15 秒是在放松,还是在被算法驯化?清醒的人善于把零碎时间用于学习技能、阅读或思考,这些才是别人拿不走的竞争力。
第二道防线,是认清 “赚钱速成” 的本质,那就是没有人能随随便便成功。那些看起来 “轻松赚钱” 的主播、博主,背后都是多年的投入和深耕。
我认识一个做直播的朋友,别人看她现在一场直播能赚几万,却没人知道她前两年每天直播到凌晨,慢慢攒粉丝、研究用户喜好,光直播脚本就改了几百遍。“躺赚” 是不存在的,真正可持续的收益,都离不开扎实的劳动和价值创造。
第三道防线,是理性消费,守住钱包。在每一次消费之前,不妨问自己三个问题:这是生存必须,还是单纯的欲望驱动?买了之后能创造价值,还是只会消耗资源?会提升我的抗风险能力,还是会增加负债压力?
想清楚这三个问题,很多冲动消费就没了。
另外,要警惕 “花小钱办大事” 的陷阱。拒绝分期付款,避免先用后付,直接卸载网贷 APP。订阅服务也别贪多,视频会员、音乐会员之类的,留下 1 到 2 个常用的就行。
试着这么做几个月,你会发现,每个月工资到账后还能存下一半,而这笔存款,才是对抗资本套路最硬的底气。
这个时代交给年轻人的课题,从来不是要与资本为敌,而是能否在复杂的环境中保持清醒的头脑。你可以不着急买房,但至少要攒够三个月的应急钱,万一失业、生病,不至于慌了手脚。
你可以不走 “毕业 - 工作 - 结婚” 的寻常路,但必须有安身立命的真本事,比如一门技术、一个擅长的领域,这才是你不被资本左右的根本。
你也可以追求活出自我,但避免沦为流量商业的猎物,比如为了涨粉做没底线的事,最后只会害了自己。
学会用精简消费抵御冲动,用深耕技能替代暴富幻想,用长期坚持对抗即时满足,这才是真正的自由。它不是逃避所有约束,而是在认清规则之后,仍能按照自己的节奏稳健成长。
当你开始计算每小时的时间价值,能区分想要的和必需的,相信 “十年磨一剑” 这种长期积累的力量,资本设下的陷阱反而会成为磨练你的机会。
也许这条路并不轻松,但只要你能坚持,每多一分清醒,就离真正的自由更近一步。真正的自由从来不是想做什么就做什么,而是不想做什么就能不做什么。
而这份底气,只能靠你自己一点点攒出来。你每多一分看透,就离真正的自由更近一步。
来源:财智新言一点号