摘要:未来十年,中国经济的复兴,不在虚幻的口号里,而在实实在在的零售业变革之中。零售业不仅是消费的窗口,更是产业链条的最后一公里,是最接近消费者的触点。一个国家经济是否有活力,看商场、看超市、看街头小店的烟火气就能明白。对我这样一个在酒类行业摸爬滚打二十多年的从业者
中国零售业的复兴与酒类行业的新机遇
未来十年,中国经济的复兴,不在虚幻的口号里,而在实实在在的零售业变革之中。零售业不仅是消费的窗口,更是产业链条的最后一公里,是最接近消费者的触点。一个国家经济是否有活力,看商场、看超市、看街头小店的烟火气就能明白。对我这样一个在酒类行业摸爬滚打二十多年的从业者来说,我看到的是:零售业的复兴,必然意味着酒类行业的重新洗牌与崛起。而复兴的关键,就藏在六个方向上。
第一,算法和机器将重塑零售效率
过去零售靠人治,靠经验,靠拍脑袋。超市的货架上摆多少瓶酒、什么时候做促销、买一送一该怎么设计,往往全凭负责人感觉。但感觉不是科学,误判的代价就是库存积压和利润流失。
未来,定价、补货、陈列这些核心环节将越来越自动化。算法能根据实时数据调整价格,机器人能优化仓储和配送。对零售商来说,这意味着利润空间不再被浪费在不必要的环节里。对酒类行业来说更重要。葡萄酒和烈酒是高SKU、低周转的典型品类,如果不靠数据驱动,动辄几百个单品,库存就是资金黑洞。未来,谁能用上算法和智能仓配,把断货率降下来,把周转速度提上去,谁就能从同行里领先半个身位。
第二,消费者将依赖AI购物助手做选择
消费者的行为正在发生深刻变化。想象一下,未来很多顾客不会再花时间在货架前慢慢挑选,而是直接对AI助手说:“帮我找一瓶今晚适合和朋友聚餐的红酒,预算300元以内。”这时候,不是你门店的导购决定成交,而是AI的推荐逻辑。AI会横向比对产区、价格、口碑和评分,甚至参考用户过往的偏好。传统意义上的品牌忠诚度,会被大大稀释。对零售行业来说,这是一次巨大的挑战;对酒类行业来说,这更像一次筛选:谁的信息透明、结构化、可被机器识别,谁才能在消费者的购物清单上出现。未来的竞争不再是简单的广告轰炸,而是要把我们的酒款信息整理得清清楚楚,让AI能够“读懂”,然后推荐给消费者。
第三,消费的价值感将更个人化和情境化
过去零售强调的是性价比,谁便宜谁就卖得快。但未来的竞争逻辑在变化。消费者越来越看重的是“在这个场景下,这个产品是不是正合我意”。同样一瓶葡萄酒,在婚宴和在私人小聚中的价值感完全不同。在婚宴上,它代表的是面子和体面;在小聚中,它代表的是温暖和分享。零售商必须学会围绕场景讲故事。酒类行业更是典型,酒天生就是社交的润滑剂,它的价值本来就是场景驱动的。如果我们把一瓶酒的故事讲进不同的消费场景,比如“这是一瓶适合深夜小酌的酒”“这是一瓶特别适合搭配火锅的酒”,那么产品的附加值就会被放大。未来,零售不再是单纯的买卖,而是场景和情绪的经营。
第四,零售商会越来越像快消品公司
过去零售商和品牌商是合作关系:零售商提供货架,品牌商提供商品。但趋势正在改变。越来越多的零售商开始推出自有品牌,尤其是在快消品领域。这些自有品牌往往价格更低,品质也在逐步提高,逐渐赢得了一批稳定的消费群体。酒类领域同样如此。我们已经看到,一些大型商超、连锁便利店,开始推出自有品牌的葡萄酒,直接从产区采购,然后贴上自有标签,以极高的性价比打市场。对零售商来说,这是差异化和利润增长的新通道;对酒类品牌来说,这是竞争压力,但同时也是合作机会。如果品牌方能够主动参与到零售商的自有品牌建设里,就可能在这个趋势中获得新的增长。
第五,门店不再是“越多越好”,而是“越精越好”
在电商兴起之前,零售商拼的就是谁的门店多,谁的地段好。但今天,线上购物已经改变了消费者的习惯。未来,门店的角色不再只是卖货,而是要承担新的功能:体验、展示、教育、即时配送。对于酒类行业而言,门店的价值在于体验——让顾客能闻到、尝到、感受到酒的魅力;在于教育——通过品鉴活动、知识分享,提升消费者对葡萄酒的理解;在于履约——门店既是仓库,也是前置仓,保证即时配送。这就要求零售商不再一味扩张,而是把门店做精,做成体验中心,做成内容生成的舞台。未来的零售,不是门店数量的战争,而是门店质量和功能的较量。
第六,规模要跨越国界,形成新的联盟
最后一个趋势,就是规模的边界。过去一个城市、一省的规模,足以支撑起一家零售商的经营。但未来,技术投入越来越大,供应链越来越复杂,如果只是局限于本地,很难形成竞争力。零售商必须要通过跨区域的合作、联盟,甚至跨国的并购,来获得规模优势。酒类行业的特征是全球化,法国、意大利、西班牙、智利、澳大利亚的葡萄酒都在中国市场上竞争。对于零售商而言,跨境供应链能力就是核心竞争力。谁能更早地把全球的好产品、高效率的流通方式引入中国,谁就能在竞争中占据优势。
零售复兴,就是酒类行业的再造
当我们把这六个方向放在一起看,就会发现,这不是局部的优化,而是一场结构性的重建。零售业未来的模样,将是更智能、更场景化、更注重效率和规模的。对酒类行业来说,这是一次机遇,也是一次必然的洗牌。我们需要的不是等待,而是主动出击。要用数据和智能工具提升效率,要让产品信息透明、可被机器读取;要学会围绕消费场景讲故事,让酒真正走进消费者的生活;要积极参与零售商自有品牌和联盟,找到新的增长点;要把门店做成体验和教育的中心,而不是简单的卖货点;要在全球化的浪潮中,建立起强大的跨境供应链和品牌体系。
未来十年的零售复兴,不会是一条平坦的路,但它是一条必走之路。对所有零售行业的老板而言,这六个方向既是挑战,也是机会。对我们酒类行业来说,更是一次从零售到消费心智的全面升级。谁能够率先看清趋势,率先调整,谁就能在未来的十年里站在复兴的潮头。
我是凌春鸣,深耕酒业20余年,在当下商业体感寒冷的调整期,我致力于帮助经销商建立科学而系统的销售体系,能够多卖酒,同时也传播葡萄酒文化,让更多的中国人能够享受喝酒的乐趣,让生活更加的快乐。
来源:老蠹感官评论