近期多人被骗!看完转发给家人朋友!

B站影视 电影资讯 2025-08-26 14:20 1

摘要:近期,娄先生在家接到一个自称“抖音客服”的陌生电话,对方称娄先生“开通”了为期三年、每月自动扣费800元的会员。娄先生当即否认办理过。“客服”解释称“可能是孩子玩手机误触”,随后又称可以帮助娄先生关闭会员续费。“客服”先是诱导娄先生通过其提供的链接下载了一个A

在信息飞速发展的当下

诈骗手段层出不穷

让老百姓防不胜防

不少人辛苦积攒的财富瞬间化为泡影

有的是接到看似官方的电话

稀里糊涂就转账

有的是被网络上的高收益诱惑

投入大量钱财后才发现被骗

诈骗分子无孔不入

而这些案例就发生在我们身边

今天

我们就一起来看看这些典型诈骗案例

了解骗子都有哪些套路

同时也给大家提供一些实用的诈骗提示

希望大家能擦亮双眼

守护好自己的财产安全

案例一、冒充客服类

恶意软件致使手机黑屏,按“客服”“指导”输密码被转空8万!

近期,娄先生在家接到一个自称“抖音客服”的陌生电话,对方称娄先生“开通”了为期三年、每月自动扣费800元的会员。娄先生当即否认办理过。“客服”解释称“可能是孩子玩手机误触”,随后又称可以帮助娄先生关闭会员续费。“客服”先是诱导娄先生通过其提供的链接下载了一个APP,并让娄先生用其指定的账户密码进行登录后,娄先生的手机屏幕突然黑屏。此时,“客服”在电话中安抚娄先生,以“正在后台操作关闭权限”为借口警告娄先生“切勿触碰屏幕,否则将导致操作失败且无法退款”。在娄先生手机被锁屏、无法查看实际状况的情况下,“客服”以“验证身份”、“保护账户安全”为幌子,哄骗他在手机上连续输入了自己的银行卡密码、支付密码、短信验证码,甚至进行了电子签名。在对方持续操控了近一个小时,察觉情况异常的娄先生提出质疑,对方立即挂断电话。待娄先生重启手机后查询账户时发现自己卡内的八万元存款已被全部转空。

防范措施

近期,诈骗分子常冒充快递公司、电商平台、商家客服、金融平台工作人员,甚至假冒“教育机构”“培训班”等,以“包裹丢失损毁可高额理赔”“误开保险、会员将自动扣费” “商品质量问题需退款赔偿”“保单到期续费需关闭”“课程未上、停办可退款”等话术为幌子实施诈骗。在日常生活中请务必提高警惕,牢记以下防范要点:

1.官方渠道验真伪。一切通知、理赔、退款请求,务必通过官方APP、官网或官方客服电话主动核实!抖音、京东、支付宝、银行、快递公司、培训机构等平台客服,绝不会主动打电话或发函告知你“误开通会员”“免密支付风险”“课程退款”并要求你操作转账、垫付资金或下载不明APP!

2.不提供个人信息和敏感信息。不轻易向陌生人透露身份证号、银行卡号、手机号、验证码等个人敏感信息。银行、支付平台、快递公司、电商平台、客服人员在任何情况下都绝不会索要你的短信验证码、银行卡密码、支付密码! 凡索要验证码和密码的,一定是骗子!

3.绝不点击陌生链接、扫描不明二维码、下载不明来源APP、开启屏幕共享功能。凡是要求下载非官方应用商店的APP(尤其是需要输入对方提供的账号密码登录的),一定是诈骗!这些APP还可能包含木马,能远程控制你的手机。任何理赔、退款操作绝不需要通过对方发来的链接 、二维码、扫描下载专用APP来完成!所有要求你离开官方平台(如购物平台、支付平台、银行 APP),去外部链接、扫码或页面操作的,都是诈骗! 指定网址往往是量身定做的伪造页面,专用APP多是远程操控木马程序!

案例二、虚假投资理财类

神秘好友“指导”一男子投资黄金股票被骗7千元

近期,林先生在某平台添加了一个宣称有内部渠道消息的“好友”,声称掌握黄金期货内部渠道消息,目前有一只黄金股票投资周期短、门槛低、稳赚不赔。对方诱导林先生根据其提供的链接进入了一个股票平台。林先生在该股票平台注册账户后,按照对方的“指示”先后投入7000元,在林先生发现自己平台中的“钱”无法提现时意识到自己被骗,随即报警,共计损失7000元。

防范措施

近期,诈骗分子常伪装成“投资导师”“炒股大神”“黄金期货经理”,通过社交平台、直播讲座、炒股群等渠道,以“高收益零风险”“内幕消息”“黄金股暴涨机会”的话术和伪造盈利截图、虚假K线图、权威资质证书获取信任,诱导下载虚假投资APP或进入虚假网络投资理财平台。此类软件和平台后台可随意修改账户余额,初期小额返利骗取信任,待大额资金投入后立即冻结账户,或以“税费”“解冻金”二次诈骗。在日常生活中请务必提高警惕,牢记以下防范要点:

1.不相信“内部渠道”“内部消息”“稳赚不赔”的说辞。真投资必有风险!凡是自称“内部渠道”“内部消息”“稳赚不赔”“低风险高回报”“高收益零风险”的都是诈骗!

2.不提供个人信息和敏感信息,不轻易进行转账支付。不轻易向陌生人透露身份证号、银行卡号、手机号、验证码等个人敏感信息。投资款只可转入平台对公托管账户。资金若转入账户名与平台名称不符,立即终止!凡是向“个人账户”或“陌生对公账户”转账的,都是诈骗!

3.短信或社交软件发的投资链接一律不点,应用商店搜不到的APP一律不装。正规理财仅通过官方应用商店(如苹果App Store、华为应用市场)下载,

案例三、冒充公检法类

一男子为求“从轻处理”,3万血汗钱被掏空

近期,刘先生在家中接到一通通过短视频平台发来的视频通话,对方身着“制服”,手拿“证件”,声称自己是“某某公安局的民警”。在“确认”了刘先生的信息后,对方告知刘先生,因刘先生的孩子涉嫌诈骗,现在要依法追究刘先生孩子和刘先生作为监护人的法律责任。在刘先生不知所措时,对方话锋一转,称想争取“从轻处理”,就要将涉案资金如数 “返还”被诈骗的“受害人”。心急如焚的刘先生按照对方的要求,根据对方提供的二维码扫码支付了一笔笔资金。在操作过程中,刘先生察觉不对立即中断了扫码付款并报警,但仍损失3万余元。

防范措施

诈骗分子冒充“公安局、检察院、法院”工作人员名义,以“涉嫌犯罪”“非法集资”“诈骗”“走私”“护照/签证非法使用”“包裹藏毒”等名义,通过短信、彩信、传真、社交软件发送伪造“通缉令”“逮捕令”“冻结令”等“法律文书”实施的电信网络诈骗,请务必提高警惕,牢记以下防范要点:

1.公检法绝不通过电话、网络办理案件,也不存在所谓的“安全账户”“监管账户”“公证账户”,更不会让人通过网络转账。所有电话、网络通知“涉案”“通缉”“逮捕”“冻结账户”“转账”的,都是诈骗!公检法机关在办案过程中,如需查询、冻结涉案财产,会依法通过银行等金融机构进行,绝不会要求公民个人将资金转移到任何名目的“特殊账户”!

2.不轻信对方提供的证明材料。公检法机关办理案件,会严格按照法律程序,将出具的法律文书当面送达当事人或由办案人员当面出示。凡是通过短信、彩信、传真、社交软件等方式发送“通缉令”“逮捕令”“冻结令”等“法律文书”的都是诈骗!

3.绝不轻易泄露敏感信息。公检法机关工作人员在办案中,绝不会通过电话、网络索要银行卡号、密码和手机收到的短信验证码等个人敏感金融信息!凡是索要密码、验证码的,都是诈骗!

案例四、刷单返利类

一女子遭到层层转接骗局,被骗10万元

近期,梁女士在家浏览兼职信息时,收到一个陌生微信好友申请。对方热情地表示可以带她做“网上刷单”兼职,并着重强调“无需垫付资金,成功一单结算一单,返点即时到账”。成为好友后,对方发来一个商品链接和详细的“代付”操作指引视频,声称梁女士只需在支付环节选择“代付”选项即可完成刷单,绝不会扣她自己的钱。梁女士信以为真,按照指引操作。当梁女士在支付宝界面进行到人脸识别验证步骤时,系统并未出现所谓的“代付”选项,而是直接扣除了梁女士的2000元钱。梁女士向对方询问扣款问题,对方称这是因为梁女士操作失误导致的,接着对方推给梁女士一个QQ好友,称这是他们的客服,让梁女士添加客服咨询退款问题。该QQ“客服”先是假意安抚,随后便以“核实身份”“资金原路退回需走流程”“账户被风控需解冻”或“需完成补充任务对冲”等五花八门的理由,开始诱导梁女士进行更大额度的转账。最终被骗取10万余元。

防范措施

1.认清“刷单”本质,不轻信“高薪轻松”的兼职。所有网络刷单都是诈骗!凡以“点赞”“做任务”“写好评”“代付”为名,承诺高额返现的都是诈骗。正规兼职绝不会要求提供花呗、借呗额度、芝麻信用分、银行卡余额等敏感信息截图。“企业代付”更是经典骗局话术!支付时根本不会出现“企业代付”或“商家代付”的选项。

2.绝不点击陌生链接、扫描不明二维码、下载不明来源APP、开启屏幕共享功能。凡是要求下载非官方应用商店的APP(尤其是需要输入对方提供的账号密码登录的),一定是诈骗!这些APP还可能包含木马,能远程控制你的手机。一旦开启屏幕共享,手机上的银行APP、支付密码、短信验证码这些关键敏感信息将完全暴露给骗子,他们能通过后台直接操作转账。所有要求脱离原沟通平台(如微信/QQ),转移到其他群聊、平台或软件进行“退款”、“解冻”操作的,都是诈骗!

3.不轻信对方提供的截图材料。骗子伪造“工牌”“工作证”“授权书”“红头文件”“转账记录”等轻而易举。在此类诈骗中,“营业执照”“公司凭证”“退款、解冻申请”“转账凭证”“企业代付授权”和“征信、账户风险警告”等截图最为常见,务必小心甄别!

案例五、虚假购物+刷单返利类

一男子遭受“购物返利”连环套骗走5万元

近期,罗先生在观看网络直播时,被一则低价优质商品的广告吸引。他未通过正规应用商店,而是直接点击广告中的不明链接,下载并安装了该购物平台的APP(实为诈骗分子精心制作的虚假平台)。在该APP内,“客服”主动联系罗先生谈及购物事宜,并提供了一个二维码让罗先生扫描付款。罗先生完成支付后,客服立即“核实”订单并告知“商品已出库”。随后,客服声称需“开通特殊发货渠道”,要求罗先生创建并完成三个“物流订单”(本质是变相刷单任务)。每个订单都需要罗先生垫资在APP内购买指定物品。为了诱使罗先生入局,前两笔小额订单完成后,客服返还了本金和50元“返利”。接着,客服将罗先生拉入一个“任务群聊”,声称第三个订单需“五人拼团”才能完成。罗先生支付了1000元团费后,客服却告知他“订单错误”无法退回本金和发放利润,需要支付8000元“校正费”才能修复。支付8000元后,骗局并未结束。客服又提出需要再完成一个“第四订单”(金额高达42000元),并承诺此单完成后将返还所有前期投入本金及丰厚返利。在“高额回报”诱惑下,罗先生再次转账。当罗先生操作APP提现时,页面显示无法成功。客服此时解释称是罗先生“输入提现金额有误”导致“账户被风控”,要求继续充值解冻。至此,罗先生才意识到自己陷入了一个精心设计的骗局。累计损失高达5万余元。

防范措施

2.绝不点击陌生链接、扫描不明二维码、下载不明来源APP、开启屏幕共享功能。凡是要求下载非官方应用商店的APP(尤其是需要输入对方提供的账号密码登录的),一定是诈骗!这些APP还可能包含木马,能远程控制你的手机。一旦开启屏幕共享,手机上的银行APP、支付密码、短信验证码这些关键敏感信息将完全暴露给骗子,他们能通过后台操作直接操作转账。所有要求脱离原沟通平台(如微信/QQ),转移到其他群聊、平台或软件进行“退款”“解冻”操作的,都是诈骗!

3.不轻信对方提供的截图材料。骗子伪造“工牌”“工作证”、“授权书”“红头文件”“转账记录”等轻而易举。在此类诈骗中,“营业执照”“公司凭证”“退款、解冻申请”“转账凭证”“企业代付授权”和“征信、账户风险警告”等截图最为常见,务必小心甄别!

小关温馨提醒

从“刷单返利”到“冒充公检法”

从“冒充客服”到“虚假投资理财”诈骗

骗子的手段再变

核心都是“骗钱”

别让“小便宜”变成“大损失”

别让“同情心”被人利用

转发这条内容给家人朋友

多一次提醒

就少一个人受骗

来源:娄山关

相关推荐