摘要:“如果时间能倒回,我绝对不会再这么头脑发热!”林晓雅拉下烧烤店的卷帘门,手上仿佛还带着炭火和孜然的味道。这一刻,她砸进去的45万,和整整四个月没日没夜的辛苦,全都化为泡影。
“如果时间能倒回,我绝对不会再这么头脑发热!”林晓雅拉下烧烤店的卷帘门,手上仿佛还带着炭火和孜然的味道。这一刻,她砸进去的45万,和整整四个月没日没夜的辛苦,全都化为泡影。
四川女孩林晓雅是个95后,性格直爽,爱吃更爱生活。毕业后在成都工作了几年,攒下了一些钱,厌倦了朝九晚五的她,一心想开一家属于自己的烧烤店。“想着当老板自由,又能天天吃烧烤,多安逸。”她这么想着,也这么做了,果断辞职回老家,信心满满地开始了创业之路。
四个月前,她的烧烤店热热闹闹开了张;四个月后,现实给了她沉重一击。
她在抖音上发了一条闭店告别的视频,没想到一下子就火了。以前认真拍的做菜视频最多千次播放,而这条“失败宣言”浏览量一夜破万,评论里全是唏嘘和共鸣。镜头里,她眼圈泛红,声音沙哑:“真的劝大家,不要盲目开店。创业太难了,不光是投钱,更是掏空人。投了45万,现在每天就卖六百多,我真的熬不住了。”
总结这段经历,林晓雅分享了四个血泪教训,尤其是最后一点,让她彻底认清现实。
生意冷清还熬夜,身体先垮了
刚开业时借着促销热闹了几天,单日营业额最高也冲过近万,她一度以为成功在望。可好景不长,不到两周,人流就断崖式下跌。“最差的一天,从晚上6点坐到凌晨1点,就来了两桌客人,营业额197块。”她苦笑着展示手机里的收款记录,“平均一天就650元左右,别说赚了,连付房租水电都不够。”
而且做烧烤这行,日夜完全颠倒。每天晚上别人下班休息,正是她最忙的时候,备料、烤串、招呼客人,每天都要熬到凌晨两三点才能收摊,第二天一早又要去买菜。几个月下来,人瘦了一圈,黑眼圈重得遮不住,身体根本吃不消。
房租高压垮人,收入全给了房东
当时找店面时,中介极力推荐这个临街位置,说是“夜宵黄金地段”,保证人流旺。结果实际运营下来,周边竞争激烈,人流根本没那么理想。
店租一年12万,季度一付。下一次付款日越来越近,而她账上早已空空。“本来想硬撑到年底看看,但现在每天一开门就在亏,赚的每一分钱都直接进了房东口袋,我自己完全是白干活倒贴钱。”她后悔当初被“黄金地段”冲昏头脑,没有冷静评估实际人流和成本。
轻信加盟,被物料“坑”惨
“现在看到库房里那堆东西,我就想哭。”林晓雅指着角落里几大箱的腌料、包装盒和竹签,声音哽咽。加盟时,品牌方拼命催她“多备货,以免生意好时断货”,强行让她进了接近八万的物料。结果很多酱料、定制餐具连拆都没拆。
那些印着品牌Logo的餐盒、纸杯,退也退不了,转手也没人要。“现在才懂,有些加盟品牌根本不是帮你开店,是靠卖设备和物料挣钱的。”
辛苦不等于回报,及时止损更需要勇气
关店前一周,她试过取消所有优惠、恢复原价,结果连续三天一单都没开。“每天一睁眼,就欠着一千多块,这种压力太窒息了。”
咬牙坚持了四个月,身体累垮了,钱烧完了,最后在父母的劝说下她决定关门。但止损也是一笔巨大开销——设备折价处理、违约金、员工遣散费…最后一算,45万几乎全打了水漂。“最难受的是,爸妈还拿出养老钱帮我还债。当初是我太倔,不听劝……”
她用四个月时间、45万成本买来一个深刻教训:开店不是光靠热情和能吃苦就能成功的,尤其是烧烤这种传统辛苦行业,熬得了夜、扛得住累,也不一定熬得过现实的残酷。
如今,她的店门口已经贴上了“转让”的字条。玻璃门上反射出她疲惫却清醒的脸——一场烧烤梦醒了,但生活,还得继续。
对此,你怎么看?
有更精彩的观点讨论,欢迎大家私信我,图片来源于网络配图,如有侵权请告知删除。
来源:婷婷教你做美食