摘要:Anker作为全球领先的消费电子品牌企业,已在充电领域深耕多年,此前针对不同用户不同需求推出了30W、67W、167.5W等多款功率段及多口的车载充电器,随着市场需求不断更新,Anker车载充电器也随之迎来新品。
Anker作为全球领先的消费电子品牌企业,已在充电领域深耕多年,此前针对不同用户不同需求推出了30W、67W、167.5W等多款功率段及多口的车载充电器,随着市场需求不断更新,Anker车载充电器也随之迎来新品。
近日,安克推出旗下首款UFCS协议车充,拥有伸缩线设计并且新升级UFCS融合协议,在保证车内空间收纳的同时,兼顾主流机型快充补电,并且支持PD 45W、PPS 30W、QC、SCP等多协议支持,让用户告别补电龟速。
下面跟随充电头网一起深度评测一下这款车充性能如何吧。
包装盒外观采用简约蓝白设计 ,正面展示车充本体与伸缩线,盒内配件一览无遗;同时右上角印有“ANKER”LOGO,下方则是产品名称和产品特色:75W MAX 快充;支持UFCS融合快充协议;12000次弯折 10000次抽拉。
包装盒背面印有车充的详细特色及参数。
产品型号:A2738
产品尺寸:50*29*100mm
颜色:银灰色
重量:75g
输入:12.0V⎓8.0A/24.0V⎓4.0A
输出:75.0W
USB-C Cable:
5.0V⎓3.0A/9.0V⎓3.0A/12.0V⎓3.0A/15.0V⎓3.0A/20.0V⎓2.25A(45.0W Max)
PPS:5.0V-11.0V⎓3.0A(30.0W Max)
UFCS:5.0V-11.0V⎓3.0A(33.0W Max)
USB-C Port:5.0V⎓3.0A/9.0V⎓3.0A/12.0V⎓2.5A/15.0V⎓2.0A (30.0W Max)
PPS:5.0V-11.0V⎓3.0A (30.0W Max)
执行标准:GB 4943.1-2022
保修时间:18个月质保
制 造 商:安克创新科技股份有限公司
取出包装内所有物品,除车充外,另有用户手册。
Anker Nano 车载安心充电器外壳采用灰色金属质感烤漆,上半部分为R角方块造型,正面印有"ANKER"LOGO,车充搭载车规级电压智能调节技术,解决小型车电压不足问题12-24V均支持75W Max输出。
接口方面,Anker Nano 车载安心充电器配置 45WType-C伸缩线+30WType-C口,接口无任何标识,USB-C端口舌芯为浅蓝色。
再来看顶面,拥有一颗通电指示灯,为蓝色光圈,氛围灯光线柔和,夜间车内使用也不刺眼。
车充一侧上印有详细输入输出参数信息,与包装盒一致,不做赘述;型号:A2738。
Anker Nano 车载安心充电器内置45W+30W 独立双电路,手机电脑齐充不降速/不断充。
此外,Anker 自研 ActiveShield 3.0智能控温系统,全天测温6000000次,加之五重安全保护,全方位保证充电安全低温快充不伤机,杜绝车载快充安全隐患。
伸缩线设计
Anker Nano 车载安心充电器带伸缩线的设计兼具便捷性与实用性,其核心优势在于:可自由收放线材,不用时能将线材缩回,告别传统线材的缠绕问题,收纳更方便;其次,线材隐藏于壳内可减少摩擦、拉扯,降低磨损风险,延长使用寿命;同时,长度可按需调节,既能避免长线拖曳导致的杂乱,又能适应不同充电距离需求,提升使用安全性与环境整洁度。
点烟器通常在中控台下方,裸露的端头设计可伸手实现盲操拉取线材。
75cm的伸缩线长度轻松覆盖座位充电范围,从点烟器到方向盘中央也能轻松拉取。
自带线端头印有“InstaCord”标识,端头与线身衔接处有包胶抗弯折处理。
USB-C 端口内部采用特制 PIN 脚设计。
伸缩线采用硅胶扁线,兼具柔韧耐用。
伸缩线长度实测约为73cm,精准匹配主副驾充电半径距离。
为了保障产品品质,该线材还经过了抽拉测试10000+次,摇摆测试12000+次,支持多重多安全防护,为出行保驾护航。
Anker Nano 车载安心充电器长度约为100.62mm。
Anker Nano 车载安心充电器输出端面板直径约为50.03mm。
Anker Nano 车载安心充电器前端直径约为28.82mm。
Anker Nano 车载安心充电器重量约为75.2g。
在Anker家族车载充电器家族中,Anker Nano 车载安心充电器由于内置线材,重量比同系车载充电器都要重一些。
Anker Nano 车载安心充电器放在成年男性手掌上对比,观感上体型较为修长。
协议测试协议测试模块主要测试充电器完整的快充协议,用户可以根据具体的协议来匹配输出设备;同时,不同车辆的车载电瓶电压分为12V、24V两类,因此测试车充在两种情况下的快充协议,从而获得更好的快充体验,实测在两类电压下显示信息一致,因此仅阐述其一。
使用POWER-Z P240测试仪为车充提供24V电压, POWER-Z KM003C测得 USB-C 伸缩线支持 UFCS、QC3.0、FCP、SCP、PD3.0、PPS、QC4+、DCP、SAM 2A 和 Apple 2.4A等充电协议,协议支持范围较为广泛。
PDO报文方面,Anker Nano 车载安心充电器支持5V3A、9V3A、12V3A、15V3A、20V2.25A五组固定档位,以及一组5.5-21V 3A PPS电压档位。
读取 UFCS 融合快充协议,拥有5.5-11V 3.0A电压档位,步进电压值为20mV,步进电流值为50mA。
使用 POWER-Z KM003C测得 USB-C 口支持 QC3.0、FCP、SCP、PD3.0、DCP、Apple 2.4A 等充电协议。
读取 UFCS 融合快充协议,实测 C 口具备PDO报文方面,支持5V3A、9V3A、12V2.5A、15V2A 四组固定档位,以及一组5.5-11V 3A PPS电压档位。
充电头网将Anker车载充电器家族支持协议进行了汇总,可以看到Anker Nano 车载安心充电器拥有更齐全的充电协议,UFCS的新增对于目前主流机型来说都能提供可观的快充体验。
单口输出功率方面,45W在同系家族中领先于此前发布的Anker 67W车载充电器。
多口输出功率方面,75W在同系家族中同样属于前列,45W+30W的输出组合更适合当下设备的兼容快充趋势,百瓦车充价格相对昂贵,同时日常使用性能较为冗余。
设备支持介绍Anker Nano 车载安心充电器其支持PD协议,对苹果系手机可实现更好的兼容性,充电头网将iPhone 历代机型进行了相应汇总。
苹果手机家族中,iPhone 8系列首次搭载PD协议,由此得知当前支持PD协议的iPhone手机为iPhone 8-16系列。Anker Nano 车载安心充电器可为该系列提供优秀的快充体验。
Anker Nano 车载安心充电器USB-C伸缩线拥有UFCS融合快充协议,通过终端快充行业协会 (Fast Charging Alliance)可以查询到该款设备已通过UFCS认证。
目前市面上的手机也逐渐普及并搭载该协议,充电头网对支持UFCS融合快充认证的设备进行了相应汇总。图中可以看到目前支持UFCS的设备多达57款,包括荣耀、华为、一加、OPPO、realme、iQOO等主流品牌。UFCS融合快充协议打破了各品牌间充电协议壁垒,实现手机、电脑、平板等多设备快充。
充电测试接下来就带大家看一看这款车充的具体使用体验,充电头网会从兼容性测试、充电全程测试等方面带大家全方位了解这款产品。
Anker Nano 车载安心充电器具有 45WType-C伸缩线+30WType-C口,车充在12V、24V两个工作电压下输出功率以及协议保持一致,这里测试仅测试其一。下面充电头网准备了数十款手机和平板、笔记本分别测试不同机型的充电情况。
在24V电压档位下,将 iPhone 16 Pro 连接Anker Nano 车载安心充电器伸缩线使用 POWER-Z KM003C测试仪读取功率为 14.85V 1.67A 24.83W,握手PD协议。
在24V电压档位下,将 华为Mate Book X Pro 连接Anker Nano 车载安心充电器伸缩线使用 POWER-Z KM003C测试仪读取功率为 19.75V 2.19A 43.2W,同样握手PD协议。
将所测产品数据汇总至表格,USB-C口中大部分手机分别握手9V和15V电压档位,游戏机和平板握手15V电压,笔记本设备则握手20V电压,大部分设备都能达到2A以上的电流。
绘制出柱状图,测试功率最高的设备是 华为Mate Book X Pro 的43.14W,其次,联想拯救者Legion Go达到43.13W,测试机型中支持UFCS协议的手机基本可以达到22W以上,大部分充电设备充电功率都能稳定在21W以上,兼容表现不俗。
USB-CUSB-C口相较于伸缩来说主要缺少20V档位电压,以及UFCS协议,充电功率相对较小。
绘制出柱状图,充电功率主要集中在17W、22W、29W这几个功率段,支持PD、PPS协议的依旧能获得更高的充电功率。
双口同时输出测试Anker Nano 车载安心充电器配置了45WType-C伸缩线+30WType-C口,这里我们实际测试一下双口输出性能如何。
24V电压下,为 华为 MateBook X Pro 与 iPhone 16 Pro双口同时输出,USB-C伸缩线和USB-C接口的输出功率分别为43.30W、25.82W。符合标称45W+30W功率输出。
同时为 iPhone 16 Pro 与 AirPods 4 同时充电,充电功率分别为24.30W、1.87W。
充电全程测试针对Anker Nano 车载安心充电器的充电全程,此次测试选用了 MacBook Air M4 作为测试对象,充电全程将车充放置于25℃的恒温箱中,接通电源,实测数据如下。
接通电源后,握手21V电压档位;前1小时功率稳定在43W左右;随后功率下降至29W左右并持续充电至第1小时23分钟;随后充电功率呈曲线下降,充电全程耗时约2小时22分钟。
绘制成折线图,可以看出为 MacBook Air M4 充电50%耗时43分钟,充电至80%耗时1小时14分钟,充满电需要2小时22分钟左右。
充电头网也对iPhone 进行了有线充电速度测试,将iPhone 16 Pro Max作为测试对象,将Anker Nano 车载安心充电器使用伸缩线连接 iPhone 16 Pro Max 放置于25℃的恒温箱中,并接通电源,测试结果如下。
接通电源后,手机握手15V电压,以28W的充电功率充至7分钟,随后功率下降至26W并持续至13分钟,随后功率下降至21W并持续至26分钟,随后功率下降至15W并持续至38分钟,第53分钟时,电压下降至5V,此时手机开始涓流充电,最终以2小时18分钟完成充电。
绘制出折线图,可以看出,Anker Nano 车载安心充电器为 iPhone 16 Pro Max 充电至50%耗时25分钟,充至80%耗时57分钟,充至100%耗时2小时18分钟。
与苹果70W原装充电器进行对比,可以看到充电曲线基本一致,Anker Nano 车载安心充电器比苹果70W要稍快2分钟,已达到原装充电速度。
通过充电头网对iPhone 16全系充电测试,Anker Nano 车载安心充电器对iPhone 16全系均能通过有线充电兼容性测试,在有线充电速度中,实测对iPhone 16 Pro Max 30分可充入 57%电量,充满仅需2小时18分钟,与苹果原厂70W充电速度基本一致,综上所述,Anker Nano 车载安心充电器通过ChargerLAB iPhone 16 快充性能测试。
纹波测试充电头网采用示波器测试车充输出的纹波值,检测车充的输出质量。纹波越低,车充的输出质量就越高。
空载纹波将测试的数据绘制成柱状图,可以看出Anker Nano 车载安心充电器在12V车辆电压的空载状态下,纹波峰峰值最高的档位是20V0A,纹波峰峰值为20.4mVp-p,纹波最低的档位是5V0A,纹波峰峰值为13.2mVp-p。
再来看看24V车辆电压状态下,纹波峰峰值最高的档位是5V0A,纹波峰峰值为17.6mVp-p,纹波峰峰值最低的档位是9V0A,纹波峰峰值为14.8mVp-p。
带载纹波带载纹波测试中,Anker Nano 车载安心充电器在12V车辆电压中纹波峰峰值最高的档位是20V2.25A,纹波峰峰值为30.4mVp-p,纹波最低的档位是9V3A,纹波峰峰值为15.6mVp-p。
再来看看24V车辆电压状态下,纹波峰峰值最高的档位是15V3A,纹波峰峰值为22.8mVp-p,纹波峰峰值最低的档位是9V3A,纹波峰峰值为18.4mVp-p。
温度测试下面来看一下Anker Nano 车载安心充电器的温控表现如何,将车充放在25℃的恒温箱中,以20V2.25A 45W的功率持续输出1小时,然后使用热成像仪拍摄表面的温度。
1小时后测得车充表面的最高温度为34.8℃。
另一侧的最高温度为36.7℃。
小结:
在45W极限负载中,Anker Nano 车载安心充电器并没有出现中断,长时间保持稳定输出。外壳散热均匀,温度稳定控制在36.7℃以下,用手触摸基本没有发热,表现优异。
Anker Nano 车载安心充电器作为Anker 首款 UFCS 协议车充,45W Type-C 伸缩线 + 30W Type-C 口的双接口配置极具实用性,73cm 伸缩线长度精准覆盖主副驾充电半径,万次测试验证了线材的耐用性,收纳时可轻松收回,告别车内线材杂乱问题。
配置方面,性能强劲,兼容性强,12-24V 宽幅电压适配,75W 总功率、双口同充不降速;支持 UFCS 及 PD、PPS 等多协议,兼容手机、笔记本等多设备,并且通过16全系快充测试。
综合来看,Anker Nano 车载安心充电器凭借 UFCS 协议的加入、灵活的伸缩线设计、充足的功率输出、广泛的设备兼容性以及可靠的安全防护,成为车载快充场景下的优质选择,无论是日常通勤还是长途出行,都能轻松满足多设备同时快充的需求,为用户带来高效、便捷且安全的车载补电体验。
来源:充电头网评测室一点号