那些消失在我们朋友圈里的网红食物

B站影视 电影资讯 2025-08-26 08:55 1

摘要:还记得星巴克的猫爪杯吗?2019年推出的限定杯,杯身做成猫爪形状,倒入饮品后会浮现粉色猫爪,瞬间击中养猫群体。曾经一度引发哄抢,有的人为抢到,凌晨就去排队,甚至门店还发生过打架事件,一个杯子在二手平台最高价格炒到千元。但这种热度仅维持两周,随着仿品泛滥,消费者

1.星巴克猫爪杯

还记得星巴克的猫爪杯吗?2019年推出的限定杯,杯身做成猫爪形状,倒入饮品后会浮现粉色猫爪,瞬间击中养猫群体。曾经一度引发哄抢,有的人为抢到,凌晨就去排队,甚至门店还发生过打架事件,一个杯子在二手平台最高价格炒到千元。但这种热度仅维持两周,随着仿品泛滥,消费者不再对它感兴趣,这可能就是所谓的物以稀为贵吧。

2.奥利奥芥末味,辣鸡翅味饼干

奥利奥推出过芥末味、辣鸡翅味饼干,你们有没有吃过?他们靠猎奇的口味迅速成了网红食品。爱跟风的年轻人争相尝试,短视频里满是“挑战吃芥末奥利奥”的夸张反应。但猎奇只能吸引一次购买,随着热度的散去,后来几乎无人惋惜。

3.爆辣火鸡面

火鸡面应该很多人都吃过,它走红完全靠“辣度挑战”和韩国连续剧,韩国进口方便面以“超辣”为卖点,一些短视频博主们边吃边流泪的夸张表演,让它成了流量密码。无数人跟风购买,但过于刺激的口感缺乏日常食用价值,热度退去后,只剩少数嗜辣者还在回购。

4.脏脏包

2015年前后,脏脏包面世。这款表面沾满可可粉、内馅是流心巧克力的面包,吃一口就会让嘴角和手指沾满巧克力,年轻人故意拍下吃脏脏包的“花脸照”发朋友圈,门店前常排着半小时以上的长队。但热潮仅持续一年多,过度甜腻的口感让它迅速从爆款沦为普通面包。

5.乌云冰淇淋

乌云冰淇淋是韩国引进的创意甜品,用棉花糖做成“乌云”造型,淋上蓝莓酱模拟“下雨”,底下是牛奶冰淇淋。很快,它成了商场拍照打卡的标配。但棉花糖的甜腻与冰淇淋的冰冷并不兼容,且单价高达30元,尝鲜过后,没有多少人再去光顾。

6.东北人生病必吃黄桃罐头

黄桃罐头曾因“治愈感”翻红。疫情期间,“感冒了吃黄桃罐头”的怀旧梗刷屏,让这款80后童年零食突然成了网红。超市货架一度被抢空,电商平台销量暴涨。但热潮褪去后,人们发现它终究是高糖罐头,所谓“治愈”更多是情怀加持,很快回归小众。

7.酵素梅

酵素梅曾被捧为“减肥神器”。商家宣称它能“排宿便、瘦肚子”,靠着朋友圈代购和微商的狂轰滥炸,成了减肥人群的心头好。但很快有科普指出,所谓“排便效果”其实是泻药成分作祟,长期食用损害肠道。随着监管加强和理性消费回归,这类产品迅速消失在视野中。

8.减脂咖啡

防弹咖啡一度是生酮饮食的“标配”。由黑咖啡、黄油、椰子油混合而成,宣称“喝了能减脂”,单价高达50元一杯。健身房和减肥社群里,它成了身份象征。但生酮饮食的争议和油腻口感,让多数人难以坚持,热潮不到一年便冷却。

9.藜麦沙拉

藜麦沙拉曾被贴上“超级食物”标签。主打“高蛋白、低热量”,成了轻食店的明星产品。但高昂的价格(一份约40元)和寡淡的口感,让它逐渐被更接地气的杂粮饭替代。当人们发现“健康”不等于“难吃”,藜麦沙拉的光环便消失了。

10.“答案”茶

答案茶曾靠“占卜”概念爆火。消费者写下问题,奶茶杯上会浮现“答案”,短视频里的“神奇”效果吸引无数人打卡。但所谓“答案”只是简单的印刷技术,且奶茶本身口味平庸,加盟乱象频发,不到一年便从街头消失。

11.AD钙奶蛋糕

AD钙奶蛋糕是怀旧营销的代表。将童年饮料AD钙奶融入蛋糕,靠“回忆杀”吸引80、90后。门店里,印有童年图案的包装成了拍照道具,但蛋糕本身甜度超标,情怀滤镜碎后,很快无人问津。

12.麦丽素冰淇淋

麦丽素冰淇淋是把巧克力豆麦丽素做成冰淇淋,广告说“一口回到小时候”。但甜腻的巧克力外壳搭配冰淇淋,口感厚重,远不如单纯的麦丽素或冰淇淋受欢迎,上市三个月便下架。

13.液氮冰淇淋

“分子冰淇淋”曾靠着“液氮制作”的酷炫场面走红。这种用液氮快速冷冻的冰淇淋,质地比普通冰淇淋更细腻,商家宣称“零下196度杀菌,更健康安全”。

但新鲜感背后是隐患:液氮属于危险品,操作不当可能冻伤皮肤,有新闻曝出小孩好奇触摸操作台被冻伤。家长们开始望而却步,曾经排队的门店,如今只剩少数还在商场角落苟延残喘。

14.打印蛋糕

“3D打印蛋糕”商家宣称能打印出任何造型的蛋糕,这种“私人定制”的概念击成了朋友圈的新潮流。可实际体验却差强人意:打印用的奶油是植物奶油,口感发腻,且为了固定造型,添加了大量明胶,吃起来像嚼橡皮,引发食品安全争议。很快这场烘焙界的技术实验,很快便销声匿迹。

15.小狗蛋糕

小狗造型的蛋糕当时在朋友圈频繁刷屏。一只只仿真的“小沙皮狗”趴在餐盘上,栩栩如生,引来年轻人纷纷下单购买,然后拍照发朋友圈,还有的养狗的主人,拿着小狗蛋糕,告诉自己家的狗狗,不听话,就把它们吃掉,吓唬自己的狗狗,别提多有意思了。可是随着热度减退,这种小狗蛋糕,也销声匿迹了。

16.泡面小食堂

还曾记得泡面小食堂在几年前也曾火爆朋友圈嘛。小小的店铺,货架上摆满来自世界各地的泡面,顾客可以根据自己的喜好,选择泡面,再搭配各种配菜,由店员现场煮制。它吸引了众多年轻人,大家纷纷前往打卡,在朋友圈分享自己“豪华版泡面”的照片。但这种热度没能持续多久,大家发现泡面再怎么加工,本质还是泡面,口味并没有质的提升。如今,曾经排队火爆的泡面小食堂,很多店铺已经关门大吉。

17.竹筒奶茶

竹筒奶茶曾在旅游景区和网络上风光一时。这种奶茶吸引不少游客买来拍照打卡,发在朋友圈炫耀。

但慢慢的因为材质和口感问题,再加上竹筒奶茶的价格普遍较高,在景区里一杯的售价通常在20 - 30元左右,消费者对它的新鲜感逐渐消失,竹筒奶茶的热度迅速冷却。

注明:图片,内容来源于网络,如有侵权,请联系删除。

来源:我是一个爱撒娇的小女一点号

相关推荐