青春赋能乡村振兴 红色薪火照亮征程

B站影视 韩国电影 2025-08-26 08:07 4

摘要:2025年7月7日至10日,中央财经大学“声入凉山”实践团队6名成员赴四川省凉山彝族自治州礼州镇,开展了会计学院承办的以“乡韵知行·青简凝至”为主题的暑期社会实践活动。团队由会计学、经济学、保险学专业学生组成。实践期间,团队成员通过产业调研、红色教育基地参观、

青春赋能乡村振兴 红色薪火照亮征

——中财大青年前往凉山礼州镇开展实践活动

2025年7月7日至10日,中央财经大学“声入凉山”实践团队6名成员赴四川省凉山彝族自治州礼州镇,开展了会计学院承办的以“乡韵知行·青简凝至”为主题的暑期社会实践活动。团队由会计学、经济学、保险学专业学生组成。实践期间,团队成员通过产业调研、红色教育基地参观、普通话推广等多元形式,深入基层一线,以实际行动为礼州发展建言献策。

精心筹备:谋定而后动

在实践活动开展前两个月,团队就启动了周密的准备工作。通过召开线上小组会议、查阅地方志和政府工作报告等资料,确定了以"红色文化+特色农业"为发展定位的实践地点---礼州镇。负责联系对接的同学与礼州镇政府进行多次线上沟通,最终制定出"产业调研+红色教育+推广普通话"的实践框架;负责后勤保障的同学制定了详细的安全预案和物资清单。团队成员还参加了多场专题培训,包括会计学院与社会心理学院联合举办的社会调研方法讲座,为实践开展打下坚实基础。

产业探访:小葡萄串起致富路,多肉花开振兴图

实践首日,团队走进礼州镇特色农业基地。在田坝村葡萄种植户王大哥的带领下,队员们深入田间地头,聆听“葡萄发家史”——礼州镇依托得天独厚的光热条件和肥沃土壤,近年来大力发展葡萄产业,全镇种植面积已达5000余亩,其中阳光玫瑰、夏黑等优质品种远销成都、重庆等地。但他也坦言困境:“礼州葡萄虽然品质好,但物流成本高、品牌知名度也略有欠缺,很难建立起完整的产业链。”

图为王大哥讲解阳光玫瑰种植“发家史” 供图:姬浩轩

随后,团队参观多肉花卉种植园。负责人介绍,礼州镇因光照充足、交通便利,成为川西多肉产业核心区。在采访过程中,成员们了解到园区虽然通过“线上直播+线下观光”模式吸引游客,但是同质化竞争问题较为严重。对此,团队成员建议可以结合红色旅游资源开发农旅融合项目,打造‘红色礼州·绿色田园’的特色发展路径。

图为团队参观多肉植物园 供图:沙东亿

图为礼州古镇采访种子售卖店大爷 供图:黄牧语

红色寻根:礼州会议定方向,银元故事照初心

次日,团队走进礼州会议纪念馆。在讲解员深情讲解中,成员们了解到在1935年红军长征途中,毛泽东等中共领导人在此召开“礼州会议”,首次正式提出“长征”一词,为新民主主义革命指明新的斗争方向。纪念馆内陈列的会议复原场景----泛黄的作战地图、简陋的会议桌椅、红军标语和旧军装,让队员们仿佛穿越时空,深刻感受到信仰的力量。

图为会址 供图:姬浩轩

图为礼州会议会址合影 供图:沙东亿

图为团队参观礼州会议会址 供图:黄牧语

在毛泽东故居,一枚锈迹斑斑的银元引起大家注意——这是当年毛主席为感谢借宿房主的热情款待悄悄留下的:队员们不禁感叹:“纪律严明、一心为民,这就是共产党人的初心。”

推普行动:语言铺路,联通城乡

团队与礼州镇人民政府合作,为当地孩子们开设了"推普小课堂",帮助孩子们提升普通话表达能力。活动现场气氛热烈,孩子们积极参与,感受语言的魅力。

图为推普小课堂 供图:舒禹皓

图为推普小课堂寓教于乐 供图:舒禹皓

此次礼州之行,我们深刻体会到乡村振兴的蓬勃活力与红色文化的永恒魅力。通过四天的实地调研与实践,团队不仅收获了详实的一手资料,更在实践中深化了对国情民情的认识。展望未来,团队将持续关注礼州发展,定期回访产业基地,推动更多高校资源下沉,完善红色文化传播方案,助力当地文旅融合发展。成员感慨:“在葡萄园里,我看到了新时代农民的奋斗精神;在纪念馆中,我读懂了革命先烈的崇高理想。乡村振兴需要更多年轻人的智慧与热情。”“声入凉山”社会实践团队将继续以脚步丈量祖国大地,用专业知识服务社会发展,在新时代征程中书写属于青年一代的绚丽篇章。

撰稿人:张梓怡 王培霄

来源:来自农村的小李

相关推荐