摘要:8月12日,盐城七秒农业科技有限公司来了两位“稀客”——从韩国赶来的苗圃负责人。领头的姜总第一次来盐城,他不仅想见见行业大佬“七秒先生”,更想看看“七秒先生”的多肉培育基地,力求达成进一步合作。经过商讨,双方约定从9月开始,韩国直播团队入驻七秒农业,其间直播收
8月12日,盐城七秒农业科技有限公司来了两位“稀客”——从韩国赶来的苗圃负责人。领头的姜总第一次来盐城,他不仅想见见行业大佬“七秒先生”,更想看看“七秒先生”的多肉培育基地,力求达成进一步合作。经过商讨,双方约定从9月开始,韩国直播团队入驻七秒农业,其间直播收益按照约定比例分配。
“七秒先生”是谁?
他的多肉培育基地
凭何吸引跨国直播团队?
他是谁?
“七秒先生”的神秘面纱下,是名24岁的年轻人,名叫周浩,土生土长的盐城人。他的多肉培育基地七秒农业,建在盐都区郭猛镇护西村,占地约10亩,共分4座大棚,目前每年大约能培育30万至50万株肉锥,其中四成销往海外。
为何保持神秘?
“别人知道我的年龄后,对我都不太信任。”周浩解释,因为年龄小,他碰过很多次壁。20岁那年,随业务扩张,周浩想建一个多肉的培育基地。“我的首选不是郭猛,但其他地方的人看我年纪太小,都觉得我是闹着玩。”不仅是外人,家人也觉得他“不务正业”。
事实上,周浩虽然年龄不大,但“花龄”已有十多年。小时候,因为父母不在身边陪伴,家附近正好有个花鸟虫鱼市场,周浩放学后经常跑去玩耍。
“我以前喜欢养鱼,因为鱼的记忆只有七秒,所以给自己取网名为‘七秒’,后来市场流行景天类多肉,我刚开始养的就是景天。”
初中毕业后,周浩考入盐城工学院“3+4”分段培养项目学习机械。“那时候有更多时间泡在网上,就以‘七秒’的身份和网友交流经验,线下在全国找了几十位代理人,方便和各地的苗圃老板做生意。”
因为并非专业,周浩对多肉知识的渴望更强烈。他主动给一位名叫罗伯特的德国植物学博士发邮件求教。“两年时间,我们几乎每天通信,聊授粉、杂交、选拔的经验。”周浩不仅学到更多知识,还打动了罗伯特博士,从对方手中购买了稀有品种的种子。
肉锥属多肉植物,和生石花是近亲,外表也酷似小石头,是七秒农业现在的主攻方向,周浩目前拥有600多种进口品种和300多个自主杂交新品种。
肉锥的绝大多数品种原产于南非。它们第一次来到里下河的水乡村落安家,就表现出极强的适应性。“虽然和我们这里常见的瓜果花卉不同,但我们听老板的,做好移苗、拌土就行了。”护西村村民孙红珍去年到七秒农业打工,虽然不了解肉锥的价值,但已把肉锥的习性摸透。
“平时六七个工人就够了,秋天比较忙,正常要30多人。”周浩说,他还招聘了一些直播人员,保证每天直播不间断。
他做了什么?
多肉植物有100余科,数万品种,周浩为什么钟爱番杏科肉锥花属?
“这个叫火龙果安珍,是肉锥的一种,你看它们表面的小麻点,像火龙果籽一样,花纹走势和颜色深浅都不一样,我所培养的品种品质在国内属于‘佼佼者’。”周浩打开手机的微距摄影功能,眼前灰扑扑如同小石头般的多肉植物,被镜头放大后,如玉般通透,一个挨着一个,像“外星”植物。
“选择主营项目时,我既要考虑市场热度,也要考虑长远发展。”周浩说,“肉锥体积小,打包、运输都很方便,可玩性强,消费者对它的热情可以持续很长时间。”
所谓可玩性,就是肉锥的可选育性,个体之间可以杂交出新品种。“如果这个品种受到大家喜爱,有人愿意买,说明这个新品种成功了。”国外的爱好者为肉锥花属编制了目录,其中有些品种因罕见和古老而格外昂贵,种子更是稀缺。
眼前的小小一筐,不过餐盘大小,种了上百株肉锥,售价数万元。“肉锥数千个品种,贵点的一株就要卖七八千元。”周浩介绍,“但是这一行风险很高,有些品种去年卖几百元,今年就卖几十元。”
绝大多数肉锥会在秋冬季节开花,开花后,七秒农业就迎来最忙碌的阶段。“我们要对肉锥进行相互授粉,培育新品种,这时候是一年销量最好的,我在国内4个平台上,一天销售额能有10万元。”
授粉工具的选择关乎顾客的购买体验感。大部分肉锥开花时,花朵很小,又细又有韧性的头发就成为最合适的授粉工具。“很多玩家随手拔下自己一根头发就授粉,大家开玩笑‘头发少的干不了我们这行’。”周浩是个有心人,他找到一种特制的硅胶棒,头发粗细,比头发略硬一点,作为最适合的授粉工具。
也许就是这种特质,让周浩生意越做越好,成为国内有名的肉锥培育大户,让七秒农业成为国内众多苗圃的发货基地。
他怎么赚钱?
24岁的周浩不仅“花龄”有十多年,更令人惊叹的是,他的“商龄”也有十多年。
“七秒”的故事要从养鱼说起。周浩小学时期养鱼之余,还繁殖鱼。“孔雀鱼是卵胎生,较好繁殖,我就买回家繁殖,再卖给鱼贩子,每条一元,他们以三四倍价格卖出。”
父母担心周浩“玩物丧志”,禁止他再养鱼。“当时夜市流行景天科的多肉盆栽,我把卖鱼攒的钱都买了景天。”
这才是真正的“一发不可收拾”。周浩有个相册从2014年开始记录他的“多肉萌物”,到现在都没间断过。
“那时我在多肉植物App上分享叶插苗,短短时间赚了一万多元,后来投资条纹十二卷亏了,那时我才意识到多肉生意风险很高。”周浩回忆。
这时,生石花突然火起来了。“我当时还小,就想着索性再赌一把,把仅剩的3000元都用来买生石花种子。”
几元钱一粒的种子买回来播种,一年后能卖几十元一株。那两年,周浩从生石花上赚了约10万元。上高中后,社区团购兴起。“我更看好肉锥,就在社区团购上卖,越卖越多,很快手里就攒了30万元。”
市场大了之后,周浩想培育更高端的肉锥。“高端种子一粒几千元,我把积蓄全投进去。”再一次“梭哈”(棋牌游戏中的名词,指将所有筹码全部押上),回报也格外丰厚。2022年,周浩需要更大的空间施展,他拿出300万元准备打造多肉培育基地。“直到这时,爸妈才相信我,开始接受我的职业。”
一次更大的“豪赌”发生在2023年,“七秒”也因此在行业内名声大噪。那时国内仍流行种子交易,种子的成长需要时间,而过去的经历告诉周浩,市场热度转瞬即逝。
等不了!怎么办?周浩在了解成株入关的过程和手续后,拿出所有家当,从泰国一次性买入50万株肉锥。这一决策,让七秒农业当年销售额高达1150万元。
“记得从小我爸就跟我说,宁做一分钱的老板,不做一块钱的伙计。”周浩的创业路,看起来是一次次大胆的“梭哈”,实则是对市场变化的敏锐捕捉。
近年来,花卉产业逐渐成为盐都农业增效、农民增收的特色产业之一。“全区花卉种植面积约4000亩,蝴蝶兰、玫瑰等为主要品种,产品覆盖本地及上海、北京、广东等国内市场,高档蝴蝶兰还出口日本、韩国等国家和地区。”盐都区果蔬园艺技术指导站孙传文介绍。
农业特色产业的发展,使青年在农村创业的道路上“一路生花”,也使这份扎根土地的事业,开出跨越山海的花。
来源:射阳市民