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护“心”使者】慢性心力衰竭,就像身体的“水泵”渐渐乏力

B站影视 内地电影 2025-08-25 18:11 1

摘要:我们的心脏,就像一台不知疲倦的“水泵”,日夜不停地将富含氧气和养分的血液泵送到全身,同时将代谢后的血液回抽,完成循环。慢性心力衰竭(Chronic Heart Failure, CHF),简称“慢性心衰”,是指这台“水泵”因各种原因变得“乏力”,无法有效地将血

我们的心脏,就像一台不知疲倦的“水泵”,日夜不停地将富含氧气和养分的血液泵送到全身,同时将代谢后的血液回抽,完成循环。慢性心力衰竭(Chronic Heart Failure, CHF),简称“慢性心衰”,是指这台“水泵”因各种原因变得“乏力”,无法有效地将血液泵出,从而无法满足身体日常需求的一种复杂临床综合征。

它不是一个独立的疾病,而是各种心脏疾病发展到终末阶段的共同表现。理解它,对于预防和管理至关重要。

一、心脏怎么了?——“水泵”出了什么问题

我们可以把心脏想象成一个有四个房间(两个心房、两个心室)的泵。心衰时,主要问题出在主要的泵血腔室——心室,通常表现为两种形式:

射血分数降低的心衰(HFrEF):俗称“收缩性心衰”。心室肌肉收缩无力,泵出去的血量(即“射血分数”)明显减少。好比一个弹性变差的气球,无法有力地挤出里面的水。

射血分数保留的心衰(HFpEF):俗称“舒张性心衰”。心室肌肉变得僵硬,放松能力差,导致回心血量不足,虽然泵血比例看似正常,但总的泵血量依然不够。就像一个硬邦邦的盒子,无法充分扩张来吸入足够的水。

二、为什么会发生心衰?——寻找“元凶”

几乎所有的心血管疾病最终都可能引发心衰,主要“元凶”包括:

冠心病:这是最常见的病因。给心脏供血的冠状动脉堵塞,导致心肌长期缺血、缺氧,最终功能受损。

心肌病:原发性心肌病变,如扩张型心肌病,导致心脏扩大、收缩无力。

高血压:长期高压状态,心脏需要更费力地泵血,导致心肌代偿性肥厚,最终失代偿而衰竭。

心脏瓣膜病:瓣膜如同心脏的“门”,如果关不严(关闭不全)或打不开(狭窄),都会增加心脏负担。

心律失常:长期过快或过慢的心跳,都会影响心脏的泵血效率。

其他:如先天性心脏病、心肌炎、糖尿病、肥胖等也是重要风险因素。

三、身体发出的“警报”——心衰的常见症状

心衰的症状是逐渐出现的,初期可能不明显,容易被忽视。典型症状包括:

呼吸困难(气短):这是最典型的症状。

劳力性呼吸困难:一开始可能是上楼、快走时感到气促。

夜间阵发性呼吸困难:平躺时肺部积液增多,迫使患者半夜憋醒,需要坐起来才能缓解。

端坐呼吸:严重时无法平卧,需要垫高枕头或坐着睡觉。

乏力与疲劳:由于心脏泵血减少,肌肉和大脑供血不足,患者会感到异常疲倦、精力不济。

双下肢水肿:最常见的是脚踝、小腿一按一个坑。

体重增加:短期内体重快速上升,是体液潴留的敏感信号。

腹胀、食欲不振:液体可能积聚在腹部,影响消化功能。

持续咳嗽、咳粉红色泡沫痰:液体渗入肺泡所致,是急性心衰发作的危重表现。

四、如何诊断与管理?——与“心”同行

如果出现上述症状,应及时就医。医生会通过心电图、心脏超声(明确心脏结构和功能)、血液检查(如BNP/NT-proBNP指标)等来综合诊断。

慢性心衰虽无法“治愈”,但完全可以通过科学管理实现有效控制,显著提高生活质量和延长寿命。管理心衰是一场“持久战”,需要医患共同努力:

1.药物治疗(基石)

现代心衰药物治疗已经非常成熟,通常需要联合用药。常用药物包括:

“金三角”或“新四联”方案:ACEI/ARB/ARNI(普利/沙坦/沙库巴曲缬沙坦)、β受体阻滞剂(洛尔类)、SGLT2抑制剂(列净类)、醛固酮受体拮抗剂。它们能改善心脏重构、减轻负荷、降低死亡率。

利尿剂:快速排出多余水分,缓解水肿和气短,是“治标”的关键。

切记:绝对不可自行停药或增减药量!

2.生活方式干预(保障)

限盐(

限水:严重心衰者需严格记录每日液体出入量。

监测体重:每日清晨排尿后、早餐前称重。如果3天内体重增加超过2公斤,提示体液增多,需警惕。

合理运动:在病情稳定期,应在医生指导下进行适度康复运动(如散步),避免绝对卧床。

健康饮食:营养均衡,少油腻。

戒酒戒烟。

3.器械与手术

对于部分患者,可能需采用心脏再同步化治疗(CRT)、植入式心律转复除颤器(ICD)或甚至心脏移植。

如果您或您的家人有相关风险或症状,请务必重视起来,尽早咨询心血管专科医生,制定个性化的治疗方案,与您的“心”和平共处。

稿件报送、一审:南倩(心血管病科)

二审:康靖恺、张立松、李佳明(宣传科)

三审:牛猛(宣传科)

衡中医广〔2024〕第11-01-08号

来源:京津冀消息通

相关推荐