范曾《巴峡猿啼》

B站影视 欧美电影 2025-08-25 17:11 2

摘要:范曾(1938.7.5—),字十翼,别署抱冲斋主,中国当代书画家,现为南开大学终身教授、终身校董、文史两院博士生导师,中国艺术研究院终身研究员、博士生导师,中国国家博物馆书画院名誉院长,中国民主同盟杰出盟员、联合国教科文组织多元文化特别顾问,中国网中华文化国际

范曾(1938.7.5—),字十翼,别署抱冲斋主,中国当代书画家,现为南开大学终身教授、终身校董、文史两院博士生导师,中国艺术研究院终身研究员、博士生导师,中国国家博物馆书画院名誉院长,中国民主同盟杰出盟员、联合国教科文组织多元文化特别顾问,中国网中华文化国际传播顾问和交流大使,北京大学、山东大学、国防大学、南通大学等15所高校的讲席或终身教授,英国格拉斯哥大学、加拿大阿尔伯塔大学荣誉文学博士。画册文论皆著作等身,共出版200余部,被美、英、法、德、意、韩、日、阿拉伯等多国文字翻译发行。提倡“回归古典、回归自然”,身体力行“以诗为魂、以书为骨”的美学原则,对中国文人画的发展有所贡献,(此藏品为刘先生收藏)

范曾以其对于简笔泼墨人物绘画复兴与开拓所做的贡献,成为当代中国简笔泼墨人物绘画艺术的一位重要代表。范曾简笔泼墨人物绘画具有独特鲜明的艺术风格。于工笔、写意两科均有精研,范曾的简笔泼墨人物艺术已经超出绘画本身,在文化层面上有更多的价值承载。

范曾的人物画题材,主要集中在历史人物和现代名人,尤其是在历史圣贤的形象塑造上独树一帜。数十年来,范曾以他独特的艺术创作手法,将线描与泼墨相结合,为中国画开辟了一片波澜壮阔、气象宏大的水墨人物画世界。

‌猿啼在中国传统文化中象征哀婉、孤寂或思归‌,范曾此画延续了这一文人传统:郦道元《三峡》记载“巴东三峡巫峡长,猿鸣三声泪沾裳”,猿声被视为凄凉情感的载体‌。

杜甫《秋兴》中“听猿实下三声泪”、李白《清溪行》“向晚猩猩啼,空悲远游子”等,均以猿啼寄托家国之思或漂泊之痛‌。范曾通过笔墨重构巴峡猿啼场景,‌以线条的韵律感传递哀婉而空灵的文人情怀‌,呼应古典诗词的审美范式‌。

范曾作画主张用石涛“一画论”之精义,力追天籁之境,精于白描尤擅简笔写意人物。识者谓其:气韵生动,神采飞扬,精湛娴熟,笔力遒劲,线条简括,形象逼真。在中国画中,人物画科最难,而简笔人物尤为不易。范曾却以写意人物著称,其个性之强, 面目之新,格调之高,为世人赏慕,名闻遐迩。范曾尤为偏爱取材于历史、典故或传说中,对这些题材的再创作实际也折射出作者本 人对文史人物精神操守的理解和内心的情感寄托。

从艺术价值的角度来看,范曾的作品无疑是中国传统书画艺术的瑰宝。他的绘画技巧炉火纯青,无论是笔墨的运用还是色彩的搭配,都达到了登峰造极的境界。更重要的是,他的作品不仅技艺精湛,更蕴含着深厚的文化底蕴。

每一幅作品都仿佛是一个历史的见证者,记录着中华民族的沧桑巨变和文化传承。同时,范曾的作品还具有很高的创新性。他在继承传统的基础上,不断推陈出新,形成了自己独特的艺术风格。这种创新精神不仅让他的作品在艺术界独树一帜,更让他在市场上赢得了极高的声誉和地位。

当然,艺术价值只是范曾作品价值的一部分。在市场价值方面,他的作品同样不容小觑。在艺术市场上,范曾的作品一直备受追捧。他的作品不仅价格高昂,而且市场流通性极好,成为了众多收藏家和投资者的心头好。

来源:天道酬勤

相关推荐