摘要:近几年戴眼镜的娃越来越多?不只是小孩,大人也不放过。手机、电脑、平板,眼睛一睁就在“上班”,一闭才“下线”。
近几年戴眼镜的娃越来越多?不只是小孩,大人也不放过。手机、电脑、平板,眼睛一睁就在“上班”,一闭才“下线”。
很多人老早就听过一句话:“眼睛一旦近视,只能靠眼镜撑着。”但真是这样吗?有没有什么方法,能让眼睛缓口气?甚至——恢复一点视力?这时候,“奇穴”这两个字就闪亮登场了。
咱们今天说的不是神神叨叨的玄学,而是实打实的中医里的穴位。有那么几个位置,说它是“视力的开关”都不过分,结果大部分人根本不知道它们的存在,更别提用对了。
你说可惜不可惜?眼睛天天累得跟加班狗一样,结果“保健按钮”就在脸上,居然没人按。
今天这篇文章,就来把这些“奇穴”交代个明明白白,顺带聊聊怎么让眼睛喘口气,不再整天“滴滴滴地报警”。
先说重点的——睛明穴。这名字听着就跟眼睛有关系,位置也好找,就在内眼角稍微靠鼻梁的位置。你拿手指轻轻按一按,有点酸胀感那就对了。
这个地方是眼部血液循环的“交通枢纽”,你用指腹轻揉它个1到2分钟,眼睛能明显觉得轻松。有人说,这不是心理作用吗?不是。
眼肌疲劳这回事,本质上就是眼部血流不足、酸胀胀的肌肉在抗议。而睛明穴,正好卡在这条“抗议路线”上。
再来一个低调的狠角色:太阳穴。别以为它只是“头疼时按一按”的地方,它其实是调节眼压的关键点之一。现代人用眼过多,眼压升高成了普遍现象。
高眼压不解决,时间久了可能会发展成青光眼,视力就不是模糊了,是直接“黑屏”。
太阳穴别光拿来解压,用双手拇指打圈地按揉,每次2分钟,每天2到3次,对缓解视疲劳、预防高眼压都有好处。
还有一个特别冷门但非常关键的穴位叫攒竹穴。
这个名字听着像啥仙人掌,但其实它就在眉头的内侧凹陷处。你用食指按下去稍微有点疼,就说明找对了。
这个穴位特别适合那种“眉心发紧、眼睛酸胀”的状态,有点像眼睛在喊:“我不行了,给我充电!”按揉攒竹穴,就像给眼睛接了个小充电宝。顺带还能缓解额头紧绷,一箭双雕。
从中医角度讲,这些穴位的功效其实离不开一个词:肝开窍于目。
啥意思呢?简单说,肝的状态直接影响眼睛。你熬夜、发火、吃太油,肝火就上来了,眼睛就开始红、干、涩,甚至胀痛。
所以那种“刚打完王者一晚上,第二天眼睛就冒火”的感觉,其实是内火作怪。这时候除了按穴位,别忘了给肝也松松绑。怎么松?少熬夜、多喝水、别老上火发飙。
除了肝,还有一个老被忽略的角色——脾胃。中医讲“脾为生化之源”,你吃进去的营养,要靠脾胃运化才能变成眼睛能用的“燃料”。
不少人天天啃炸鸡、喝奶茶,结果眼睛干涩、视力下降,怎么按穴位也没用。这不是方法没用,是你后勤没搞好。
眼睛是用精细能源的“精密仪器”,不是随便加点汽油就能跑的老摩托。眼睛保健第一步,先把饮食管住。
有些人问:“那我天天按穴位,是不是能把近视按回去?”这个问题要说清楚。近视一旦形成,特别是那种轴性近视(眼轴变长),是结构性改变,不能完全逆转。
但在早期,比如还没定型的假性近视,或者近视度数还不高的青少年,通过按摩、调节用眼习惯,是可以延缓发展甚至有一定程度改善的
而成年人,即便不能完全恢复,也能让眼睛更舒服,不再天天干涩疲劳。
说到这,有人就想试了。但也别太猛。按摩穴位不是“搞装修”,不是越用力越好。太猛了反而容易刺激过度,导致皮肤红肿、甚至头晕。
正确的方式应该是:用指腹轻轻按揉,每个穴位1到2分钟,感觉微酸微胀即可。次数也别太频繁,通常每天2到3次就够,别当成“眼部健身房”天天狂练。
除了穴位按摩,还有一招特别容易做、但很多人忽略的,那就是——远眺。眼睛就像相机镜头,老是盯着近处,焦距就定死了。你不让它看看远方,它就“僵”住了。
现在很多人一整天眼睛活动范围只有30厘米以内,从手机跳到电脑,再从电脑跳到锅铲,眼睛都快变成蜗牛眼了。
建议每天抽空看看窗外,特别是绿色植物、远山、天空这类视觉“绿洲”,哪怕5分钟,也能缓解睫状肌紧张。
还有一个小动作很实用,但大部分人没听过:眼球操。不是翻白眼那种,而是闭眼后轻轻上下左右转动眼球,每个方向5到10次,这样可以锻炼眼部肌肉,防止僵化。
尤其是办公室族、长期盯屏幕的朋友,眼球操就像给眼睛做拉伸运动,越坚持越“灵活”。
说到这儿,不得不提一个让人哭笑不得的现象:很多人天天追着买护眼灯、蓝光滤镜、眼药水,结果穴位就在脸上,根本不动。就像你天天抱怨手机没电,却懒得插个充电线。
说白了,自我调节才是眼睛保健的王牌,别把希望全寄托在工具和药水上。护眼灯能护五分钟,护不了你一整天玩手机的命。
穴位按摩不是“救命稻草”,它是一个辅助调节的好方法。你要真想让眼睛舒服点,还是得从整体生活方式下手。
规律作息、控制用眼时间、注意饮食、学会放松,这些才是根本。穴位只是补充,不是“全能键”。
再补充几个容易忽略但很重要的“眼睛杀手”:第一个,干眼症。
很多人觉得眼干就点眼药水,结果反而越点越干。
其实很多眼药水里含有防腐剂,长期使用会破坏泪膜。第二个,蓝光暴露。睡前刷手机、躺着看剧,蓝光直穿眼底,时间久了对黄斑区伤害很大。
第三个,隐性斜视。这种情况不容易察觉,但会导致眼睛疲劳、视线不稳,需要专业检查。
说到底,眼睛不是机器,它也有脾气、有情绪。你对它好一点,它就能撑你多看几年世界。别等看不清了,才想起来护它。
穴位就在那儿,不用花钱、不用排队、不用吃药,按一按,眼睛真的会感激你。
那你平时会按摩这些“奇穴”吗?你有没有什么护眼小妙招?留言区见,咱们互相交流一下经验!
参考文献:
1. 张大宁.中医眼科临床指南[M].中国中医药出版社,2018.
2. 中国中医科学院中医临床基础医学研究所.经络腧穴学[M].人民卫生出版社,2020.
来源:急救健康通