摘要:8月17日,随着首都医科大学附属北京同仁医院副院长魏文斌教授率志愿医疗队离开山南市,为期七天的2025“光辉视界”西藏公益行画上圆满句号。本次公益行深入昌都、拉萨、山南三地四家医院,完成示范带教手术80例,培训当地医生百余人次,将首都优质眼科资源再次精准输送到
8月17日,随着首都医科大学附属北京同仁医院副院长魏文斌教授率志愿医疗队离开山南市,为期七天的2025“光辉视界”西藏公益行画上圆满句号。本次公益行深入昌都、拉萨、山南三地四家医院,完成示范带教手术80例,培训当地医生百余人次,将首都优质眼科资源再次精准输送到雪域高原。
8月11日至17日,医疗队依次进驻昌都市藏医院、西藏自治区藏医院、拉萨市人民医院和山南爱尔眼科医院。每到一地,专家团均开展学科建设座谈、疑难病例会诊、技术规范培训和公益手术示范,并捐赠价值数万元的专业书籍、耗材和药品。昌都市市长罗庆伍、拉萨市人民医院党委副书记张宁、山南爱尔眼科医院院长董光明等地方党政及医院负责人出席相关活动,对北京同仁医院连续九年的帮扶表示感谢。
统计显示,本次公益行共完成白内障复明示范带教手术60例,其中三四级硬核超八成;完成复杂玻璃体联合视网膜手术20例。尤为引人关注的是,8月14日,北京同仁医院眼外伤科王聪主任在拉萨市人民医院成功实施藏区首例“复杂人工晶体悬吊联合瞳孔成型术”,填补了当地技术空白。现场观摩的藏区医生表示,手术步骤的精细化演示让他们对二次晶体植入的难点有了直观认识。
为真正留下技术火种,医疗队在三地分别举办“眼科技术规范培训班”,采取线下集中授课与线上同步直播相结合的模式。魏文斌教授以《小眼睛大健康——人工智能助力眼健康与慢病管理》为题,介绍AI在高原眼病早筛中的应用前景;史翔宇、黄瑶、王聪等专家围绕黄斑疾病、糖尿病视网膜病变、晶体异常处理等主题授课,并手把手指导激光实操。当地120余名眼科医生参训,不少学员课后围着专家拷贝课件、预约远程指导。
“在家门口就能看到北京大专家,过去想都不敢想。”在山南爱尔眼科医院,一位靠盲杖前来就诊的患者激动地说。活动期间,魏文斌等四位教授累计为200余名疑难眼病患者会诊,重点聚焦高血压、高血脂引起的视网膜血管阻塞等高原常见病,现场制定个体化诊疗方案,并对需转诊的患者建立绿色随访通道。
8月16日,西藏自治区藏医院门诊楼前,前来参加义诊的群众排成长龙。自治区卫健委副主任张耕坛在活动中深情回顾:十年前,藏医院眼科仅有1名医生,如今已发展为40余人的团队,并挂牌自治区眼科中心。“明年你们还来吗?”面对藏族同胞的殷切询问,魏文斌回答:“只要身体允许,我们年年都来!”
澜沧江畔的掌声、雪域高原的哈达、术后患者重见光明的笑容,共同汇聚成2025“光辉视界”西藏公益行最温暖的注脚。(中国日报西藏记者站 达穷)
来源:中国日报网