摘要:有个小姑娘写《自画像》作文,正经内容不写,在纸中间画了个自认为美美的自画像,周围就写了几句“我最漂亮”“眼睛像星星”这种话。
教育孩子真是个技术活,80后90后家长自己从小挨批评长大,现在有了娃就拼命夸,结果一不小心夸出问题了。
有个小姑娘写《自画像》作文,正经内容不写,在纸中间画了个自认为美美的自画像,周围就写了几句“我最漂亮”“眼睛像星星”这种话。
老师直接给打了个大零蛋,还批了六个字:“自恋,撕了重写!”这下可捅马蜂窝了,小姑娘不但不觉得自己有错,反而认定老师是嫉妒她长得好看。
事情发生在一个语文老师留作文之后,作文题目叫《自画像》,女生没有好好写作文,而是直接上了美术课,画了一个小美女在上面。
老师自然不允许,让学生撕了重写,结果被学生认为,是老师嫉妒她长得好看。说到底就是家长表扬过了头,把自信喂成了自恋。
这些孩子整天被“宝贝真棒”“你是最聪明的”包围着,慢慢就真觉得自己天下第一,听不进半点批评。
就像那个交画代替作文的小姑娘,她压根没想过作文有字数要求、要扣题这些基本规矩,只觉得自己的创作特别有创意。
其实小学作文评分是有硬性标准的,光是画个画再写两句话,就算画得比达芬奇还好也照样不及格。
真正要写好作文得从基础抓起:一年级先把句子写通顺,二年级学写段落,三年级才正式接触整篇作文。
写作文这事让不少学生头疼,明明憋了一肚子话,落到纸上就变成干巴巴的几句。其实写好作文不像造火箭那么难,只要掌握几个关键窍门,谁都能写出像样的文章。
先说最要紧的,别老想着憋大招,从把话说利索开始练。小学老师最清楚,很多孩子连"今天妈妈带我去公园玩得很开心"这种基本句都写不顺,就急着堆砌"阳光明媚""万里无云"这种套话。
好比盖房子,砖头都没砌整齐就想着雕花,肯定要塌。每天坚持写三五句大白话日记,比每周硬凑一篇华丽作文管用得多。
攒素材这事得像松鼠囤松果,平时得多留心。随身带个小本子,看到公交车上吵架的情侣、菜市场砍价的大妈、甚至家里猫追自己尾巴的蠢样,赶紧记两笔。
文章骨架要撑起来,最简单的就是"总-分-总"结构。开头别玩深沉,直接亮牌:"我最佩服的人不是明星而是楼下修车师傅""如果时间能倒流我最想改的不是考试分数而是对奶奶说的那句话"。
中间用两三件事撑场面,每件事配个细节,比如修车师傅怎么用生锈的钳子变魔术般修好变速器,奶奶听到伤人的话时如何默默把炒鸡蛋全夹进你碗里。
结尾不用非要升华到"感动中国",就写现在路过修车摊总会多看两眼,或者闻到炒鸡蛋味道时喉咙发紧的真实感受。
辞藻修饰得像做菜撒盐,少则无味多则齁人。但同一个意思换个说法就出彩:别写"我很高兴",试试"嘴角自个儿往上翘",别写"院子很破",改成"野草从地砖缝里叉出腰来"。
这些不是靠背成语词典,而是多读闲书——金庸写郭靖练功"笨手笨脚像狗熊耍竹竿",比多少华丽辞藻都传神。
改作文要比写更狠心。好文章都是改出来的,鲁迅那种大文豪写几百字还要改两三遍呢。但别写完立刻改,放半天再看,问题自己会跳出来。
来源:伊伊聊科普一点号