摘要:1929年深秋,一位日本男子背着沉重的木质相机,沿着泥泞的山道走进了安徽黄山,他叫“田中耕作”,自称是“植物学家”。
1929年深秋,一位日本男子背着沉重的木质相机,沿着泥泞的山道走进了安徽黄山,他叫“田中耕作”,自称是“植物学家”。
然而令人想不到的是,他并没有随意拍风景照,而是在笔记本上密密麻麻标注着山道走向、关隘位置,并且镜头对准的除了奇松怪石,更多是山间的寺庙与僧侣。
直到数十年后,这批藏于日本外务省档案中的照片被公开,人们才惊觉:原来这竟是日本间谍对黄山的一次秘密“测绘式拍摄”。
而更让人诧异的,是彼时日本人镜头下黄山的模样——那时云雾间只有僧侣清扫石阶,古刹檐角下不见半个游客,与如今摩肩接踵的景象判若两个世界。
众所周知,1929年的中国,正处在一片动荡之中。
虽然北伐战争刚结束不久,但南京国民政府嚷嚷着要统一全国,因此仍需应对地方军阀的暗流以及经济凋敝的困局。
而彼时黄山所在的皖南地区,更是因山路崎岖、信息闭塞,成了外界眼中的“秘境”。
但谁也未曾想到,第一个用镜头系统记录黄山的,竟是带着特殊任务的日本间谍。
据悉,从甲午战争至“九一八”事变期间,为大量获取中国情报,日本在华设立了不少收集情报的研究机构。譬如“亚细亚写真大观社”,就是当年主要的影像采集拍摄机构之一。
田中耕作,是日本陆军参谋本部派往中国的“嘱托”(即非正式间谍)。他的任务是搜集皖南地区的地理信息,为日军未来可能的行动做准备。
根据档案显示,这个田中耕作从上海出发,经杭州、徽州府(今歙县)辗转至黄山,对外宣称“考察华东植物分布”。
可是如今我们看到的照片里,没有几张涉及植物,几乎全是黄山的寺庙、山道与僧侣生活。
显而易见,这些看似“无关紧要”的画面,其实暗藏藏着他对黄山交通、人文环境的细致观察。
据日本外务省档案记载,1927-1931年间,日本共派遣了127名“嘱托”前往中国各地,以“学者”“商人”为掩护,搜集地理、资源信息。
而黄山因所在的皖南地区,盛产茶叶、木材,且地处皖浙赣三省交界,战略位置重要,就成了日本人重点考察区域。
田中在报告中写道:“黄山周围山林茂密,可藏匿千人;山间溪流常年不涸,可作水源。若需在此地行动,寺庙可作为临时据点。”
其实从事实来讲,当时的黄山,确实尚未有“旅游景区”的概念。
1927年,国民政府成立了“黄山建设筹备处”,计划修建公路、客栈与观景台,但因经费被挪用(部分款项被用于军阀混战),最终只修了从汤口镇到云谷寺的一段石板路。
当时田中在照片里拍下了这段路:宽不足两米,路面铺着不规则的石块,两侧长满杂草,偶尔能看到山民留下的马蹄印。
那么,就在当时,如果普通人要想登山,就需自带干粮、雇当地山民引路,而且往返至少需一个星期。
而如此不便的条件,也让黄山成了真正的“修行之所”,而非“游览之地”。
据民国《歙县志》记载,1929年的黄山共有大小寺庙36座,僧人近200人。
而田中也在日记中写道:“山中有寺,寺中有茶。僧人见客至,必煮茶相迎,不问来处。”
他或许未曾想到,自己笔下的“寻常记录”,成了如今研究民国黄山佛教的珍贵资料。
而彼时的黄山僧侣,其实并非全靠香火度日,他们大多过着“农禅并重”的生活:在寺庙周围开垦梯田种茶,在山间采摘药材,甚至会编织竹器。
田中写道:
“僧人居山,如农夫般劳作,每日寅时起,诵经后便下地,日落而息。”
1929年12月,黄山下起了鹅毛大雪,白雪覆盖了寺庙的屋顶与石阶,一位老僧正手持扫帚清扫山门处的积雪。
田中在文殊院定格了一瞬间,从照片中能看到寺庙的木质结构已有些陈旧,檐角的铜铃上挂着冰凌。
只不过可惜的是,这座始建于明代的古刹,在1938年被日军轰炸波及,部分建筑损毁,而田中拍摄的这张照片,却成了它完整时的唯一影像。
值得一提的是,其实田中照片里“不见游客”的景象,并非偶然,而是1929年黄山真实处境的写照。
那时的中国非常动荡,人们压根就没有“旅游”的概念,就算有,也是极少数人的奢侈行为,而黄山的交通条件,更是将绝大多数人挡在了山外。
直到1934年,摄影家郎静山拍摄的黄山照片在上海展出,黄山的美景才逐渐被国人知晓。
所以说1929年的黄山,对大多数人而言,仍只是“地方志里的一座山”,而这种“与世隔绝”的状态,也让黄山也成了当时“僧侣的专属领地”。
后来全面抗战爆发,黄山又成了新四军的活动区域之一。虽然日军曾多次试图进山“清剿”,却因不熟悉地形而屡屡受挫—。
由此可见,就算1929年田中留下了“测绘记录”,但并未真正解开黄山的“地形密码”。而那些曾在田中镜头里清扫石阶的僧侣也随着时局有了不同的命运浮沉。
尽管1929年的黄山,是被时代遗忘的角落,却也因此保留了最本真的模样。
原本日本间谍的镜头是为了军事目的,却意外为我们留下了一段“僧侣与古刹”的温柔往事。
如今,当我们在黄山的人群中穿梭时,是否也会想起:百年前,这里曾只有云雾、古刹与扫雪的老僧,那样的安静,是黄山再也回不去的旧时光。
值得一提的是,如今黄山已成为世界文化与自然双遗产,根据2023年接待游客统计,已经超300万人次,这与1929年“全年不足20人”的景象形成天壤之别。
来源:史影图鉴