摘要:让大家最为感动的是,身为四川省绵阳市公安局刑侦支队一大队教导员、“绵阳公安反拐团圆胡祥雨工作室”的发起人,胡祥雨不只负责打拐寻亲,更一直致力于寻亲成功后的“最后一公里”,让一场场孤身跋涉变成了双向奔赴。
2025年春天,“寻亲达人”胡祥雨与他收到的半操场锦旗火爆全网,网友们亲切地称他“打拐英雄”“有温度的胡叔叔”。
让大家最为感动的是,身为四川省绵阳市公安局刑侦支队一大队教导员、“绵阳公安反拐团圆胡祥雨工作室”的发起人,胡祥雨不只负责打拐寻亲,更一直致力于寻亲成功后的“最后一公里”,让一场场孤身跋涉变成了双向奔赴。
38年后与被拐儿子重逢,卢凤霞放声大哭
01
找到并不意味着结束
“我只要不睡觉,就在想我的儿子……”近日,央视总台法制频道《热线12》栏目播出的《我要找到我的爸爸妈妈》中,冉素素老泪纵横地诉说着对小儿子李玉龙的思念。
1991年,因小儿子被人偷抱走,甘肃省定西市的冉素素和丈夫痛不欲生。苦于报警后寻找无果,丈夫直至去世都没能见到孩子。近些年,年迈的冉素素越发思念小儿子。而河南省许昌市的宋子强多年来一直在寻找亲生父母。数月前,他慕名求助胡祥雨。胡祥雨通过祖源分析等技术,在甘肃警方的帮助下,帮他找到了亲生母亲冉素素。
帮助破碎的家庭团圆,胡祥雨由衷地高兴。但很多时候,找到并不意味着寻亲工作的结束。“很多孩子最初并不太愿意接纳亲生父母,想要身心都回家是一个漫长过程。”胡祥雨坦言,从事寻亲工作以来,他见到不少这样的案例,张立花便是其中一个。
1992年夏天,张立花带着两岁多的儿子张和超,从云南娘家乘坐火车返回山东的家。途中,她喝了陌生人送的一瓶水后不省人事。醒来后,张立花发现自己被卖到了重庆大山里,儿子早已不见踪影。
不久,张立花被公安机关解救,送回山东。公婆和丈夫都认为是她拐卖了儿子,张立花有口难辩。她将两个女儿交给家人照顾,踏上了漫漫寻子路。即使不幸患上尿毒症,她依然坚持挂着尿袋四处奔波。
2024年3月,胡祥雨接到了张立花的求助电话。他第一时间让她快递血样,经过仔细对比、寻找后,发现她的儿子是来自四川的曾明。了解到曾明彼时在甘肃打工,胡祥雨给他打电话,说出了他的身世。
谁知,曾明直接来了一句:“你脑壳(子)有问题吧?”胡祥雨担心找错人,又把分析结果重新做了一遍,发现没有问题。随后,胡祥雨和内江市打拐办的同志一道前往甘肃,找到曾明核实情况并做了亲子鉴定。见面后,曾明仍坚称胡祥雨找错了人。直到同在甘肃的养家姐姐亲口说出他是抱养的,曾明才相信了自己的身世。
为了劝说曾明尽早与张立花相认,胡祥雨当场拿出手机,让他看她的抖音账号。看到亲生母亲多年寻找自己的艰辛,曾明很感动。胡祥雨趁机告诉他,张立花病情严重,唯一的心愿就是在活着的时候能见儿子一面。可曾明难以接受这突如其来的现实,提出要“先缓一下”。胡祥雨理解他的心情,没有给他任何压力。
后来,胡祥雨了解到,曾明的养父母早年将超生的幼子寄养在亲戚家。后来,幼子不幸夭折,被拐卖的张和超走进了他们的世界。两个孩子年纪相仿,养父母对张和超视如己出,将他带回了家,并将其改名为曾明。村里人都以为张和超就是养父母家的孩子,曾明也从未怀疑过自己的身世。
回到绵阳后,胡祥雨经常联系曾明,让他了解母亲经历的诸多磨难。见曾明还在犹豫,胡祥雨主动联系曾明的妻子,告诉她张立花的不易和愿望,希望她支持丈夫认亲,并多做丈夫的思想工作。功夫不负有苦心人,4个月后,曾明决定认回亲生父母。
知道张立花家庭条件不好,胡祥雨通过与工作室合作的北京缘梦公益基金会,给她捐了5万元药费。认亲那天,张立花哭着感谢胡祥雨圆了她的梦。让胡祥雨欣慰的是,认亲后,张立花和儿子日渐亲密,身体状况和精神状态越来越好。
很多寻子的父母跟胡祥雨联系后,表示:“张立花都找到儿子了,还这么幸福,我们也要坚持找孩子。”这一成功案例让寻子的父母看到了希望,增强了信心,胡祥雨觉得自己所做的一切都值了。
认亲团圆活动结束,胡祥雨耐心回答寻亲家长的问题
02
接纳才是真正的团圆
2021年7月,在胡祥雨的提议下,绵阳市公安局牵头成立了“绵阳公安反拐团圆胡祥雨工作室”。在谈到工作室的名称时,胡祥雨解释道:“工作室重点突出团圆两个字,就是从以人为本的工作角度,完成寻亲的‘最后一公里’,帮助儿童、青少年尽快融入原生家庭;用我的名字只有一个目的,如果有寻亲家庭前来求助,直接找胡祥雨。”
2023年,山东青年赵秀军来到胡祥雨的工作室,请他帮忙寻找亲生父母。赵秀军罹患癌症,因需要从亲生父母的血液里提取造血干细胞来治病,养父母不得已说出他是买来的孩子,亲生父亲姓杜,是四川人。此后,赵秀军苦苦寻亲两年多,一无所获。
胡祥雨先让赵秀军采了血样,做了祖源分析,后来在成都郊区找到了其亲生父亲的家。遗憾的是,赵秀军的亲生父母早已离婚。再婚的母亲因种种原因不方便认他;杜父离婚后单身,由于毫无思想准备,也未能立即和赵秀军相认。
胡祥雨急了,他明白亲生父母的犹豫会让赵秀军伤心,更何况赵秀军的病情耽误不得。他多次打电话给杜父,晓之以理,动之以情,表示赵秀军正在和时间赛跑,劝杜父尽快认回儿子。
有一次通电话时,胡祥雨察觉到杜父欲言又止,猜测到他靠打工为生,手头不宽裕,可能担心自己在经济上不能给生病的儿子过多支持。胡祥雨随即打消了他的顾虑:“你们的儿子不需要你们给他多少钱,只是希望你们能救他一命。”人心都是肉长的,见胡祥雨和儿子非亲非故,尚且如此关爱儿子,杜父心底沉睡的父爱被唤醒,很快和赵秀军做了配型。
当然,不是所有人都愿意和胡祥雨做有效沟通。2021年,在女儿陪同下,米阿姨来求助胡祥雨,希望能找到1998年出生的儿子小米。小米6个月时被人抱走,米阿姨自此精神恍惚,多次去精神病院治疗。
后来,丈夫去世,米阿姨独自将女儿拉扯大。女儿成家后,米阿姨更加思念儿子。发病时,她经常在大街上拉着别的小男孩,说:“儿子,跟我回家。”身为一双儿女的父亲,胡祥雨潸然泪下,决定尽早帮米阿姨找到儿子。
不久,胡祥雨和同事们通过DNA比对,在河南警方的帮助下,确定了小米在河南省。胡祥雨满怀希望地给小米打了多次电话,小米要么敷衍地说:“哎呀,警官,你说这件事情我知道了啊。”要么无所谓地回应:“我知道自己的身世,但我不想认,现在过得挺好。”工作进展不顺利,胡祥雨开始了解小米的成长经历,试图寻找突破口。
经过多方了解,胡祥雨得知,由于养父母文化不高,对小米疏于管教,他自小调皮、爱闯祸,是个桀骜不驯的主儿。这样的孩子看似什么都无所谓,其实内心很缺爱,胡祥雨决定打持久战。即便小米爱搭不理,他仍坚持经常给他发信息、打电话,一点点做思想工作。
一年多后,胡祥雨好话说了几箩筐,小米还是无动于衷。为难中,胡祥雨想到传统书信比手机短信更能触动人心,就让小米的亲姐姐给他手写家信,诉说米阿姨对小米的思念,呼唤他早日回家。姐姐每写好一封信,胡祥雨就替她转交到小米手上,建议他“有空儿时慢慢消化一下”。
姐姐的一封封家书、胡祥雨的一句句劝慰,让小米的心一点点被融化。2024年7月,天津卫视准备做一档叫《重逢》的团圆节目,胡祥雨觉得这是个好时机,赶紧联系小米:“现在我们就给你一个公费认亲的机会,还可以去天津卫视录节目。”小米马上答应下来,米阿姨终于如愿。米阿姨紧紧抱着儿子的那一刻,胡祥雨很感谢自己的坚持,也很庆幸当初的选择。
03
有爱便能一路走下去
胡祥雨从事打拐工作缘于儿子不经意间说的一句话。2018年前后,由于在银行工作的妻子比较忙,每年暑假,胡祥雨便将上小学的儿子带到自己就职的绵阳市公安局刑侦支队警犬队。
有一次,儿子在看胡祥雨训练警犬时,说道:“爸爸,训练警犬虽然很好玩儿,但没有像电视剧里的警察那样破案子,感觉不像警察。”胡祥雨的心不平静了。他曾求学于中国刑警学院警犬技术专业,毕业后在警犬队工作。虽然专业很对口,但胡祥雨心中一直有个梦想,希望有一天可以从事侦查工作。
儿子的话点醒了胡祥雨。2019年,因他在原岗位工作的时间达到20年,可以向组织申请从事其他工作,胡祥雨选择转岗,担任负责重案侦查的刑侦支队一大队教导员。
其间,胡祥雨经常看央视的《等着我》栏目,每次都被节目里亲人团圆的场景打动,随即主动请缨负责打拐寻亲等工作。得益于和警犬相伴20年,胡祥雨在工作中更细心和耐心。转岗后不久,他就成功帮助一名寻亲女孩找到了亲生父母,由此更加坚定了他在这条道路上走下去的决心。
随着一个个离散家庭的团圆,越来越多的寻亲家庭找到了胡祥雨。胡祥雨来者不拒,每次都会立即着手处理,每天要回复一两百个电话或者微信。他明白,对于那些失散多年的亲人,早一天团圆,就能早一天收获幸福。
妻子知道胡祥雨热爱这份工作,也深知为人父母对孩子的爱,一直默默地支持他。最近几年,她因病调到了相对轻松的岗位,更多地担负起照顾家庭、接送孩子的重任,以便让丈夫有更多时间和精力放在工作上。
看多了寻亲家庭的悲欢离合,胡祥雨很珍惜一家人相处的幸福时光。每天晚上接儿子回家后,他都会陪着儿子聊聊当天的学习和生活,享受独属于他们的亲子时光。每次得知父亲帮寻亲家庭找到了孩子,儿子都会疯狂为他点赞:“老爸,你太厉害了,你就是我和妹妹心中的大英雄!”“看把你得意成啥样儿了!”看着儿子满脸都是对自己的崇拜之情,胡祥雨成就感满满。
2023年,因打拐寻亲工作成绩突出,胡祥雨荣立个人一等功。“那天,局里给妻子和两个孩子都送了鲜花、挂了绶带。娘儿仨笑得合不拢嘴,回家后对我一通猛夸,说我的工作特别有意义!”得到家人的肯定,胡祥雨干劲儿更足了。
胡祥雨和妻子儿女
几年来,胡祥雨先后帮助790名被拐失踪人员找到了家。更重要的是,他全程跟踪,帮助一个个破碎家庭实现了真正的团圆,彼此接纳,相处融洽。也因此,胡祥雨荣获“全国先进工作者”“全国维护妇女儿童权益先进个人”“四川省优秀共产党员”“四川好人”等称号。2025年1月,他被中央宣传部、公安部联合表彰为2024“最美基层民警”。
人生最难得的是重逢。胡祥雨说,警察不仅是执法者,更是服务者。未来,他将继续帮寻亲家庭圆梦,用真情和大爱成就最美的团圆。
来源:婚姻与家庭一点号