48岁男子每天定时喝水降肌酐,却患上尿毒症,主任:他犯了2个错误

B站影视 日本电影 2025-05-13 21:12 2

摘要:48岁的赵雷,是一名长期跑乡镇业务的销售代表。为了赶进度,他常年驾车八九个小时奔波,走路两三个小时,夏天高温下仍奔走不停,却从不主动补充水分、电解质,但常喝浓茶、咖啡提神,又习惯性的憋尿,白天忙碌应酬,晚上经常喝酒助眠,遇到头痛腰痛时,便自行服用布洛芬等止痛药

48岁的赵雷,是一名长期跑乡镇业务的销售代表。为了赶进度,他常年驾车八九个小时奔波,走路两三个小时,夏天高温下仍奔走不停,却从不主动补充水分、电解质,但常喝浓茶、咖啡提神,又习惯性的憋尿,白天忙碌应酬,晚上经常喝酒助眠,遇到头痛腰痛时,便自行服用布洛芬等止痛药,总觉得扛一扛能扛过去,直到再也扛不住。

2016年7月22日,赵雷连开了4个小时的车,一脚踩刹车停到路边休息时,却感觉到小腿下侧有点紧,起先还以为是坐久的原因,打开车门准备走动走动,又感觉到鞋子有点紧,低头一看,霎那间愣住了,原本有骨轮廓的脚面此时鼓胀得像塞了棉花,赵雷便又坐回到了座位上,抬脚看了看,脚踝肿胀的像灌了水,皮肤紧绷光滑,还隐隐有些反光赵雷用手指按了按,按下去了一个坑,而且并没有很快恢复。他摇摇头,自言自语:“可能昨晚火锅太咸,水没少喝。”

时间很快来到8月30日,赵雷早上醒来下床时,却觉得腿麻得像绑了两袋沙,试着起身,脚刚落地那一刻,整条小腿传来一种钝钝的胀痛,往前走了几步,觉得双腿像是灌了铅般沉重,走到饮水机边呼吸都变得粗重了,热汗从额间滑落,而腿部的胀痛感也随之加剧了,赵雷看着杯子里的水,莫名的生出了抵触,浅浅喝了一口,去到了几步远的沙发上坐下,然而这几步路,又像是有电流从脚底往上窜,赵雷感到麻、沉、闷,隐隐刺痛。

坐到沙发上,打算按摩腿部缓解,却看到脚背更鼓了,皮肤发亮,这令赵雷的心里一慌,下意识抬腿搭在另一只膝盖上,却发现脚踝竟弯不下来,像里面塞了异物。不过想到自己作为销售,除了常要开车,也经常性要走路,而且乡镇的一些路并不好走,赵雷以为是这方面的原因,决定在家好好休息两天。

让他引起警觉的是9月16日,赵雷走在乡镇小路时愈发的感到双腿沉重,沉重感更是蔓延到了膝盖以下,小腿绷得发硬,一动就抽着疼,赵雷实在没法再往前走,一屁股坐在了旁边的草堆上,发现小腿不知不觉间肿胀得连裤腿都提不上去,鞋子里也是紧绷绷的,脱鞋时都费了些时间,并且在脱掉鞋子后,一股热气蒸腾而出,脚背紧绷泛亮,连表皮都像被撑薄了,微微发光。

他坐着不动都能感到腿部发涨发麻,有点灼痛,心中冒出了阵阵恐慌,意识到这并非走路多的原因,才想着去医院看看,然而想要起身时,却发现双腿沉得已不受他控制,他上半身一动,双腿还停到原地,令他重重一摔,小腿皮肤更是被地上的碎石按出了一个个坑,赵雷惊慌不已,慌张的从口袋里拿出了手机,拨打了急救电话。

了解清楚他的症状情况后,医生安排他做了血液和尿液的相关检查,发现他的血肌酐明显升高至312 μmol/L,远超正常上限,尿素氮(BUN)达到15.8 mmol/L,提示肾功能急剧下降。尿常规显示蛋白尿(2+)、尿比重偏低,同时伴有管型和少量红细胞,提示肾小管受损。肾功能电解质检查中,钾略高,钠偏低,进一步支持了急性肾损伤的诊断。

医生非常严肃的告诉赵雷:“你长期服用非处方止痛药、频繁憋尿、饮水不足及高盐饮食,是造成肾血流减少及肾小管损伤的主要原因。”继而叮嘱道:“必须立即停用一切非必要药物,严格控制高蛋白高盐饮食,另外,要适当增加每日饮水量,尽量保持尿量,帮助代谢废物、降低肌酐水平,但要根据电解质监测情况调整,避免水中毒。”

赵雷十分清楚肾脏是人体的重要器官,并不敢心存侥幸,回去后就彻底改变了生活习惯,开始每天定时喝水,并将饮水控制在医生建议的范围内,不再口渴才喝,也不再频繁憋尿。止痛药一律停用,饮食方面戒掉了重咸重油,远离火锅和烧烤,改为清淡低盐餐,也没有再饮酒。

意外的转折发生在2017年9月8日,赵雷开车回到家中吃饭,本以为是因为天气炎热,食欲不振,勉强吃了两口,打算去洗澡,胃里却突然翻腾起来,一阵阵反酸也往上涌,迫使着他快步走到了洗手池边,呕出了刚刚吃下去的东西和胃酸,妻子见状,忙倒了杯温水过来让他压下反酸。

然而赵雷急匆匆喝了两口,反而让反酸变得更严重了,把黄绿色的胆汁都吐了出来,喉咙里一阵灼热,而赵雷吐完以后整个发虚,脸色灰白,舌根干苦,仰躺在沙发上,手抚摸着胃部,心中升起一缕不安,觉得胃里始终翻腾着一股浓重的异味,像氨水,又像铁锈,紧接着他又是一阵俯身呕吐,竟吐出了红色的血,把旁边的妻子都吓了一大跳,赶紧拨打了急救电话。

入院后经血液生化结果显示,赵雷的肌酐升高至792 μmol/L,尿素氮(BUN)达到28.5 mmol/L,提示肾小球滤过功能严重受损。血钾浓度升至6.1 mmol/L,存在高钾血症风险,CO₂结合力下降至16 mmol/L,反映出明显的代谢性酸中毒。尿常规中蛋白尿(3+)、尿比重明显下降,提示肾浓缩功能障碍。医生结合长期肌酐升高、尿毒症症状和影像学改变,确诊为慢性肾病进入尿毒症期,建议尽快建立透析通路,进行肾替代治疗。

看到这个检查结果,赵雷顿时如遭雷击,脸色更白了,颤抖着双手询问医生:“这怎么可能呢?不是说喝水能降肌酐吗?我天天都在喝水,饭都不敢多吃,而且每顿都吃得很清淡,又没有再喝过酒,一口都没有沾过,也停用了一切药物,怎么会这样?我到底做错了什么?”

医生连忙上前安抚他的情绪,同时也感到疑惑,适当增加饮水,是有助于扩充血容量、稀释血肌酐浓度,而赵雷又强调自己并没有过量饮水,控制在医生建议的范围内,也没有再憋过尿,病情又为何会恶化?为了找出病因,医生再次详细询问了赵雷的喝水、饮食和睡眠情况,从细枝末节中终于找到了真相。

医生都忍不住拍大腿,怒斥道:“简直是飞来横祸啊!虽然你控制饮水在医生建议的范围内,也没有再喝过酒,连浓茶、咖啡都没有再喝,但却在饮水时犯了2个错误,在临床上,很多想要靠喝水降肌酐的患者也都容易犯这2个错误,结果不仅没能将肌酐,还持续对肾脏造成了伤害,结果导致尿毒症的发生,靠透析度日啊……”

错误一:机械性大量饮水,忽略尿量与肾排水能力的匹配。


赵雷的肾功能处于进行性下降阶段,虽然早期还能维持一定的尿量,但随着肾小球滤过功能逐渐受损,水的排出能力明显下降。赵雷却仍按照早期的饮水模式,每天规律性摄入过量水分,超过肾脏可处理的负荷,导致水钠潴留加剧,加重心脏负担,诱发隐性心衰、肺部淤血,甚至影响电解质平衡。临床上这种“喝进去排不出”的状态,在早期可能仅表现为浮肿、乏力、胃口差,但长此以往,会促使肌酐进一步上升,形成恶性循环。

错误二:错误理解“清淡饮食”,未科学补充优质蛋白,造成营养不良与代谢负担交错。


赵雷以为“清淡”就意味着少吃、低盐、低油,甚至主动控制主食和蛋白质摄入,长时间只吃蔬菜粥、水煮面等低热量食物。结果导致体重下降、肌肉流失、营养状态变差。肾病患者在一定阶段需要限制蛋白质,但也需保证优质低量蛋白(如鸡蛋清、鱼肉)摄入,否则身体会动用自身蛋白质作为能量来源,分解代谢反而释放更多氮质废物,进一步加重肾脏负担,肌酐因此持续升高。

赵雷的情况,就是典型的“自以为遵医嘱,但偏离重点”的误区。他做到了不吃药、不喝酒、不浓茶,但饮水和饮食两个核心环节,表面积极,实则方法错误。肾病的管理,从来不是一两个“健康行为”的简单叠加,而是精准平衡、水、电解质、营养、代谢等多个系统的协调。

医生最后告诫他:“肾脏损伤不可逆,尿毒症阶段,靠喝水已经无法扭转趋势。现在最关键的是评估是否进入透析适应期,不能再拖。”赵雷坐在诊室里,手里的水杯还没放下,那清澈的液体,此刻却再也不是他想象中能“冲走毒素”的解药。

参考资料:

[1]韩培天,白雪娇,杜彬彬,等.血液透析滤过对肾功能不全冠心病患者对比剂致急性肾损伤的预防作用[J].疑难病杂志,2025,24(01):57-62.

[2]庞建萍,李少枝,伍惠玲.短期强化饮水联合水化对冠脉介入术后造影剂肾损伤的预防作用和护理方法评价[C]//四川省国际医学交流促进会.医学护理创新学术交流会论文集(智慧医学篇).佛山市中医院;,2024:320-323.DOI:10.26914/c.cnkihy.2024.049416.

[3]张雨,谷一冰,钱伟军.短期强化饮水对腹部增强CT后造影剂所致肾损伤的预防效果[J].西藏医药,2022,43(01):29-31.

(《48岁男子每天按时喝水降肌酐,却患上尿毒症,主任:他犯了2个错误》一文情节稍有润色虚构,如有雷同纯属巧合;图片均为网图,人名均为化名,配合叙事;原创文章,请勿转载抄袭)

来源:唐医生趣谈

相关推荐