摘要:如果你翻看中国近几百年的故事,会发现,不管政权怎么变,不管谁家坐了龙椅,分裂这事儿总让人睡不踏实。每到天下割据、动荡的时候,权力旁的人都跟攥紧刀杆子似的,琢磨着怎么让“九州”归一。这劲儿,像是骨子里刻着的信条。三国演义里说得明白——“分久必合,合久必分”,其实
中国,为何总是执着于“一统江山”?
欧洲,偏偏容不下一个“大家长”?
这事儿其实不只是地图上的事儿,是千百年来人性里的拧巴。
如果你翻看中国近几百年的故事,会发现,不管政权怎么变,不管谁家坐了龙椅,分裂这事儿总让人睡不踏实。每到天下割据、动荡的时候,权力旁的人都跟攥紧刀杆子似的,琢磨着怎么让“九州”归一。这劲儿,像是骨子里刻着的信条。三国演义里说得明白——“分久必合,合久必分”,其实合的念想,远不止是故事里的一句话。
很多电影里,蒋先生的一句“划江而治,将成为历史的罪人”,听着像带着威慑、又带着点无奈。中国人对“一家人”的执念,不光是在教科书里,也是价钱里、饭桌上、还有喝酒叹气时的口头禅。“我们不能散,不能乱”,这话多少带着祖宗的规矩——哪怕闹得天翻地覆,最后还是要圆到一块。你看看,每次有乱世,割据的军阀、土皇帝,嘴上说各自为政,心里早盘算着统一:那张地图,不画全,总觉着缺点什么。
而你再把镜头挪到欧洲。那些历史老师喜欢念叨:欧洲也有过皇帝,诺曼底、罗马、拿破仑,谁没想过“欧洲一家”?结果呢,顶多是几个王朝拼拼杀杀,或者教皇跟君主撕撕……最后还是棋盘上散落的小国旗。欧洲到底怎么了?明明山河阔、资源足,为啥总出不来一个大一统“帝国”?是不是人心不齐,还是这块土地本来就养不出“一家独大”的野心?
这要从“实力决定地盘”说起。你可能听得腻了,“真理只在大炮射程之内”。十九世纪英国,靠着蒸汽机把地球划分得乱七八糟,非洲、亚洲、美洲,都被用尺子划了。可你细看,英国再牛,也没把整个欧洲拿下。不只是因为邻居都不是等闲之辈,更多是:一动真刀,谁也吃不了谁,反倒满地鸡毛。这时科技哪怕逆天,也不够让一个人独吞一堆“老大”。
英国日不落帝国,霸着全球最多的土地,又怎样?几个世纪下来,殖民地丢得七零八落,还得缩到自家岛上喝下午茶。欧洲大陆,彼此间防备、竞争、拉帮结伙,一打就搅成一锅粥。就算大炮和火车铺满大陆,也照样各国各自为政。科技能叫你扩地盘,但做不了“黏合剂”——尤其在欧洲,铁蹄没能压服人心,江山没能合成“一张卷”。
中国这边,科技不进不退也罢,只要“家国一体”的思路还在,分分合合都拿它当归宿。外国势力挤进来能一时打破界限,但只要有机会,总有人觉着必须重新拼成大一统——从清末到民国,从军阀到共产党,这个圈,百年里转了不止一回。
那到底是什么在背后使劲?地理还是文化?说穿了,这事一点也不“玄”,咱老祖宗早就给出答案:大自然的脾气,决定了人怎么活,哪儿成集体、哪儿四散而居。
来聊聊四大文明,咱们中国、印度、埃及、巴比伦,这些地方全都靠着一条条大河活着。仔细琢磨,这些河流多是东西方向,黄河、长江、尼罗河、底格里斯、幼发拉底,无一例外。河流每年准点泛滥,农民讲究农时——一颗种子到处都管用,传播得快。你想象一下,都在同一纬度、同一气候里,靠着大河边种田,日子久了谁都知道怎么过节、啥时候播谷,连腊八粥都差不多。文化就是这么拧成一股绳的。
跑到中国来,南北饮食大不同,但气候、河流,能把民心拧到一块。江南水乡的细腻跟山东大汉的豪放,表面差别挺大,其实内里都认同着“这块地咱是家”。你要说贵州、云南“十里不同俗”,还真不假,但主流文化一脉相承。黄河长江把大家粘在一起,分了也盼着合。
可欧洲就没这么省事。那儿的地形割裂得厉害,多丘陵、多小河,平原零零星星,气候南北跨度大。东欧有大平原,但纬度一高,冷得要命,又爱跑来一帮游牧、海盗,种什么都难,养什么都不顺。你说农业吧,上游种麦子,下游种大豆,时不时还得抢地盘。分散多了,很难有一个共同的节奏,更谈不上形成“祖宗规矩”的统一文化。
欧洲历史,领主小国林立。谁也说不准,邻居明天是不是要闹分家。各家都有本地的习惯、语言、信仰,合到一头没动力,分散反倒舒服。土地上的割裂,养的人就是各自为王。
中国黑土地、华北、江南大平原,资源肥美。北有草原游牧来袭,西有高原屏障,但中原这块宝地,一旦被谁掌控了,基本就走上“富庶安定”,有吃有喝。农耕文明,讲究定居、传承、集体。兵法、权谋、政治,都是围着“如何合为一家”下功夫。
其实说到最后,人和地理的关系就像一家子围着饭桌。地理给了条件,人心决定怎么用。有人说英雄造时势,像秦始皇、汉高祖、成吉思汗、凯撒这些大人物,其实也是踩着前人的肩膀,把握住了地利。他们有胆有识,但没地理和文化,光有一身武功,顶多是匪首、不是帝王。
你琢磨一下,一块地能种多少粮、有多少人,影响着政治制度怎么定。游牧的地方分散、小国多;农耕的地方容易合成一片。欧洲的“不合”,跟他们从游牧到商人到贵族的转化有关。从来没有一个凝聚起来的“大地妈妈”给他们信心,“我们是一家”。反正分家也不亏,哪怕打得头破血流,最后还不是各过各的。
中国,从先秦一路拧到今天,大一统就像是人民币上的水印,漫不经心却谁都认得。每次分裂,总有人喊着“再聚首”;每次统一,总有一族记得“不得再乱”。说到这儿,你要是问这是不是宿命,或者究竟是谁掌控的局势?我也答不上来。人心顺着地理、地理顺着天意,也许这才是“合久必分,分久必合”的缘由吧。
至于未来,谁能说得准?地图不断改写,国界时而变幻。可那些“合与分”的故事,还会一代又一代地在这片土地上流传下去。我们也总是在喝茶的时候问一句:到底什么才是“一家人”?
来源:历史记录大世界