之江夜读|从“假期模式”切换到“开学频道”,需要一点时间和方法

B站影视 内地电影 2025-08-24 21:59 3

摘要:不知不觉,暑假已接近尾声。“离开学还有几天了,还在玩手机,小心一开学就落后”“别玩了,要开学了”……不少家长过度“唠叨”,有的甚至“一刀切”地把孩子喜欢的东西都收起来,可这样做不仅没能让孩子“收心”,反而更容易激化亲子矛盾。

不知不觉,暑假已接近尾声。“离开学还有几天了,还在玩手机,小心一开学就落后”“别玩了,要开学了”……不少家长过度“唠叨”,有的甚至“一刀切”地把孩子喜欢的东西都收起来,可这样做不仅没能让孩子“收心”,反而更容易激化亲子矛盾。

“收心”固然重要,但不能“急刹车”,循序渐进,科学操作才有效果。浙江多位一线教师给出了几条开学“收心”建议,家长和孩子不妨一起听一听——

宁波市教育科学研究所副所长杨娜:

聚焦情绪危机、调适心理状态

随着开学日期的临近,孩子们可能会因为自由支配时间所剩无几、暑假作业未如期完成、即将踏入陌生的校园等原因出现焦虑不安和紧张情绪。

家长应多关注学生返校前后的情绪变化和身体状态,在与孩子沟通时,最大的秘诀不在于“说什么”,而在于“怎么说”。要先稳稳接住孩子的情绪,如果急于讲道理、批评指责或直接抛出解决方案,无异于在他们情绪的火苗上浇油。

“接住情绪”不是纵容错误行为,而是先处理情绪,为后续理性沟通创造可能。情绪平复了,问题才可能被真正看见和解决。家长越能保持平和、稳定,就越有能力去涵容孩子的情绪风暴,并引导他们学会识别和管理自己的情绪。

平阳县鳌江镇第七小学教师邵晓冬:

动身体、稳情绪

家长可以和孩子一起玩“开学流程”小游戏。比如聊新学期课程表,找孩子感兴趣的课;比赛整理书包、模拟上课,用小奖励让准备变有趣,减少上课抵触。

也可以走一走“开学路线”。家近的,就背书包走趟上学路,聊路边趣事、算用时;家远的,就用闹钟模拟“起床→收拾→背书包到客厅‘上学’”。

用简单的身体动作带动情绪“动起来”,让身体先适应开学的作息节奏,帮开学情绪“落地”。

赋予孩子主动权:带孩子逛逛书店、文具店,给他们自主选择课外书、文具的权利。与孩子沟通学习角落的整理或小小的改造,激发他们对新学期的期待。

具象情绪引期待:鼓励孩子把对开学的期待或担心写/画在纸条上,放进“心情储蓄罐”。过几天再打开,看看聊聊,把抽象的焦虑变为具体可解决的步骤。

丽水市实验学校德育处主任朱文春:

给孩子一个心灵过渡期

从放松状态突然进入紧张学习节奏,成年人尚需适应,孩子亦是如此。“收心”不是一蹴而就的,而是一个循序渐进的过程。

建议家长提前一周开始帮助孩子逐步调整,每天增加一些学习相关活动,减少娱乐时间,让过渡更加自然平稳。与孩子聊聊新学期的期待,制定几个可行的小目标,也能增加他们对开学的期待感。

每天可以安排1-2小时的固定学习时间,复习旧知识、预习新内容,但注意不要安排得太满,避免孩子产生抵触情绪。与孩子共同制定计划往往比单方面下达指令更有效。听取他们的想法,尊重他们的感受,这样制定的计划才更可能被贯彻执行。

杭州市钱塘区启成实验学校教师陶玲琳:

收心三件宝,开学少不了

第一宝:神奇小闹钟

提前一周模拟上学作息,每天提前15分钟起床和睡觉,让身体告别“假期时差”。

第二宝:专注小开关

每天安排30分钟阅读、练字或预习新知识,整理书桌和文具,用“微学习”轻松唤醒大脑记忆。

第三宝:愿望小清单

制定新学期目标与学习计划,聊聊想见的老师、同学。建立积极的开学心态,激发学习内在动力。

桐庐县方埠初级中学教师张家强:

创设良好的“收心”环境

暑期余额不足,“收心”提上日程,创设“收心”环境尤为重要。家长不妨和孩子来一次家庭大扫除,孩子负责打扫自己的房间。简单的收纳整理,把孩子从慵懒的假期状态中唤醒,也是赋予新学期学习仪式感的过程。

家长还可以与孩子来一场“青春夜谈”,回顾暑期快乐的点滴,听听孩子对新学期的愿景。收心不必“剑拔弩张”,更不要“大动干戈”,只需和孩子一起静待新学期“花开”。

海盐县澉浦幼儿园教师蒋钰婷:

用温暖与创意迎接新学期

帮孩子告别假期模式,试试这样做:和孩子共制“开学期待卡”——画下最想念的朋友、期待的户外游戏,让期待成为返园的动力。

和孩子玩“作息闯关游戏”:每天早睡10分钟、早起5分钟,每完成一步画颗星,用成就感代替催促。用温暖的话语鼓励孩子:“自然角的小植物们在等你分享假期故事哦!”“教室里添了新材料,等你来创造!”用具体的期待点燃返园热情,让收心过程成为温暖的互动。

温岭市温中实验学校教师王美燕

开学收心不急踩“刹车”

轻松切换“开学模式”,变回活力小学生,不妨来个“倒计时”小活动,让孩子化身做“计划小主人”,在收住行为的同时收住情绪。可以用“倒数日历”的方式将上学时间可视化,每过一天贴一颗星或撕掉一页,让孩子有清晰的过渡感。

在这段时间里,肯定与鼓励是动力,积极暗示是关键,可开展“早起鸟儿挑战赛”“开学装备总动员”等项目,也可每日自主安排好户外运动(含家庭运动)时间、娱乐时长、亲子游戏活动,还可以和孩子比赛“作业消灭战”等,同时给最后的假期留足空白,别急踩“刹车”,慢松油门,让每日计划充满“小确幸”。

孩子开学前“收心”

家长开学后“放心”

趁早行动

保持耐心

让孩子怀着愉快、期待的心情

迎接新学期吧

来源:盘古文化传媒

相关推荐