摘要:我以为又是喷子造谣,但一想到好久没关注这份数据了,于是没忍住去查了一下。
偶然看到网上有人说央行已经连续两个季度没有公布信用卡逾期数据了。
我以为又是喷子造谣,但一想到好久没关注这份数据了,于是没忍住去查了一下。
这一查……
我的天,居然是真的。
为啥不公布信用卡逾期数据,难不成?
还是顺便翻一下历史数据吧,还挺触目惊心的。
2015年4季度时,那是啥时候啊,涨价去库存伊始,供给侧结构性改革横空出世,“811汇改”不久,全国信贷市场到处都是热血沸腾的赶路人……
即便是那个全民抢喝鸡汤,自灌鸡血的时候,信用卡总逾期额才380亿。
等到2023年一季度已经飙到990亿了。
当然喽,彼时口罩刚摘,可以理解。
但为啥到2024年2季度就突破千亿,达到1053亿了,还不能说明点什么问题吗?
最后一次公布这个数据是2024年4季度,信用卡逾期额已经到了1239亿。现在是多少?
再也没公布。
而且,这只是信用卡逾期半年没还的总额,逾期没到半年的有多少呢?
在现实中,一旦你信用卡逾期,银行会主动替你“排忧解难”,主动给你电话,主动给你展期,这些数据加在一起又是多少?
我们不得而知。
总有人说:逾期几天甚至一个月没还,可能是忘了或者周转不开,大概率能还。但若是逾期半年都没还,那么再还的可能性就很小了。
其实,逾期三个月,四个月,五个月都没还,再还的可能性同样很小啊。
几年前我国的失信被执行人,也就是“老赖”的总数就达到850万,我还做过视频。
现在面儿上还是850万人,实际是多少,我们同样不得而知。
反正根据我自己的“身边统计学”,新“老赖”的人数还在增加。
有数据说全国至少有三千万人信用卡逾期。
数据我只敢信国统局,央行或官方机构,“三千万”这个数据只能作为参考。
而且,今年以来,为啥央行再也没公布过信用卡逾期数据?
有诸多可能,比如工作人员忘记了。
但都是国人,我们不难猜到最有可能的原因是什么。
再回想一下今年7月住户端短期贷款单月减少了3827亿,即便7月是信贷小月,这份数据之拉垮程度也是史上第一次(我的解读文章已经被河蟹)。
根据央行数据,信用卡总量也在持续走低,一年少四千多万张的那种走低。
综上:我们不难得出粗浅的结论:
现在透支信用卡消费的人在减少,以前透支的人不偿还的在增加。
而搞笑的是,另一面,为了充信贷数据的KPI,银行还在积极拓展信用卡业务,我最近又帮两个银行的朋友办了信用卡……
关于信用卡,我有如下小小建议:
1
用信用卡套现的时代已经一去不复返了。
我记得在直播说过我二十多年前是怎么套现的。
在远古时代大致是刷卡买奢侈品或买头等舱机票,不是真买,而是买这些可以全额退款,买时刷的是信用卡,退的却是现金。再用这些免息50天的现金炒股或短贷,但很快官方就堵上了漏洞,规定退货可以,但钱必须退回原卡。
后来我们找小公司刷pose机取现,但还要浪费至少1%左右的手续费。
那个年代钱贬值快,投资标的也多,1%也有很多人干,如果能大量收集成本低的现金,投在其他领域,账算好了量又大的话是能挣钱的。
但现在,这些路子都被堵上了。
当下有啥投资标的啊,即便你拿到了现金,量又不大,你投在哪些地方能短期获利呢?
若拿去炒股就是作死。
2
像我这样,现金流不缺,但还是一直用信用卡。
一方面,身边在金融领域工作的朋友太多,这些人中又有相当大的比例把自己的孩子也弄进金融口。“金融二代”让我帮忙办卡,这个忙能不帮嘛。
不仅要办卡还要开卡,开卡还要求使用。
我就只能用,因为另一方面也可以薅一个免息期的小羊毛。
除此之外我几乎找不到现在还需要刷信用卡消费的原因了。
很缺钱就别换新手机及出去旅游,你缺钱却非要透支信用卡做面子消费,你不死谁死?
几万块给自己整成老赖,不值当。
3
警惕恋爱或结婚化债。
身边真有年轻姑娘或者小伙,信用卡还不上了就去钓大叔或者阿姨,源动力就是希望对方替还信用卡。
我还见过这样的人打扮利索正经去相亲市场“获客”的。
过去听说这种事,我还挺痛恨,现在恨不能看笑话,说一声:活TM该。
又回到了我常说的老话:化债。
当下,“化债”就是个体在金融领域最不坏的选择。
化一切债,然后……
然后还能怎样,慢慢熬呗。
本人坚信中国经济长期向好的基本面没有改变!
求赞。
同名工号:光导爱数钱
来源:光导的菜