217栋建筑14座桥梁焕新 8.2公里海河沿线绘就光影画卷

B站影视 日本电影 2025-08-24 15:52 3

摘要:从8月19日开始,天津“海河之夜”灯光秀常态化点亮。今年的城市综合治理中,海河沿线的217栋建筑、14座桥梁、8.2公里岸线的光环境得到提升。海河上的桥梁灯光进行了“一桥一景”设计,体现了各座桥梁的不同特色。同时,海河岸边的建筑也加入到了灯光夜景之中,世纪钟、

王燕茹女儿坐在窗边欣赏海河夜景

从8月19日开始,天津“海河之夜”灯光秀常态化点亮。今年的城市综合治理中,海河沿线的217栋建筑、14座桥梁、8.2公里岸线的光环境得到提升。海河上的桥梁灯光进行了“一桥一景”设计,体现了各座桥梁的不同特色。同时,海河岸边的建筑也加入到了灯光夜景之中,世纪钟、解放桥都囊括在内,建筑、桥梁组成了一幅动态画卷。

海河光环境治理,突出“桥美、建筑美、岸线美”,主要是以三岔河口、古文化街、奥式风情音乐公园、津门津塔等“特色灯光组团”为节点,形成以“金色海河、流光岁月”为主题,特色鲜明、品位独特的水系夜景效果。聚焦天津之眼、津门、津钟等灯光动态演艺,呈现出古今交融,具有深厚历史文化底蕴的天津元素特点。新增或改造提升了假日酒店、望海楼教堂、世纪钟等14处楼体立面动态演绎夜景灯光。

王燕茹:推窗见景 犹如一幅天然风景画

夜幕降临,海河两岸灯光璀璨,汇成一片璀璨星河。关掉室内的灯光,窗外的流光便顺势“涌”入房间,王燕茹的家中仿佛多了一幅生动的天然风景画。

2018年冬至,王燕茹搬入这套可俯瞰海河中段的高层住宅,自此与这条穿城而过的河流朝夕相伴。站在55楼的窗边向外看去,夜色中的海河被灯光点亮,水面泛起粼粼波光。欧式风格的大光明桥与造型现代的金汇桥隔水相望,远处现代高楼流光溢彩,而对岸拥有百年历史的利顺德大酒店,则以暖黄色的灯光漫过河面,静谧而温暖。

“如今用‘星光璀璨,绚烂夺目’来形容眼前的景象,再贴切不过。”王燕茹说。改造后的灯光不仅亮度适宜,更讲究层次变化,流动的河水和细腻的光影彼此交织,宛如一条贯通城市的光影长廊。“以前关灯,是为了更专注地看夜景,而现在关灯,是让夜景自然走进来,与室内融为一体。”她笑着说,“哪怕随手用手机拍一张窗外,都能拍出很像样的景致。”

海河给予她的,远不止视觉的享受。作为一名晨跑爱好者,这条河早已成为她生活中不可或缺的存在。每天清晨,她从金汇桥出发,沿河岸一路跑至直沽桥再原路返回。5公里的路程,河风相伴,这段河岸线就像是她的天然健身房。

如今,王燕茹已习惯在入夜后关掉家中的灯,安静注视窗外流动的光影。她的女儿也时常坐在窗边,欣赏窗外美景。

戴琳:坐在家里看“大片儿” 走到楼下变成“主人公”

戴琳女儿在窗前拍照

“你拍的大片儿又上新啦,感觉夜晚灯光更美了,今天拍到的游船是哪吒号吧,真漂亮呀。”住在海河边的戴琳几乎每天都能收到亲友这种带着羡慕的点赞。现在她最重要的一项“工作”也是实拍自己家窗外不断上新和变幻的夜景,之后向亲朋好友们“播放”。

当夜幕降临,家里临海河的几扇窗真的就是“大屏幕”,流光溢彩的海河,两岸错落的建筑群,河上标志性的桥梁被璀璨的灯光勾勒得华美又生动。身为一名教师的戴琳,就会变成现场解说:“对面就是利顺德码头,特别美。我总觉得,这桥白天像个温和的绅士,晚上就是珠光宝气的贵妇,优雅又迷人。”

戴琳觉得,生活中最大的幸福就是住在海河边。作为一个纯正天津人,她和所有天津人一样,对于“母亲河”的理解和感情,是自己的生活中有与她相关的各种美好记忆。戴琳说:“在海河边背书的学生时代、与小伙伴在河边度过打闹、谈心的少年时光和青葱岁月,还有海河边甜蜜的爱情……所以,在海河边置家一直是我的愿望,现在,真的实现了,真的很幸福。”

坐在家里就能看大片儿——利顺德、五号院、解放北路……光影中仿佛是一部正在上演的电影。海河两岸的建筑,暖金色的主色调勾勒出城市典雅的轮廓,历史感与奢华感瞬间拉满。走到楼下就是融入“大片儿”中的主人公。海河边休闲的市民在观景、拍照、健身……与爱人一起坐在河边的长椅上,看对岸灯火交相辉映,晚风轻拂,是独属于天津的惬意与浪漫,会想起青春年少时的甜蜜。

刘梦琪在海河边遛弯儿

刘梦琪:办公室在62层 远眺美景成为一种解压方式

刘梦琪是一家公司的职员,公司的办公地点在环球金融中心,她的办公室在62层,窗外就是海河景观带,刘梦琪每次走进办公室,都会忍不住向窗外眺望一眼美景。

昨天下午,刘梦琪在公司开会,“海河岸边几乎每天都不一样,这几天下雨了,都没机会多看。”到公司前,她特意到海河岸边遛了一圈,午休的同事们也跟她一起坐在岸边聊天。“我办公室在62层,每当工作的间隙我都会站在窗前眺望,意式风情区、津湾广场,我站在办公室里尽收眼底。每当疲惫的时候,望一望这些景色,感觉身体都放松了不少。”刘梦琪说看海河风景已经成了解压方式之一。

刘梦琪是个地道的天津人,因为工作的关系,过去很多年在外地出差。回到天津后,最爱做的事就是到海边去看一看,每当有外地的朋友来天津,她也会带着他们游览海河。

因为工作的关系,刘梦琪在办公室的时间并不多,每周回公司开会,她都会抓紧时间去感受海河的变化。朋友圈里很多人都会关注海河的变化,特别是灯光的变化,让她对海河夜景心生向往。连续一段时间下雨,让刘梦琪看海河夜景的想法一再延期,但她一点都不沮丧。“以前可没机会这么细致地在河边遛一遛,天气正好给了我多遛的机会,也让我对夜景更加期待了。”

李志萍和同学相邀海河边拍照

李志萍:从小生长在海河边 现在的景色太美了

经过几天的大雨,天空终于放晴。昨天清晨,72岁的李志萍穿上漂亮的旗袍,邀请儿时的同学特地到海河边来拍照片。清晨的海河两岸在蓝天的映衬下闪闪发光,白色主题的北安桥、大沽桥横跨在海河之上,在河水的映衬下,显得格外耀眼。

李志萍家就住在海河旁不远的沈阳道小区,1954年出生的她从上学到工作、从结婚到做了奶奶,一直都住在海河附近。用她的话说:“我这个70多岁的人,是亲眼见证着海河两岸一天胜似一天的漂亮。”

李志萍告诉记者,自从退休以后,她每天都要到海河边来走走锻炼身体,有时是清晨有时是傍晚。最近一段时间都是从鞍山道出来,通过津门的小路进入海河景观带,沿着海河张自忠路这边的亲水平台通过北安桥进入海河西岸,然后再从大沽桥返回鞍山道。她用手指着一座座海河上的大桥跟记者介绍,如数家珍。“今年的海河真是太漂亮了,尤其是夜景。”

今天约在一起跟李志萍逛海河拍照片的张阿姨,也是从小在海河附近长大的,看到海河两岸的美景不禁感叹认不出来了。为了在海河边拍照,她和同学都穿上了漂亮的旗袍,干净的海河亲水平台地面一尘不染,不时有晨练的年轻人从她们身边跑过。

清晨的海河亲水平台洁净安静,与夜晚五彩缤纷的海河判若两人。李志萍骄傲地告诉记者,“现在每当海河两岸的夜景灯光亮起的时候,海河上还有游船,我在家透过窗户就能看到海河这边的闪烁灯光。”她还和同学约定,等到天气凉快些,也一起来坐一次海河游船。

来源:天津经开区一泰达

相关推荐