摘要:1969年那个冬日的南京火车站,冷清又躁动,一辆列车轰隆隆地驶进站台时,三名全副武装的少将军长已经等在一侧。他们站得笔直,肩上满是星徽,气氛顿时紧绷。是要迎接什么要人吗?现场群众瞪大了眼,似乎都在等答案。
1969年那个冬日的南京火车站,冷清又躁动,一辆列车轰隆隆地驶进站台时,三名全副武装的少将军长已经等在一侧。他们站得笔直,肩上满是星徽,气氛顿时紧绷。是要迎接什么要人吗?现场群众瞪大了眼,似乎都在等答案。
火车停下来,人群并没有立刻沸腾。没见什么特殊的人物,只有一个背着破布袋的老农拖家带口晃晃悠悠地走下来。有些失望,有些好奇。刚才那个“高级领导”怎么还没现身?军服三人整齐划一敬了个军礼,齐声喊“首长好!”老农愣了一下,竟然笑嘻嘻地回了一句:“算你们还有点良心。”
这一幕反差强烈,空气骤然柔软下来。大家才发现这位老农叫王近山,从前算军中的中将;现在,皱巴巴面孔里藏着不寻常的故事。
王近山,许多老人都知道,他当年简直是张疯狗牌。1931年还是个连长的时候,前线最乱,弹药一丁点没有了。王近山不听劝,扛着长枪就奔进敌阵。他下命令白刃战,就是不怕死。前方敌军凶狠,有个敌军头子猛地一脚把他踢翻在地。他头碰在石头上,血涌出来,晕了没晕?反正没人记得清楚了。
不过,王近山没倒。他咬着牙爬起来,带着怒气又扑了过去,这种硬扛方式让身边同伴都胆战心惊。两个人扭打在一块,怎么看都像是两只恶兽。偶然瞟见旁边有一棵树,王近山不知哪来的力气,拖敌军下了山崖。最后自己挂在树枝上脱险,那敌军直接摔死。要说幸运,真是鬼使神差。也是这件事起了“王疯子”的名声。
1937年抗战爆发时,他已是八路军129师772团副团长。日军每隔几天就来骚扰。师长刘伯承看到伏击的机会,王近山就琢磨着地形,觉得敌人总是喜欢走那条路。果断埋伏。他带兵当天就埋好阵地,说是马到成功也算夸张,但战斗一开始,日军果然撞进来。
炮火乱舞时,他亲自带头冲锋。日军慌不择路,完全没想到会这么惨烈。王近山眼中没敌人只有胜利。历时不算长,仅五个连就干掉了对方上千人。结果,天快亮了,战场一地乱麻。他站在尸体中间,忽然陷入沉默。谁高兴得起来?旁观者总觉得英雄无所畏惧,实际上他的心情谁知道呢!每一场胜利都不是平白得来的。
这种作风不是简单的勇敢,更像是不要命。不管后面会怎么样,王近山都摆得很直。旁人都敬佩,也有人怀疑是不是太冲动。“王疯子”,这外号既是褒奖也是警惕。这么拼,会不会以后吃亏?谁说的准。
年轻士兵被他的气场感染,队伍士气高得出奇。新中国后来也是靠这种人撑起来的。可惜,革命不总是顺风顺水;人心,哪有铁石那样不变?这些年,王近山有三个得力干将,尤太忠、李德生和肖永银。三人配合得像一个人,并称“三剑客”。他们和王近山一起南征北战,胜仗仿佛家常便饭。
1948年战襄阳,形势一度死局。王近山想先拿南山,结果两天打不下来。有点急噪,马上变招决定攻城。三剑客立马就懂老首长啥意思。这种默契不是一天两天的。李德生带头突击,兵分两路对敌。几个回合下来,真的拿下了城门。王近山高兴得像个孩子,命令所有人冲进去。敌军被团团包围,整个城一夜易主。
三人厮杀多年,互相间不是普通朋友。彼此有点像亲兄弟,能托付生死。革命感情说是钢铁也不完全是,但确实比旁人更信得过。这种情谊,不是随便找个理由能瓦解的。其实也有时候不合,要说真心,不见得没隔阂;不过在战场上,他们合得上。
1964年的事给所有人都扔了个冷水。王近山因为家庭问题,被降职甩到农场。那地儿苦得要命,每天不是在种地就是拖病。历史说他脾气不好,太耿直,惹下了麻烦。老伤一堆,生活完全没有以前的光环。其实他没啥反抗,一样熬日子;但想想也真不值。
日子越过越糙。他生过几场大病,有时候跟死神挨得很近。缺药,缺人照顾,有一回差点昏过去,没人知道。天一热,背上的旧伤拉扯得厉害。冬天下雪,身上几个伤口都不舒服。王近山嘴上说不怕,其实真怕死。更怕孤独。
记忆里,他总反复琢磨是不是当初太鲁莽了。年轻要是多听几句劝,会不会现在命运不一样。人老了,怀念以前的热闹,想重新回去领兵。明知道不可能,可还会自言自语:“哪天再让我上战场,拼最后一回?”哪有那么巧的机会?
家里儿子想当兵,有一次去找肖永银帮忙。肖永银听说老首长还在农场,又不顺利,心情复杂。联系了一帮旧部努力帮他争取机会。其实每个人心里都有点感慨,有点不服气。凭什么这样的老前辈会受冷落?
消息来的时候,王近山没反应过来,愣了半天才激动地收拾行李,全家快马加鞭回南京。火车站上那天,三剑客一齐迎接老朋友。场面有点混乱,也没怎么排演,一切都很自然。
王近山站在众人前面,灌满感情地还了军礼,眼里全是泪水。说了句“好兄弟,好儿郎!”声音哆嗦。打开带来的篮子,里面全是农场里种的瓜果蔬菜。他像孩子一样,兴奋地重复“这些都是我自己种的!吃吃看,相信我!”这种真诚,不需要太多解释。
三人你一言我一语,大家说起旧时的苦难,说了不少糊涂话。谁也没想一件事能让十年别离一下子都化解了。有人说,该喝多少酒才能解完这些年压在心头的闷气?其实喝不尽,记不完,最后也没人真计较。
这类英雄故事太多,每个时代都能捞出几个人来讲。但王近山有点特殊,既疯又傻,既刚又柔,不像传统意义上的“优秀时刻”。他的命运既是幸运,也是荒诞。毕竟,跌到谷底能再爬起来,已算了不起。你说他记仇吗?可能不是,你说他容易原谅吗?也许他根本没想过原谅谁。
革命成就归营,多少烈士为新中国拼过命。很多名字都被历史埋没,谁还记得那些血迹斑斑的星星点点。我们夸赞烈士,也是看到了自己几分无力。可明明那些日子里,也有人一辈子没机会重新站回队伍。
王近山是幸存者,也是被放逐过的失意者。他其实一度怀疑过所有人,甚至包括自己。可你说他后来真想通了吗?谁知道!大多数人都活在疲惫里,英雄也不能例外。只不过机会来的时候,还能接住,不算失败。
写到这里,所谓的幸福生活,有时候来得并不简简单单。烈士、英雄、疯子、老农,王近山就像一面镜子,每个人能照出自己的一点影子。经历过坎坷、失落、离别、重逢,本质上还是普通人。或许,每个时代都需要王疯子这样的角色;也许,我们还需要更多自己的三剑客。
来源:Forgetfulness