用户运营:千万家庭抢着办卡,折扣牛超市不靠大牌靠“卖信任”?

B站影视 日本电影 2025-08-16 22:21 2

摘要:专注超级用户体系架构,保险·金融·餐饮·零售·美业等多家头部品牌用户战略顾问,10年用户运营实操经验,累计服务3000多家实体门店。

江刀鱼专注超级用户体系架构,保险·金融·餐饮·零售·美业等多家头部品牌用户战略顾问,10年用户运营实操经验,累计服务3000多家实体门店。,

当传统商超在电商的冲击下艰难求生,当精品超市在高昂租金中苦苦支撑时,一家名为“折扣牛”的社区连锁店却悄然在全国开出了400多家门店,据说这个月还会有超100家新店开业,并且还让精打细算的大爷大妈们也心甘情愿地掏钱办卡。

要知道,它没有太华丽的装修,也没有什么进口大牌,只用“真便宜”三个字,就把社区超市做成了“家门口的省钱基地”。

今天,我们就来拆解一下这个零售界异军突起的“折扣牛”,看看它是如何用硬折扣模式重新定义“好货不贵”的。

门店运营:从“小卖部”到“省钱据点”,藏着什么硬功夫?

在我看来,折扣牛的门店和传统超市不太一样,它也是一种缩小版,从某种角度来看,它更像是效率与精准的极致化体现。

折扣牛通过“硬折扣”基因、社区深度绑定和极简运营三板斧,将每一寸面积、每一分成本都转化为顾客看得见的低价,让“省钱”成为门店最醒目的招牌。

(1)硬折扣模式:把“低价”刻进DNA

其本质是通过供应链重构实现“源头省”,以极致精简和高效周转支撑可持续低价。

①极致精简SKU:折扣牛的主力门店主要聚焦1000-1500个高频刚需品(米面粮油、日化纸品等),剔除长尾商品提升采购议价权;

②源头直采+临期特供:直连厂商/经销商,严控安全期的临期品占比达30%,成本较传统商超低15%-20%;

③仓储式陈列:整箱堆垛、去包装化,装修成本仅为同面积超市1/3,让利空间反哺定价。

(2)社区精准卡位:做“一公里生活圈”的省钱专家

核心在于深挖社区场景刚需,用“邻里关系”构建护城河。

①选址下沉:锁定老旧社区/城乡结合部,百平小店覆盖3000-5000户家庭;

②邻里渗透:本地店员熟记客群习惯,门口休息区变身社区信息站;

③快速响应:数字化系统实时监控酱油、卫生纸等20大核心单品库存,缺货率不足3%。

(3)效率至上:省成本就是省顾客的钱

通过人效、坪效、品效三提升实现“运营省”。

①极简人力:2人管店,员工同时承担收银、理货、清洁,人效达行业均值2倍;

②自助服务:扫码购占比超60%,单客结账时间压缩至40秒;

③零损耗导向:智能订货系统将周转天数控制在15天内(行业平均30天+),临期品专区消化99%库存。

会员运营:储值卡卖疯,千万家庭为何“越省越想省”?

想靠低价把人吸引进店不难,但让精打细算的家庭主妇们心甘情愿地“先存钱再消费”,折扣牛这招就玩得很溜了。他们琢磨出了一套让人越存越省、越用越觉得划算的“储值玩法”——说白了,就是存得越多,省得越狠。

这套打法,靠的是实打实的立减优惠、高效的邻里间口口相传,还有那死磕到底的低价透明策略,硬是把顾客稳稳地“圈”在了自己的省钱体系里。

(1)会员储值特权:存钱就是“赚”钱

核心思路很简单,就是让你存的每一块钱,立刻就能感觉到“值了”,还顺带把你“绑定”得更牢。提前充值锁定消费额度的同时,享受到的好处远超普通会员。

①储值折扣:凡是储值的顾客,买特定商品能享受专属折扣。这么一来,每月就能省下不少开销,对顾客来说,这就相当于赚钱,因此,储值的意向会比较强烈。

②储值会员日:每周二定为“超级省钱日”,像粮油这类家家都离不开的必需品,有时候优惠力度会很大,从而会吸引很多人储值。

③开卡礼:一般在门店储值时,要么送你一件实用商品,比如一瓶开胃的山楂汁,把开卡体验感拉满;要么送一些优惠券,随时都可以使用,现场立马就能享受到立减优惠。

④储值积分:除了日常消费后会获得积分外,在储值时也会有一定的积分,可以直接兑换积分商城里的商品,这对消费者来说也有很大吸引力的。

(2)新品策略:让“爆款”自己长腿跑进社区

在当下的消费环境下,光靠低价还不够,得不断用让人心动的“真香”新品勾住顾客。折扣牛深谙一个道理:好商品自己会说话,自带流量。

他们的新品策略核心就一条:用高频、刚需的民生爆品制造话题,撬动大家反复买、主动分享,让商品自己“跑”进社区。

①新品“尝鲜价”:那些精挑细选、潜力十足的新品,比如当季水果、网红零食,上架时会给一个“尝鲜价”,瞬间制造出稀缺感。

②定向推送:客户画像系统会根据顾客以前买过啥来推荐。比如常买牛奶的,就给你推新上的奶制品;爱囤纸品的,就精准推送新纸巾信息和专属优惠。这种“懂你需要啥”的推送,转化率能不高嘛?

③活动体验官:定期在公众号上搞搞活动,招募一些体验官或者参与者。这样做的好处是借真人亲身体验来背书,把大家对折扣牛的信任感直接拉满。

(3)极致透明:用“真便宜”建立信任壁垒

以“无套路”策略破解下沉市场价格敏感痛点。

①比价承诺:主动公示周边商超同款价格,价差大于5%即补偿差价;

②临期品专区:黄色价签明示保质期(如“还有30天”),转化率超40%;

③简单规则:会员政策仅1页说明,60岁以上用户理解度达95%。

数字化运营:小门店背后的智能“精算师”

虽然说折扣牛表面上看和同行的差别并不明显,但却拥有了一些同行无法媲美的数字化优势。

如果没有一套强大的数字化系统,是无法让其硬折扣模式得以高效运转并持续盈利的,更不能做到让每一件商品的定价、流转都精准服务于“省钱”的核心目标。

(1)构建智能化的供应链体系

要想提升门店的效率,靠过去的经验来决策已经不现实了,必须要借助数据驱动,来达到不断优化的目的。

①精准预测:利用AI基于天气或节假日等因素来预测商品销量,从而实现精准补货,有针对性地进行商品策略调整。

②动态定价:价格不是一成不变的。系统时刻盯着自家成本、库存情况,还有同行卖多少钱,灵活调整折扣力度,确保价格优势稳稳的。

③高效物流:区域仓库覆盖方圆50公里内的门店,能做到一天一补货。想想看,凌晨补货车出发,清晨货就上架,效率就是金钱。

(2)线上线下“两条腿走路”:把店开进顾客手机里

此外,光固守着小店不行,得把服务半径拉长,满足街坊邻居随时的“省钱”需求。折扣牛的门店是根,线上则是延伸出去的触角。

①线上买,店里拿:顾客在小程序上提前看好、下单,路过时顺手一拿就走,省时省力。线上流量反手就给门店带生意。

②会员数据一盘棋:不管你在小程序商城下单还是在店里扫码,积分、余额、优惠券统统实时同步,线上线下体验无缝衔接。

③精准“撩客”:利用定位技术(LBS),给店周围500米内的住户推送“晚市特惠”、“鸡蛋到货”这类精准信息,一推一个准,把人往店里引。

经营之道:让“省钱”成为一门好生意

在那么多折扣店中,折扣牛能跑出来,绝不是运气,而是靠背后的经营逻辑,那就是把目标用户琢磨透了,在效率和信任上做到极致,硬是把“帮人省钱”这件接地气的事,做成了壁垒高筑的好生意。

(1)死磕刚需人群

首先就是明确自己的目标客群,瞄准那些精打细算、对价格敏感的街坊,特别是家庭月入万元以下的人群,利用柴米油盐这些生活必需品抓住他们,培养“要省钱,找折扣牛”的习惯。

(2)效率就是命根子

省钱的核心是省成本,通过“精挑细选商品+智能供应链+极简门店运营”这三板斧,把综合成本率死死压在85%以内,而省下来的钱,就是自己的利润。

(3)信任比金子宝贵

有调查说,94%的老顾客回头,冲的就是“这儿真便宜、不忽悠”。这可比商品种类丰富(62%)重要多了。不难看出,折扣牛深谙此道:规则简单透明,不玩套路,价格实打实。人心换人心,信任感就是这么攒起来的。

(4)人情味儿是黏合剂

冷冰冰的店可留不住人。折扣牛门店里,店员和顾客搞关系、混脸熟,甚至能叫出不少老顾客的名字。并且门店的客诉率低到0.3%,几乎可以忽略——街坊邻里的情分,让买卖有了温度。

在如今零售业同质化严重、流量越来越贵的困局里,折扣牛硬是蹚出一条新路:一手抓极致性价比,一手抓深度社区信任。最终把门店打造成了充满活力、难以复制的“省钱信任共同体”。

在折扣牛看来,老百姓要的从来不是花里胡哨的体验,而是“买桶油实实在在省下5块钱”的踏实感。

传统零售那套老路,行不通了;未来的门店,绝不只是个卖货的地方,它得是顾客愿意来、待得住、信得过的地方——一个承载着需求和温度的“信任场”。谁能先构建出这种“信任零售”的生态,谁就能在未来的竞争中抢得先机。(完)

【好文推荐】

·私域运营:抖音粉丝不到1000人,这家餐饮企业如何靠直播狂卖500万?·用户运营:以顾客为中心是行动,不是口号!·用户运营:那些All in私域的品牌,最后都怎么了?·私域运营:90%企业死在对人性的傲慢里!·私域运营:做社群3个月跑通千万路径,这家银行凭什么?

来源:江刀鱼

相关推荐