当中央大街的风,吹进闫家岗的稻田

B站影视 日本电影 2025-08-16 20:35 2

摘要:八月的风裹着松花江的湿润,从中央大街的百年面包石路上启程,掠过中央大街老街乐队的铜管,拂过哈尔滨鼓乐队跃动的鼓槌,最终停在闫家岗农场那片翻涌着绿浪的稻田边。甲继海站在田埂上,黑色短褂被风掀起一角,像一片即将舒展的稻叶——此刻,他不是中央大街的形象大使,而是北大

八月的风裹着松花江的湿润,从中央大街的百年面包石路上启程,掠过中央大街老街乐队的铜管,拂过哈尔滨鼓乐队跃动的鼓槌,最终停在闫家岗农场那片翻涌着绿浪的稻田边。甲继海站在田埂上,黑色短褂被风掀起一角,像一片即将舒展的稻叶——此刻,他不是中央大街的形象大使,而是北大荒大地上一个热情的报幕员。

"来喽!"一声带着东北腔的吆喝混着《东北的冬》的旋律炸响,老街乐队的手风琴抖落一串音符,鼓点撞碎了暑气。甲继海扬起手臂,仿佛在推开通往另一个季节的门——去年开江节上,他就是这样用鼓点唤醒黑龙江的冰排;今天,他要为闫家岗的稻田按下"播放键"。

抬眼望,整片稻田正铺展着一幅流动的画卷。无人机掠过天际时,能看清那些用不同颜色稻苗织就的图案:百年中央大街的马迭尔冰棍凝固成绿色的浪,神笔马良的画作斑纹在金穗间若隐若现,最中央的"农文旅融合"五个字,正随着稻穗的生长一天比一天饱满。"这是咱们的'稻田艺术博物馆'。"农场负责人老周站在观景台上,手指向远处缓缓移动的稻田小火车,"您瞧那车厢,刷的是中央大街的俄式彩绘,轨道是新铺的木栈道,连车轮碾过的声音都调得轻轻的,怕惊了稻花。"

风里飘来甜香,是稻田咖啡屋的现磨咖啡混着稻花的清冽。穿碎花裙的姑娘举着冰淇淋走过,发梢沾着稻芒;戴鸭舌帽的大叔守着卡通美食车,正给小朋友递上印着稻田画的雪糕;窑炉面包坊的木柴噼啪作响,刚出炉的列巴带着麦香,包装纸上印着"闫家岗·中央大街联名款"。老周说,这些点子都是年轻团队想的,"要把北大荒的厚重复古,也得让年轻人觉得'潮'。"

日头西斜时,游客量显示屏跳到"28763"。卖烤红薯的大姐擦着汗笑:"往年这时候哪有这么多人?现在不光哈尔滨的,沈阳、长春的私家车都排到路口了。前儿个还有个画家蹲在地头画了三天,说要给稻田画出本书。"她指了指不远处的星空路亚基地,那里支着几顶帐篷,孩子们正追着萤火虫跑,"晚上更热闹,钓友们在田埂边甩竿,钓的不是鱼,是星星。"

甲继海站在田垄间,手机里存着今天拍的视频:稻田小火车载着笑声穿过稻浪,老街乐队的乐手蹲在田埂上和老农学割稻,穿旗袍的姑娘站在稻田画前比剪刀手。"你看,"他把手机屏幕转向我,"农业不是只有锄头和汗水,它能长出故事,能变成风景,能让城里人想起小时候外婆家的热炕头,也能让年轻人找到诗和远方。"

晚风掀起他的衣角,远处传来哈尔滨鼓乐队的余音。这片曾经只产稻谷的土地,如今正用24种业态编织着新的梦想——农艺文化街的老手艺人在教编草绳,稻田咖啡屋的墙上挂着历年稻田画的摄影展,星空路亚基地的夜灯串成了银河。甲继海说,他们要把闫家岗打造成"哈尔滨的后花园",让每个来这儿的人,既能摸得到黑土地的温度,又能看得见现代农业的光芒。

月亮升起来时,稻田画在月光下泛着银边。甲继海哼起《东北的冬》的调子,老街乐队的乐手们跟着应和,稻田小火车的汽笛声远远传来,像是在应和这跨越城市的约定。此刻的闫家岗,不再是地图上一个普通的农场编号,而是中央大街的风、松花江的浪、北大荒的稻,共同写成的一首关于融合与生长的诗。

来源:大美龙江城市会客厅一点号

相关推荐