摘要:2025 年上半年,中国汽车市场迎来前所未有的格局重构。传统燃油车份额持续萎缩,合资品牌在多个价格带节节败退,而自主品牌与新势力则通过差异化策略在 15 万元以下、15-35 万元、35 万元以上三大价格带展开全面进攻。从吉利星愿以 20.5 万辆登顶全品类销
2025 年上半年,中国汽车市场迎来前所未有的格局重构。传统燃油车份额持续萎缩,合资品牌在多个价格带节节败退,而自主品牌与新势力则通过差异化策略在 15 万元以下、15-35 万元、35 万元以上三大价格带展开全面进攻。从吉利星愿以 20.5 万辆登顶全品类销冠,到小米 SU7 以 15.57 万辆杀入 15-35 万元前三,再到问界 M9 在 35 万元以上市场月销破万,价格带的竞争逻辑已从单纯 “性价比” 转向 “技术定义价值”。这场战争不仅是产品力的较量,更是生态整合、成本控制与用户洞察能力的综合博弈。
在 15 万元以下市场,自主品牌已构建起难以撼动的壁垒。吉利星愿以 20.5 万辆销量超越比亚迪海鸥、宏光 MINIEV,成为全品类销冠,其成功源于对 “经济型小车” 的重新定义 —— 在保持 5.99 万元起售价的同时,搭载 10.25 英寸中控屏、智能语音交互和 301km 续航,将 “能开就行” 升级为 “好开好用”。比亚迪则凭借 DM-i 技术和产品矩阵优势,在 10 万元以下(海鸥)和 10-15 万元(秦 PLUS)市场形成 “双拳出击”,前 40 款热销车型中独占 14 席,市占率超 35%。
新势力在该价格带的突围更具戏剧性。小鹏 MONA M03 通过 “精准卡位” 10-15 万纯电轿车市场,以比比亚迪秦 EV 低 1.8 万元的价格和高阶智驾功能(如 L2 + 辅助驾驶),上半年销量排名第 14,成为新势力唯一上榜车型。零跑 T03 则通过 “减法策略”(简化智能座舱、减配超声波雷达)将起售价压至 4.99 万元,以 “够用就好” 的逻辑在微型车市场占据第九,但毛利率仅 3.2%,暴露 “低价换量” 的盈利隐忧。
这一价格带呈现 “自主品牌主导、新势力搅局、合资退守” 的态势。自主品牌中,比亚迪秦 PLUS、汉 DM 系列以插混技术横扫 15-25 万元市场;新势力中,小米 SU7 凭借 “人车家生态” 和 21.59 万元起售价,上市即月销破 2 万,成为 25-35 万元纯电销冠;合资品牌则节节败退,大众 ID.3、丰田 bZ4X 等车型销量同比下滑超 40%,其 “油改电” 产品在智能化(如缺乏激光雷达、算力平台落后)和续航(普遍低于 600km)上全面落后。
纯电、插混、增程三大路线在该价格带形成分化:纯电以小米 SU7、小鹏 P7 为代表,主打驾驶体验与科技感;插混以比亚迪秦 PLUS DM-i 为核心,兼顾燃油替代与续航自由;增程则以理想 L6(9.64 万辆上半年销量)、问界 M7 为标杆,精准击中 “续航焦虑但拒绝充电” 的用户痛点。值得注意的是,增程式在 20-30 万元渗透率已达 15%,较 2024 年翻倍,成为新势力的 “现金奶牛”。
小米 YU7、乐道 L90、理想 i8 等重磅车型将加剧竞争。小米 YU7 以 “智能调光天幕 + 800V 高压平台” 对标特斯拉 Model Y,上市 18 小时锁单 24 万辆;乐道 L90 以 17.98 万 BaaS 起售价拉低大三排 SUV 门槛;理想 i8 则承载纯电转型重任,能否复制 L6 的成功仍存悬念。
奔驰、宝马、奥迪在高端市场仍占据 7 席,但优势依赖终端降价维持 —— 宝马 iX3 终端价较指导价低 12 万元,奥迪 Q5 e-tron 优惠幅度达 15 万元。这种 “以价换量” 虽短期保住份额,却导致品牌溢价流失,35-50 万元市场份额较 2024 年下降 5 个百分点。
问界 M9 和腾势 D9 成为破局者。问界 M9 凭借华为 ADS 3.0(城市 NOA)、鸿蒙座舱和 4.9 秒破百性能,上半年交付近 6 万辆,50 万元以上纯电 SUV 市占率超 20%;腾势 D9 以 “可旋转大屏 + 双侧电动滑移门” 颠覆 MPV 市场,月销稳定在 1.5 万辆,超越别克 GL8 成为销冠。二者共同证明:高端市场的竞争已从 “品牌光环” 转向 “技术定义豪华”。
23% 的潜在车主将智驾列为首要购车因素,城市 NOA 正加速向 20 万以下市场渗透。小鹏 XNGP、华为 ADS 等系统通过数据闭环持续迭代,倒逼传统车企加快技术投入,否则将在 “智能鸿沟” 中被淘汰。
零跑需证明低价盈利可能,理想纯电转型成败在此一举,小米要解决产能爬坡难题,蔚来需找到高端市场的盈利模型。行业分化加速,年内或现第一起新势力并购案。
小米 “人车家生态”、华为 “全场景互联” 重新定义汽车价值,单纯 “卖硬件” 的模式难以为继。未来的赢家将是能整合 “车 - 路 - 云 - 网” 的生态主导者。
2025 年的价格带战争,本质是 “旧规则” 与 “新秩序” 的碰撞。当吉利星愿在 15 万以下 “以智驾降维”,小米 SU7 在 15-35 万 “以生态破局”,问界 M9 在 35 万以上 “以技术颠覆”,自主品牌与新势力正在改写游戏规则 —— 从 “价格竞争” 到 “价值竞争”,从 “单一产品” 到 “生态整合”,从 “外资主导” 到 “中国定义”。这场战争的终局,或将诞生首个年销超 300 万辆的中国汽车品牌,也可能有 2-3 家新势力黯然离场。但无论如何,中国汽车产业的 “全球话语权”,正从这场价格带战争中破茧而生。
来源:大卫行摄