摘要:一项突破性研究可能终结长期新冠诊断完全依赖症状描述的历史。转化基因组学研究所与加州大学洛杉矶分校的科学家在长期新冠患者血液中发现了SARS-CoV-2病毒蛋白质片段,这些隐藏在细胞外囊泡内的病毒"指纹"提供了首个可量化的生物标记物候选,为这一困扰全球数千万患者
信息来源:https://www.sciencedaily.com/releases/2025/08/250811104235.htm
一项突破性研究可能终结长期新冠诊断完全依赖症状描述的历史。转化基因组学研究所与加州大学洛杉矶分校的科学家在长期新冠患者血液中发现了SARS-CoV-2病毒蛋白质片段,这些隐藏在细胞外囊泡内的病毒"指纹"提供了首个可量化的生物标记物候选,为这一困扰全球数千万患者的疾病带来了诊断希望。
目前,医生只能根据患者自述的疲劳、认知障碍、呼吸困难等症状来推断长期新冠诊断,缺乏客观的实验室指标。伦德奎斯特生物医学创新研究所研究员威廉·斯特林格医学博士坦言:"当患者来到诊所说在感染COVID-19十二周或更长时间后仍有典型症状时,我只能给出推定诊断,但没有任何血液检测或生物标志物来证实。"
研究团队将目光投向了细胞外囊泡——这些天然存在的微小囊泡负责细胞间的蛋白质和物质交换。在针对14名长期新冠患者进行的12周有氧运动训练临床试验中,研究人员分析了56个血液样本,意外发现了65个来自SARS-CoV-2的不同蛋白质片段。
这些片段全部来源于病毒的Pp1ab蛋白——一种对病毒自我复制至关重要的RNA复制酶。研究第一作者阿斯加尔·阿巴斯博士指出:"这种蛋白质仅在SARS-CoV-2中存在,在未感染的人类细胞中完全不存在。"更重要的是,在大流行前的血液样本对照组中未检测到任何此类片段。
研究结果表明,SARS-CoV-2可能在初次感染后很长时间内仍在某些身体组织中持续存在。这一发现为长期困扰科学界的问题提供了重要线索:病毒如何影响大脑等通常没有其常见入口受体的组织?细胞外囊泡可能正是病毒在体内传播的重要载体。
阿巴斯解释了研究的逻辑起点:"我们认为,如果病毒在体内传播或移动,我们应该尝试看看细胞外囊泡是否携带这些病毒碎片。"这个假设成为了正在进行的临床试验的重要组成部分,该试验同时研究细胞外囊泡是否与运动后加重的免疫功能变化相关。
尽管前景光明,但这项技术仍面临重要挑战。共同资深作者帕特里克·皮洛特博士指出:"研究样本中病毒肽的分子信号很微妙,而且并非在每个采血时间点都能持续检测到。"这种间歇性特征使得将其发展为常规诊断工具变得复杂。
更令人困惑的是,研究人员尚未确定这些蛋白质片段的确切来源和意义。它们可能代表体内持续的病毒库,也可能只是新病毒蛋白质形成后残留的分子"垃圾"。研究团队没有检测到其他指示病毒活跃复制的同等大小蛋白质,这增加了解释的复杂性。
斯特林格指出了关键的未解问题:"我们还没有对目前或曾经感染过新冠病毒、且没有长期新冠症状的人进行测试。这就引出了一个问题:这只是在继续清除感染新冠病毒细胞中的'垃圾',还是真的在某个地方持续复制?"
这项发表在《感染》杂志上的研究为理解长期新冠的生物学机制提供了重要见解。传统观点认为,大多数病毒感染后不会在体内长期残留,但新冠病毒似乎打破了这一规律。越来越多证据表明,SARS-CoV-2可能在大脑、消化系统等多个器官中建立持久感染,这或许解释了长期新冠症状的多样性和持续性。
细胞外囊泡作为检测载体的发现具有特殊意义。这些微小囊泡不仅可能是病毒传播的工具,也为临床检测提供了新的窗口。与传统的血清学检测相比,基于细胞外囊泡的检测方法可能更敏感地捕获低水平的病毒活动。
然而,将实验室发现转化为临床应用仍需大量工作。研究团队需要扩大样本规模,包括健康对照组和其他病毒感染的比较组,以验证这一生物标记物的特异性和敏感性。同时,标准化检测流程、降低成本也是必须解决的实际问题。
如果这一发现在更大规模研究中得到验证,它将为长期新冠患者带来革命性改变。客观的诊断标准不仅能够帮助患者获得准确诊断和适当治疗,也为开发针对性疗法提供了新的靶点。对于那些长期承受症状困扰却缺乏明确诊断的患者而言,这或许是走出困境的第一步。
来源:人工智能学家