摘要:《铜仁学院学报》(双月刊)创刊于1983年,是由贵州省教育厅主管、铜仁学院主办的综合性学术理论刊物。常设马克思主义理论、思想政治教育、历史文化、哲学天地、人类学与民族学、经济学与管理学、语言学、教学等栏目
刊物名称
《铜仁学院学报》
期刊介绍
《铜仁学院学报》(双月刊)创刊于1983年,是由贵州省教育厅主管、铜仁学院主办的综合性学术理论刊物。常设马克思主义理论、思想政治教育、历史文化、哲学天地、人类学与民族学、经济学与管理学、语言学、教学等栏目
刊物级别
AMI入库(2022版), RCCSE(中文B+)(2023第七版), 维普收录, 万方收录, 知网收录,第一批认定学术期刊,不收版面费,。
投稿方式
1、投稿方式:在线投稿
2、出版日期:双月刊,逢双月15日出刊。
3、不收版面费
投稿指南
1.《铜仁学院学报》是由贵州省教育厅主管、铜仁学院主办,以反映科研教学成果为主的综合性学术期刊,创刊于1983年,刊号为ISSN 1673-9639,CN 52-1146/G4,国内外公开发行。
2.本刊自2019年始,由月刊变更为双月刊,全年6期,双月15日出版。设有梵净古典学,教育学,马克思主义理论,武陵民族文化,政治研究,党建思政,冷门绝学研究,国际问题研究,哲学研究,历史文化,经济与管理,文学研究,语言学研究等栏目。
3.来稿注意事项
3.1. 来稿必须论点正确,论据充分,数据可靠,论证清晰、严谨,文字精练,结论明确。来稿格式参照《<铜仁学院学报>模板》。
3.2. 单篇论文(含图、表、中英文摘要及参考文献等)字数要求:10000字以上。
3.3. 正文必须包括(按顺序):标题,作者姓名及单位(包括单位全称、所在地市、邮政编码),中文摘要(客观反映论文的主要内容,100~300字为宜),关键词(3~5个),中图分类号,正文,参考文献,英文题名、作者姓名拼音及单位英文名称,英文摘要及关键词。稿件须注明基金项目名称(基金号)和第一作者及通讯作者(若有)简介(姓名、出生年月、性别、民族、籍贯、学历、技术职称、研究方向等)。
3.4.计量单位:采用国家法定计量单位,公园世纪、年代、年、月、日、时刻和各种计数计量一律用阿拉伯数字。
3.5.图表:论文中表、图、照片要少而精。表格编排采用三线表,力求简明、得体。图中点线要准确、清晰。图、表需注明序号。
3.6. 参考文献至少8篇(综述类20篇以上),并按顺序编码。具体标注方式请参阅《中华人民共和国国家标准·文后参考文献著录规则(GB 07714-2005)》和《〈铜仁学院学报〉模板》。
3.7. 单篇文章作者数原则上不超过5人;基金项目数不超过3个。
3.8. 为保证出版质量,加快出版周期,本刊采用中国知网期刊协同采编系统3.0在线投稿,请严格按照《〈铜仁学院学报〉模板》(Word2003)对文稿进行加工处理后,再行上传系统。
3.9. 本刊已许可中国知网、万方数据、维普资讯、中教数据库、超星域出版等以数字化方式复制、汇编、发行、信息网络传播本刊全文。本刊支付的稿酬已包含中国知网等著作权使用费,所有署名作者向本刊提交文章发表之行为视为同意上述声明。如有异议,请在投稿时说明,本刊将按作者说明处理。
3.10. 第一作者在投稿前必须征得其他署名作者的同意,且在投稿后不得变更作者(含作者排序);因署名产生的版权纠纷等问题,由第一作者承担一切责任。
3.11. 严禁剽窃、抄袭和一稿多投,否则由此产生的一切后果作者自负,且本刊保留继续追究责任的权利。
投稿经验
1、算是比较好的学院学报,稿费给的挺多,而且常被人大复印资料转载,这十分让人不解。我投过一次,初审及外审很快,终审较慢,后来收到用稿通知,对拙文褒奖过甚,提议推荐复印资料转载。但最终本人还是撤稿了,给编辑说明缘由后,欣然同意,就冲这就必须点赞!
2、6.9投稿,6.26初审通过进入专家评审,7.20结束专家评审,进入查看专家审回的状态,一直等到8.17才进入复审作者修改的阶段,这个期刊会给修改意见,很显然是逐字逐句度过的,会看标点的错误还有错别字,会有两位专家发聩意见,8.25我将修改稿上传系统,开始进入复审作者修回的状态,并于9.12日再次送审。
3、稿件审理很快!7月10日投稿,7月12日就电话通知过初审。期间添加了编辑,编辑不厌其烦地和我解释。十分负责。大概是7月下旬,编辑明确告诉我,稿件一定会录用。当时期刊只显示是复审中。今天期刊通过邮箱发了用稿通知给我,明确了具体刊发的期数。
往期收稿方向及文章题目参考
儒家君子观涵养时代新人培育的三个维度
数字劳动背景下自由劳动的实现何以可能
美是优美文雅的生活--梁漱溟对孔子生活美学的创造性阐发
文艺群体的“和而不同”--明代《归去来兮辞》的文人和作与琴人配乐
教学关系话语实践的困境、理论与路径
高校创新创业教育的资源依赖关系及平衡策略
乡村精英何以有效参与乡村治理?--基于共生型治理的一个分析框架
中国省域新质生产力的联系强度及网络结构特征研究
岭南地区瑶汉音乐文本交融研究
论苗瑶语比较标记的来源
我是小钱编辑,关注我,你会懂得更多期刊知识,投稿再也不怕踩坑!
来源:靖瑶教育