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组图】十余国驻华外交官探秘柳林酒:触摸非遗“活化石” 品味千年“酒海香”

B站影视 韩国电影 2025-08-15 20:56 2

摘要:“酒海香·飘世界。”8月13日,来自萨摩亚、哥伦比亚、斐济、尼泊尔、津巴布韦、科特迪瓦、韩国、摩洛哥、密克罗尼西亚、约旦、克罗地亚等十余国驻华大使、公使、参赞等外交官参访陕西柳林酒业集团,从泥塑古籍间触摸周秦风骨,于文物酒海中啜饮唐宋月光,沉浸式感受柳林酒古法

“酒海香·飘世界。”8月13日,来自萨摩亚、哥伦比亚、斐济、尼泊尔、津巴布韦、科特迪瓦、韩国、摩洛哥、密克罗尼西亚、约旦、克罗地亚等十余国驻华大使、公使、参赞等外交官参访陕西柳林酒业集团,从泥塑古籍间触摸周秦风骨,于文物酒海中啜饮唐宋月光,沉浸式感受柳林酒古法酿造工艺与智能酿造技术的交相辉映。

驻华外交官们在柳林酒文化馆参访

在踏入柳林酒文化馆的瞬间,驻华外交官们便被跨越时空的厚重感击中。复原周秦酿酒场景的泥塑、唐宋时期的各类酒器、元明清的文献史料,以及被剖开展示的文物级“酒海”实物,在光影交错中构筑起流动的历史长廊。外交官们指尖轻触斑驳的“酒海”残片,呼吸间尽是陈年酒曲的微醺气息。

驻华外交官们在文物酒海库参访

步入阴凉幽深的文物酒海库,驻华外交官们被这些已有100多年历史的巨型酒海群震撼得屏息驻足。这些手工编织的储酒容器,历经百年仍飘散着醇香。据了解,酒海是用生长在秦岭深山的荆条编成大篓,形如洪钟,内涂百层以上手工麻枸纸,再以蜂蜡、菜籽油等天然材料进行涂封。其通过木质结构与天然裱糊层的微氧渗透作用,促进酒体自然酯化与老熟,形成独特风味。酒海具有“遇水则漏、储酒反固”的特性。宝鸡凤翔亭子头村至今传承着这濒临失传的酒海编制技艺。

驻华外交官品尝柳林“酒海香”白酒后赞不绝口

当驻华外交官们来到自动化制酒车间,现代化的生产设备让他们仿佛步入了另一个全新世界。他们对生产线表示出极大的兴趣,手机镜头频频闪动。当得知智能生产系统产能提升的同时仍能恪守古法风味,让古老技艺在科技血脉中永生,驻华外交官们对此赞不绝口。

驻华外交官们在自动化制酒车间参访

外交官们行至祈福广场,目之所及是一棵百年灵芝皂荚树,民间称皂荚树为吉树。吉树生灵,寓意吉祥和美,因此柳林酒业将此处建为祈福广场。外交官们执笔悬腕,在祈福牌以母语写下愿望和祝福,以求平安顺遂。在许愿池旁,外交官们纷纷参与互动,将祈福硬币投向许愿池中的“铃铛”,投中则会有喷泉涌出,现场气氛热烈。

韩国驻华大使馆参赞具芝英在祈福广场写下祝福语

在柳林酒工业园区中央,一座9.9米高的巨型何尊雕塑,成为打卡新地标。外交官们来到何尊广场,“李白”扮演者一边饮酒,一边肆意洒脱地吟诵着《将进酒》,引得外交官们阵阵笑声和掌声。热情的“李白”用“塑料英语”劝酒,“将进酒、杯莫停”“愿我们的友谊就像今天的阳光一样热烈”,吸引了外交官们纷纷参与互动。在签名墙上,外交官们笔走龙蛇,写下对中国、对柳林酒的美好祝愿。墙上的每一次落笔,都像是文明在历史扉页印刻的鲜活邮戳。

“李白”扮演者激情澎湃地吟诵《将进酒》驻华外交官们在何尊雕塑下合影

宝鸡是周秦文化的发祥地,在这片土地上,留下了数不清的文化瑰宝。在非遗展示区,凤翔泥塑、木版年画、马勺脸谱、刺绣、剪纸等宝鸡非遗引起了外交官们极大的兴趣。他们在非遗传承人的指导下,兴致勃勃地拿起工具,尝试制作年画、陶罐等。他们有的小心翼翼地蘸取颜料,在红纸上拓印出完整的福字;有的则学习陶罐拉坯,感受泥土在掌心逐渐成型的奇妙。指尖与传统技艺的碰撞,让原本遥远的文化符号变得可触可感。在这一刻,他们跨越了语言与地域的界限,真正与这片土地的文化基因产生了共鸣。

尼泊尔联邦民主共和国驻华公使帕尔巴蒂·阿里亚尔体验木版年画制作

从2023年以来,柳林酒业连续三年邀请驻华外交官走进企业参访交流,并开展了国际推介会、封坛仪式及“柳林酒使馆行”启动仪式等一系列活动,先后共有40多个国家的驻华大使、公使、参赞等外交官参加,国际传播成果显著。柳林酒业以“为世界酿一杯好酒”为己任,以酒为媒、以文会友,在企业实现高质量发展的同时,致力于讲好中国白酒故事,输出中国传统文化,用实际行动书写文化自信的精彩篇章。(文 王靖宇)

来源:国际在线陕西频道

相关推荐