摘要:在山东淄博博山区山头街道,千年窑火见证着陶琉产业的兴衰起伏。面对时代挑战,一批“小镇冠军企业”以创新为驱动、以文化为根基,在陶琉产业的赛道上跑出了加速度,成为推动地方经济发展的重要力量。今天,让我们走进山头街道,探寻这些冠军企业的崛起密码。
解码“小镇冠军”⑩|淄博山头街道:千年窑火炼就“冠军基因”,陶琉小镇“破壁”新生
大众网记者许炳棋淄博报道
在山东淄博博山区山头街道,千年窑火见证着陶琉产业的兴衰起伏。面对时代挑战,一批“小镇冠军企业”以创新为驱动、以文化为根基,在陶琉产业的赛道上跑出了加速度,成为推动地方经济发展的重要力量。今天,让我们走进山头街道,探寻这些冠军企业的崛起密码。
科技破壁,重塑“镁”的轻盈
扎根淄博市博山区山头镇30年的山东华浩陶瓷有限公司,是本土陶瓷制造的骨干力量,专注日用陶瓷产销与原料贸易。然而,其拳头产品镁质强化瓷以硬度著称,却因厚重难敌南方瓷器的灵巧,一度遭遇市场困境。
困境倒逼转型。华浩陶瓷选择向科技研发要答案。
近年来,华浩陶瓷不断探索转型升级之路,通过强化科技创新,接连取得了10余项专利。其中2021年申请的梭式窑烟道装置技术,可节约天然气30%以上,大幅降低了生产成本;还参与了《镁质强化瓷瓷器》国家标准和山东省地方标准的制定,其创新研发的镁质强化瓷获评山东陶瓷名牌产品。
山东华浩陶瓷有限公司副总经理王国顺说,更关键的是材料创新,他们自主研发的“美玉瓷”,在保持镁质强化瓷高强度的同时,薄度与美感直逼高端骨瓷,成本却仅为后者的60%,成功打开市场,用创新破解了发展瓶颈。
老手艺“嫁接”新理念,激活产业新动能
如果说,华浩陶瓷以自主创新闯出发展新路,为山头陶琉企业树立了标杆;那么2024年应山头街道招商引资之邀落户的淄博王凯睿智琉璃有限公司,则为本土产业注入了强劲的新动能,带来全新视野与活力。
自2024年10月底投产以来,王凯睿智琉璃迅速崭露头角,以其独特的集销售、生产、文旅于一体的运营模式,在市场中获得了良好的反响。其高10米、面积达15000平方米的现代化综合厂房,集生产、直播、展示于一体,本身就是一道产业风景线。
“我们始终坚持用老一辈的精湛手艺融合新一辈的创新理念。”淄博王凯睿智琉璃有限公司经理胡颖道出了发展秘诀。他们招募本地经验丰富的老师傅进行手工创作,同时融入现代创新元素,运用人工吹制、脱蜡铸造、热塑性等多种工艺,确保每件琉璃产品兼具卓越品质与艺术价值。
在原材料领域,公司同样深耕创新。公司通过高提纯、高精炼技术对传统琉璃原料进行优化升级,如今其琉璃产品已达到K9水晶级别,通透度堪比人造钻石,较市面上普通琉璃更显晶莹剔透、精致细腻。
政府赋能,培育冠军土壤
作为陶琉产业聚集区,山头街道汇聚着120余家陶琉企业。近年来,山头街道为推动陶瓷琉璃产业发展,多管齐下,通过支持陶琉企业新建优质项目、实施技术改造等方式做大做强做优;协助企业对接省内外高校加大创新研发,积极推出新产品在充分用好“国家文化出口基地”“中国琉璃之乡”两张名片的同时,引导企业通过申请“老字号”注册商标品牌等培育企业自己的品牌文化;对企业进行电商培训外贸业务培训积极拓展新兴市场和海外市场。
山头街道办事处副主任李学佼表示,下一步,山头街道将重点对陶琉中小企业实行梯度建设,培育部分科技型中小企业、专精特新中小企业,带动产业发展,让陶琉产业在传承与创新中焕发新的生机,为山头街道经济高质量发展注入强劲动力。
山头街道的陶琉故事,是一部“破壁”的进行时——破的是材料局限、市场壁垒,更是传统产业与时代浪潮的隔阂。炉火不熄,创新不止,山头小镇的冠军基因,正随每一件出炉的陶琉精品,灼灼其华,照亮未来。
来源:直播日照