摘要:我说,其实现在的孩子真的是被日漫美漫的动画风格给影响的太深了!再加上我们中国动漫这几十年确实不太争气,所以现在的小孩子可能已经忘记了我们中国动漫的画风到底是有多么的美了!你像之前的《大闹天宫》《天书奇谭》,还有很多的水墨动画,等等,这些在国际上曾经都是享有盛誉
《浪浪山小妖怪》的电影宣发团队是喝了假酒了呢?还是被极端女拳渗透的太严重了呢?我怎么也没想到,饭都吃完了老板告诉我说我刚吃完的菜里面有苍蝇!
前两天我和我的小徒弟刚看完电影《浪浪山小妖怪》。
看之前,我小徒弟说,电影的画风他不太能接受。
我说,其实现在的孩子真的是被日漫美漫的动画风格给影响的太深了!再加上我们中国动漫这几十年确实不太争气,所以现在的小孩子可能已经忘记了我们中国动漫的画风到底是有多么的美了!你像之前的《大闹天宫》《天书奇谭》,还有很多的水墨动画,等等,这些在国际上曾经都是享有盛誉的!
然后,我们就进了电影院,没看几分钟我俩就被逗得前仰后合了!说实话,我很久没有看一部电影的时候前半部分笑的那么没心没肺,后半部分又感动的稀里哗啦的。我俩看的全程直拍大腿,互相竖大拇指称赞!期间我小徒弟更是忍不住拿手机拍了好几张画面,他说,那个画面实在是太美了!忍不住想留作纪念!
我也有一种自豪感,心想:你看,你师父我给你推荐的作品还是有水平的吧!
而看完之后我也是忍不住上网搜索各种的点评和话题,来试图找一找深度解读和共鸣嘛。结果,没想到,却看到了几个热搜,让我顿时觉得像是老板在我吃完饭后冲出来告诉我说:好吃吧!我的配方里面有屎!
前两天,电影《浪浪山小妖怪》举办观影活动,邀请傅首尔与苏敏担任嘉宾,傅首尔结合离婚经历,提出“13岁孩子已有独立人生观”“父母低估孩子”等观点,提及儿子对其离婚的反馈:“一男一女在一起十几年很累也很圆满。”苏敏将电影中守护家庭的“猪妈妈”角色解读为“应离开浪浪山”,呼应其个人的“50岁自驾逃离家庭”标签。
我当然不是说傅首尔和苏敏两位老师是那个配方里的粑粑!我说实话,我其实还是蛮喜欢傅首尔和苏敏两位老师的,我对她们两个人绝对没有任何意见!甚至,去年的以苏敏阿姨为原型的电影《出走的决心》我还安利给很多人去看。我有机会还会给大家推荐这部电影的。
我所恶心的是,这样一部单纯的可爱的合家欢二次元动画电影,为什么它的宣发团队要用这样两位标志性的人物以及他们的发言来按着脑袋告诉我,这部电影竟然有离婚的话题,有逃离家庭的隐喻?
影片中“猪妈妈”是底层女性非常坚韧的缩影:照顾瘫痪丈夫,为儿子省吃俭用攒野果,在困境中选择守护而不是逃离。关键是,其实猪妈妈是深爱着这个小家庭的,猪妈妈身上有一种非常淳朴的善良和爱。
但苏敏阿姨的解读中好像看不见猪妈妈那份动人的母爱,电影中猪妈妈为瘫痪丈夫默默付出、为儿子攒野果的情节,好像只是成了她自己那个“个人出走叙事”的注脚了。
我不是说苏敏阿姨个人的经历是有问题的,我觉得苏敏阿姨现实中非常的勇敢坚强,但是,她给这位含辛茹苦、为爱坚守的母亲角色,打上"应当逃离"的烙印,你说你希望猪妈妈抛弃瘫痪的丈夫和嗷嗷待哺的孩子独自走出浪浪山?这不仅是不合适的,甚至有点荒谬和讽刺了!
而傅首尔对亲子关系的剖析其实单独来看还是很有道理的。但是,在这部电影的语境里,她离婚经历所支撑的那些观点,比如她提出"90%父母低估孩子潜能"、"13岁已有独立人生观"等判断,在这部本身非常温情脉脉的电影氛围里,显得非常的突兀、强硬。
有人也许会说,电影当中不是有句台词:“我想活成自己喜欢的样子!”片尾还说:“致敬每一个勇敢出发的自己!”那傅首尔和苏敏,她们也是独立女性,活成了自己喜欢的样子啊!这不是和电影很贴切吗?
但问题就在于,这两位身上的“独立女性”的标签实在是过于的抢眼,而恐怖的是,在这抢眼的标签下面,是会不自觉的就吸引和聚集一群极端女拳的流量的,也就是说,当电影宣发团队使用这两位标志性的人物在现场谈论离婚和出走话题的时候,不管你们初衷是什么样子的,这造成的影响一定就是在我们本来非常感动非常温情非常合家欢的氛围里,突然毫无征兆的就投下了一颗男女对立的炸弹。
而这部电影本身就像他的英文片名《nobody》一样,他讲的是一群“无名之辈”的小妖怪的艰难的寻找自我价值的故事,在这个故事当中,他撕掉了我们身上的那些乱七八糟的标签,让我们看到了那些普通人身上共通的困境和勇气!
但是,傅首尔和苏敏的出现,却像是在一幅描绘平凡人细腻情感的画卷上,突兀地贴上了两张色彩过于浓烈的标签,瞬间将观众的注意力从那些无名之辈的挣扎与温情上抽离,转而聚焦到了标签背后可能引发的争议漩涡中。
而从故事上来看,传统《西游记》叙事聚焦“天神转世”或有“关系背景”的取经团队(如唐僧、孙悟空),这本质上是精英主义的胜利。
而《浪浪山小妖怪》将镜头对准连名字都没有的底层小妖(小猪妖、蛤蟆精等,到电影结束我们都不知道他们的名字),而通过他们假冒取经的荒诞旅程,电影解构了“天命英雄”的神话逻辑。而反派的一句“孙悟空认识如来,唐僧是金蝉子转世!你以为谁都能取经?”,这直指阶层固化的现实痛点,让我们看到了草根群体生存的艰难。
影片将妖怪洞府塑造成了一个个微型的社会模型:小猪妖因刷锅太认真擦掉“大王先祖题字”遭追杀,这隐喻的是职场中“做得太好也是错”的背锅法则;
蛤蟆精对“9981工牌”的执念,这象征的是体制依赖者对身份认同的扭曲;
黄眉怪做错了事甚至犯了天条都能被弥勒佛“复活升级”,而蛤蟆精因为一点小事就可以丢掉编制,这揭示出了“关系户”和“草根”之间的命运鸿沟。
这些情节用一种荒诞的手法描写了那些残酷,让我们看到了当代打工人所面临的系统性的压迫。
而请问,这样的困境,这和独立女性和离婚和出走能扯上什么关系呢?你很勇敢的离婚,很勇敢的做一个独立女性,你就能够解决这些打工人所面临的系统性的压迫吗?
所以,当我们看完电影之后,看到的是傅首尔和苏敏阿姨在和我们讨论离婚,讨论亲子关系,谈论独立女性的时候,我们只会感受到的是搞笑,荒谬,甚至是冒犯。
因为我们那么辛苦的打工,我们在社会中那么努力的挣扎,其实在我们心中支撑我们的恰恰是来自于家庭的温暖理解和托举。
《浪浪山小妖怪》里面"猪妈妈"的形象,她身处烟火缭绕的厨房,在物质贫瘠中默默支撑家庭,她身上闪耀着坚韧、爱与牺牲的光芒。这朴素又深厚的家庭温情,这平民视角下乐观互助的生存态度,这是电影打动普罗大众的灵魂之源。
但这个时候,你把傅首尔把苏敏阿姨这样的标志性人物拉来给电影做宣传,这就相当于电影官方在告诉我们这群普通人一个标准答案说:“家庭其实并不重要!离婚重要!出走重要!”你说这不就是在打这群打工人的脸吗?
但还是那句话,这不是傅首尔和苏敏阿姨本人的错,这是这个电影宣发团队对自我定位的不准确以及对话题人物进行滥用所导致的灾难。这让我怀疑的是,这个宣发团队他们是喝假酒了,还是说这是他们故意为之?!
这部电影最打动我的地方是那只胆小内向平时说话都口吃的猩猩怪,在被妖怪处刑让他说遗言的时候他朝着悬崖的前方怒吼说:“我是齐天大圣”!这是普通人对宿命论的一种悲壮的反抗。
还有结局的时候,几个小妖怪修为尽失,没有被天庭册封,但是却被民间供奉。这种对英雄主义的重新定义,消解了传统“成佛成圣”的功利性目标,告诉了大家“凡人之善举即是修行”的朴素价值观。
所以,如果电影宣发团队能够邀请一些在平凡岗位却能作出不平凡的事的平民英雄,去宣传这样一些平凡人的不平凡的时候,也许这才是对这部电影精神内核的精准呼应。
所以我很难理解一个专业的宣发团队是业余到想不到这样一个层面的,或者我更担心的是,现如今的一些宣发团队,他们懂得,在现如今这样一个话题至上的时代,宣发的首要目标就是破圈!
而性别对立的议题在现如今又有很大的情绪煽动性和传播的裂变性,所以他们故意要邀请这样两位具有话题性的人物。他们以为绑定了女权符号就可以收割女性市场,但是却完全没有想过这种流量炸弹很有可能会炸毁这部电影的核心受众群体吗?还是说,他们懂得,黑红也是红的道理呢?
所以我非常害怕的是现如今这样一群喜欢搬弄是非的宣发策略,他们正在用制造冲突的方式消耗着观众对作品本身的关注,让那些原本可以引发深度共鸣的精神内核被这种团队降格成了一种博眼球的工具。
而我更担心的是,现如今,在电影的宣发团队中,是不是混入了太多喜欢打女权,喜欢挑动男女对立或者是其它极端情绪的人,这些人现如今似乎已经混入到了各行各业各个领域,他们喜欢用精心设计的话题陷阱,将公众的注意力从作品本身的思想内涵、艺术表达上转移开,转而聚焦于那些无关痛痒甚至刻意制造的矛盾冲突上。
而在他们那夹带私货居心叵测所营造的乌烟瘴气下,那些真正值得被探讨的人性光辉、社会思考,便会在喧嚣中被彻底淹没。
来源:宋翔宇老师