16位院士一百多位老师教70个学生,宁波东方理工大学将迎首届新生,宿舍是四室一厅

B站影视 欧美电影 2025-08-15 19:46 2

摘要:在浙江省2025年普通高校招生普通类第一段平行投档分数线中,宁波东方理工大学录取最高分691分,最低分656分并高出特殊类型招生控制线64分,其最低投档线在浙江省内的高校中位居第二,仅次于浙江大学。

开学在即,首次招生的宁波东方理工大学也即将迎来70名新生。

据官网消息,在浙江省2025年普通高校招生普通类第一段平行投档分数线中,宁波东方理工大学录取最高分691分,最低分656分并高出特殊类型招生控制线64分,其最低投档线在浙江省内的高校中位居第二,仅次于浙江大学。

近日,九派新闻联系到三名被宁波东方理工大学录取的新生,他们均是浙江人,分别在高考中获得了657分、656分、656分的高分。

谈及为何报考宁波东方理工大学,他们提到了“小而精的学习模式”“16个院士、百余名资深老师,教我们70名学生”“宿舍条件好,还免学费”“科研实力雄厚”“包就业”等等。

刘同学表示,学校有暑期活动,老师建议可以开学前一两周到学校参加,能提前进入一个科研团队,感受科研氛围,做一些力所能及的事情,自己打算去。

今年6月19日,宁波东方理工大学获得中国教育部批复设立,学校定位为一所新型研究型大学,由宁波市虞仁荣教育基金会举办,由省市共同建设、国家重点支持,是探索高起点、小而精、研究型、国际化新型研究型大学的积极尝试。首任校长为中国科学院院士陈十一。

该校首批设置数理基础科学、智能制造工程、电子科学与技术、计算机科学与技术4个本科专业。本科生入学即享受院士和资深教授亲自指导、专业学习、贯通式培养等优质教育资源。

学生宿舍。图/受访者提供

以下是他们的自述。

“我不是个按部就班的人”

刘同学 浙江人 高考657分

高考前听同桌说有一所新学校蛮好的,当时我没太注意,高考出分后我才从多个渠道了解到这学校不错,报志愿前,我高中还开了一个各种大学的招生会,我和东方理工的招生老师聊了聊,次日又和老师、教授、党委书记聊了很久,最后下定决心报了这所学校。

家里亲戚都不是很赞同,觉得太冒险,但我个人认为这是个非常好的机会,我本身不是个按部就班的人,一开始抱着试一试的心态,跟教授聊完就很信任了。再加上我们毕竟是第一届,就70个学生,却有那么雄厚的师资力量,学术氛围肯定很好,所以我就放弃了上海科技大学提前批以及一些省外的985、211学校,把这个学校填在第一志愿了。

也有人问,第一届就70个学生,学校又这么大,会不会冷清。我也有想到半夜可能会有点吓人,一些社团活动也组织不起来,但我本身就比较喜欢安静的环境,所以也是好事。

在我看来,这个学校优势挺多的,首先他是小而精的学习模式,16个院士、100多个principal investigator(手里有项目的研究员),第一届只有70个学生。第二是学校的就业资源好,和大厂达成了协作,可以暑假去实习,科研方面也随时可以去学校的实验室团队体验实习。第三是学校的硬件设施好,宿舍是4个单人间合为一个寝室,有自己的空间,也有公共社交平台。第四是老师教授都很平易近人,感觉大家都超级真诚温柔。

目前老师建议我开学前一两周到学校,可以参加暑期活动,即提前进入一个科研团队,感受团队氛围,做一些能做的事,比如我了解的那个团队是训练ai做集成电路的,我可以帮忙做一些标识。

我本人是比较想去电子信息工程专业,我们第一年都上通识课,第二年再选专业。上这所学校也没什么经济负担,奖学金是全覆盖的,四年学费全免(9.6w一年),还有一些就业方面的保障,学校跟一些公司签了协议。

4个人住四室一厅的宿舍套间

叶同学 浙江 高考656分

我们高三开学典礼邀请了宁波东方理工大学校长,之后我就去了解了这所学校,我个人对科研比较感兴趣,这所学校的资源很好,再加上免学费等一系列优惠,就心动了。

相比其他学校,我觉得这所学校最大的优势是专注度高,它的小班化让每个学生都更容易被关注,师资力量强大、院士云集;四个专业也都是我喜欢的、趋势比较好的;还有更好的科研环境、更充足的科研资金。

学校的宿舍条件也很好,本科生宿舍是4个人住四室一厅,房间是单人的,共用客厅,我还是比较满意。

尽管家长对985认可度更高,我本身的分数也能上个中游的985,还是选择了这所学校。

我暂时想读智能制造工程专业,未来做科研,学校有直博计划,类似香港理工大学的直博考试点就在学校。如果想出国留学,学校也会给至少5万元的补贴,考得好可能有20万元。

如果准备就业,学校也有一些保障,我看社交媒体上说毕业包分配,不过我还没毕业,不确定是不是真的。但我觉得这些优惠和福利,值得我去试一试。

和教授、院士谈过后,对学校更多是信任

韩同学家长 浙江人 高考656分

我们是宁波本地人,家住得离学校很近,宁波东方理工大学的捐赠人虞仁荣先生是孩子高中校友。高考填志愿前,我带着孩子去了学校好多趟,和校方领导、院士专家面对面真诚交流,给我们的印象非常深刻。

高考后,孩子去看了学校的实验室,条件很好。第一届学生福利特别多,学校有16位院士,一百多位资深老师,只有70个学生,作为本科生一入学就有院士大咖、资深教授亲自指导,而且这学校第一学年不分专业,第二学期末可根据兴趣自由探索、自由选择专业方向,孩子就非常坚定要报考这所学校了。

学校的四个专业孩子也很感兴趣,之前就决定要读电子信息相关专业,他的目标是继续深造,争取直博。

就业方面我们也不担心,学校承诺了毕业有保障。

因为学校是第一年招生,教学方式也比较新颖,没有能够借鉴的人,我们一开始也是持有怀疑态度的,但接触过学校的院士和教授后,现在更多的是信任。

来源:潇湘晨报一点号

相关推荐