OLED国产化再破关键壁垒 成都拓维8.6代线CMM成功交付 成都高新区加快建设“世界柔谷”

B站影视 电影资讯 2025-08-15 19:46 2

摘要:成都世运会激战正酣。本届世运会开幕式上,由成都高新区科技领军企业京东方(BOE)提供显示技术支撑的全球最长连续LED巨幕——“天府大屋檐”,带来震撼视效,吸引全球目光。而这仅是成都高新区新型显示产业发展的一个缩影。

成都世运会激战正酣。本届世运会开幕式上,由成都高新区科技领军企业京东方(BOE)提供显示技术支撑的全球最长连续LED巨幕——“天府大屋檐”,带来震撼视效,吸引全球目光。而这仅是成都高新区新型显示产业发展的一个缩影。

8月15日,笔者获悉,成都高新区企业成都拓维高科光电科技有限公司自主研发的8.6代线金属掩膜版(CMM,Common Metal Mask)首件产品日前产出并交付行业头部客户,这一成果不仅填补了国内高世代线金属掩膜版的技术空白,也标志着我国OLED产业核心材料自主化迈出关键一步,更为成都高新区“芯屏”产业版图拼上了不可或缺的一块。

金属掩膜版(CMM,Common Metal Mask)是OLED面板制造中蒸镀环节的核心材料。在OLED生产的真空蒸镀工艺中,CMM相当于“精密模版”,其表面精密的微加工开孔会精准定位HTL(空穴传输层)、HIL(空穴注入层)等有机功能层材料的沉积位置,确保这些材料精密、均匀地附着在玻璃基板上,最终形成能实现发光显示的闭合回路。

此次交付的8.6代线CMM对应的基板尺寸为2620×2290mm,这一规格是针对高端OLED电视、车载中控屏,PAD、笔电等中大尺寸显示产品设计的。相比中小尺寸OLED(如手机屏常用的6代线),大尺寸基板可通过一次蒸镀切割出更多大尺寸面板,显著降低单位产品的生产成本。

与大世代线FMM仅需在长度方向拓展尺寸不同,大世代线CMM因需在全材料范围内完成曝光、蚀刻、张力控制等工艺,不仅使材料工艺难度大幅提升,更面临着sheet制作和tension焊接等关键环节的技术挑战。成都拓维依托在G6CMM量产领域的长期技术积淀,结合G8.6CMM的专项工艺开发,成功实现国内首片CMM交付使用,为国内显示产业打破海外技术垄断、降低供应链风险奠定了坚实基础,为完善区域新型显示产业生态注入强劲动能。

成都拓维高科光电科技有限公司成立于2017年3月22日,是国内第一批投入精密金属掩膜版研发和生产的单位。公司的主导产品属于工业“六基”中新一代信息技术领域的核心基础零部件,是多家OLED生产企业的主要供应商。

据悉,成都高新区作为全国领先的新型显示产业基地,已聚集了京东方、天马微电子、出光兴产等一批产业链龙头企业,形成了从上游材料、中游面板制造到下游终端应用的完整生态。拥有国内首条、全球首批8.6代AMOLED生产线,全球首条TFT基Micro LED显示屏生产线,新型显示产能规模和配套水平居西部第一,柔性显示产能规模全国第一,全球一半以上iPad在此生产。2025年上半年新型显示产业预计产值达207亿元。

为助力区域内电子信息企业蓬勃发展,成都高新区出台专项产业政策,在研发投入、成果转化、人才引进等方面给予“真金白银”支持;联合高校院所、龙头企业共建创新平台,加速核心技术攻关与产业化进程;制定 “一对一”企业服务专员制度,全生命周期解决企业落地、建设、运营中的难题;定期举办产业沙龙、技术对接会,促进区内企业协同创新、合作共赢。

值得一提的是,日前,成都高新区联合上海张江、苏州工业园、西安、武汉东湖、南京、厦门火炬、重庆、昆山、绵阳等地的10家国家高新区,以及合肥新站1家省级高新区,共同成立了新型显示产业协同创新网络。该网络旨在打破区域壁垒,统筹全国显示产业优势资源,围绕柔性显示、Micro-LED等重点领域开展联合攻关。

成都高新区电子信息产业局相关负责人表示,创新是引领发展的第一动力。首片国产高端金属掩膜版的交付,是成都高新区新型显示产业征程上的重要里程碑。成都高新区将持续构筑更具创新力、更富竞争力的OLED产业生态,加快打造“世界柔谷”、建设具有全球影响力的新型显示产业高地。

文/程思瑜

来源:上游新闻一点号

相关推荐