摘要:近年来,稳定币成为全球加密资产市场的焦点,并引发了国际社会的广泛关注。2025年6月17日,美国国会参议院通过了《指导与建立美国稳定币国家创新法案》(简称《GENIUS法案》)。中国香港特别行政区政府在2025年5月也发布了《稳定币条例》,并宣布其于2025年
文/中国银行原首席研究员宗良,对外经济贸易大学中国金融学院博士研究生李根
近年来,稳定币成为全球加密资产市场的焦点,并引发了国际社会的广泛关注。2025年6月17日,美国国会参议院通过了《指导与建立美国稳定币国家创新法案》(简称《GENIUS法案》)。中国香港特别行政区政府在2025年5月也发布了《稳定币条例》,并宣布其于2025年8月1日在中国香港正式生效。稳定币相较于传统加密资产具有更高的价值稳定性,且依托于区块链和分布式账本等技术在加密资产交易、跨境支付等方面具有优势,其发展将为全球金融治理体系变革带来重要契机。
稳定币市场的发展动态与主要特征
自2014年Tether发行的USDT问世以来,全球稳定币市场经历了从无到有、快速膨胀、剧烈震荡和回升趋稳等阶段。花旗银行研究所(Citi Institute)预测,2030年全球稳定币市场未偿总供应量将达到1.6万亿美元,届时稳定币发行商或将成为美国国债的最大持有人之一。稳定币以其相对稳定的价值、低廉的交易成本和多元化的应用场景受到了市场的广泛关注。
从以法币支持型为主转向多元锚定并存
从锚定机制来看,目前市场上的稳定币主要可分为四类:法币支持型、加密资产支持型、算法支持型及商品支持型。其中,法币支持型稳定币的发行方须按1:1比例真实持有锚定货币或等价资产,以确保稳定币价值与目标货币或资产紧密挂钩。截至2025年5月该类稳定币市值已破2200亿美元,市场份额已达90%以上。加密资产支持型稳定币则以智能合约实现价格的锚定,往往要求用户超额抵押加密资产(一般为150%),若抵押率过低则自动触发清算机制。算法支持型稳定币又可进一步划分为纯算法支持型和混合算法支持型,其中纯算法支持型稳定币不锚定任何实物资产或抵押品,完全依赖算法通过市场供需自发调控。但由于价值支撑的缺失及对市场信心的高度依赖性,该类稳定币容易引发系统性的金融风险,具有较大缺陷,故已逐渐退出全球稳定币市场。与其不同,混合算法支持型稳定币往往采取“部分抵押+算法调节”的抵押机制,其部分抵押的真实资产能够提供一定的清算赎回保障,相较于纯算法支持型稳定币具备相对更高的抗风险性,已逐渐成为主流的算法支持型稳定币形式。商品支持型稳定币则是通过锚定实物资产(通常是黄金)以实现价值稳定,往往依赖中心化机构保管、审计和储备目标商品。整体而言,稳定币市场正逐渐向多元锚定机制并存的方向发展。
美元稳定币占据主导地位但非美元稳定币具有较大发展空间
从币种结构来看,美元稳定币占据全球稳定币市场的绝对主导地位。Artemis的数据显示,截至2025年5月,美元稳定币的市值约为2427亿美元,市场份额已达99.78%。相较而言,欧元稳定币市场规模尚未超过5亿美元,占比仅为0.2%。此外,锚定其他主权货币,例如土耳其里拉、新加坡元、日元和人民币的稳定币市场占比亦均在0.1%以下。整体而言,当前全球稳定币市场的币种结构呈现高度集中化与多元化探索并存的市场格局,美元稳定币长期占据主导地位,未来非美元稳定币市场仍具备较大的发展潜力和空间。
多元化的应用场景正不断拓展和呈现
根据Castle Island Ventures和Brevan Howard Digital在2024年9月联合发布报告中的测算数据,2023年稳定币在新兴市场保守估计结算价值为3.7万亿美元,2024年上半年为2.62万亿美元,预计年度增长规模为5.28万亿美元,凭借高效低成本的突出优势,稳定币在跨境支付结算领域的潜力正被不断开发。Circle为推动稳定币在跨境支付与结算等方面的应用发挥了较大作用,其推出的CPN(Circle Payments Network,Circle支付网络)为USDC和其他稳定币在全球支付网络中的应用提供了一个合规、完整和可操作的框架,在此框架下CPN计划将稳定币的使用嵌入企业支付、消费者支付和机构支付三大部门下的14种应用场景,涵盖了跨境支付、企业财务资金管理、资本市场结算和政府对外援助等多个方面,为全球稳定币应用场景扩展提供了全新的思路与框架,尤其对于新兴市场发行、推广本币稳定币具有极高的借鉴意义。
稳定币的风险特征与监管动向
国际清算银行(BIS)在2025年6月的《2025年度经济报告》中提到,健全的货币体系须满足三大核心标准,即单一性、弹性和完整性,而稳定币却因存在以波动性汇率交易、发行量依赖预付现金、易被应用于金融犯罪活动等缺陷,容易引发系统性风险,因此,恐难以成为未来货币体系的支柱。由于缺乏央行的信用支撑,且高度依赖抵押资产背书,稳定币往往存在信用与流动性不足、侵蚀货币主权、非法交易等风险。值得注意的是,目前主流的三大稳定币监管体系,即欧盟《加密资产市场监管法案》(简称《MiCA法案》)、美国《指导与建立美国稳定币国家创新法案》(简称《GENIUS法案》)和中国香港《稳定币条例》,均围绕前述风险设立了较为全面的监管框架,显著减少了稳定币市场活动的相关风险。
但随着稳定币产品加速向多元化发展和市场资金池的迅速扩大,目前仍存在一些亟须解决的监管短板。例如目前的监管政策整体重点依然偏向于法币支持型稳定币,对于其他几类稳定币尤其是混合算法支持型稳定币尚且缺乏系统的监管标准。同时,三类监管标准缺乏统一的执行机制,依然存在一定的监管套利空间。此外,目前虽已明确了稳定币与法定主权货币之间的界限并严格规定了市场准入,但其仍可能影响央行的货币主权并与央行数字货币(CBDC)存在竞争......
来源 | 《清华金融评论》2025年8月刊总第141期
编辑丨周茗一
审核 | 丁开艳
责编丨兰银帆
Review of Past Articles -
01
02
来源:清华金融评论