摘要:在竹溪县未成年人健康成长指导中心,“张海迪团队”的心理咨询老师轮流值守,提供心理咨询服务;各乡镇里,由民警、医生、心理老师等组成的校外帮扶小组,针对心理健康特殊困难学生家庭开展入户走访;线上家长课堂准时开播,传递科学的教育理念……近年来,竹溪县坚持“政府主导、
蝉鸣渐盛的暑假里
竹溪县的校园
暂别了往日的琅琅书声
却有另一种温暖始终在线
在竹溪县未成年人健康成长指导中心,“张海迪团队”的心理咨询老师轮流值守,提供心理咨询服务;各乡镇里,由民警、医生、心理老师等组成的校外帮扶小组,针对心理健康特殊困难学生家庭开展入户走访;线上家长课堂准时开播,传递科学的教育理念……近年来,竹溪县坚持“政府主导、部门协作、资源整合”,构建起覆盖全时段的未成年人心理健康关爱体系,全力护航青少年健康成长。
创新机制
织密心理健康防护网
“未成年人心理健康关乎民生福祉,制度保障更需筑牢根基。”竹溪县政协副主席杨巧燕的话,道出了当地对这项工作的高度重视。该县以机制创新为抓手,构建起“教育预防—问题排查—辅导干预—转介治疗—休学复学”全链条体系。
自3月起,竹溪县教育局就分片区召开心理健康专题调度会,组织县直及乡镇各学校校长聚焦重点学生,深入剖析心理健康方面的问题;该县县委政法委牵头召开两次青少年心理健康“四位一体”关爱帮扶视频会,凝聚乡镇与部门合力,形成“筛查—发现—分析—解决”问题的闭环机制。
为确保帮扶措施精准到位,该县教育系统组织开展“千名教师访万家”活动,全面排查学生心理状况,织密“学校—年级—班级—朋辈”四级预警网络,同步建立“一校一策”“一班一档”“一人一案”档案体系,以精细化举措筑牢学生心理健康防护墙。
为推动立体化关爱措施落地见效,当地创新成立校内外“五级联动帮扶小组”:校内实施红黄蓝色标管理,以心理健康老师为主导,红色高危对象由校级领导包联,黄色关注对象由中层干部负责,蓝色预警对象由教师跟进;校外组建“乡镇分管领导—民警—医生—心理教师—村(社区)干部”团队,形成家校社协同关爱格局。目前,全县121名红标对象的联动帮扶责任人均已对接到位,“多对一”无缝帮扶辅导机制得到有效落实。
竹溪县新洲镇初三学生晓宇(化名)因无法适应重组家庭生活,出现情绪焦虑等问题,其所在学校立即启动“五级包联”机制,帮扶小组累计开展家访12次,并联合心理教师对其进行专业疏导,其身心状态逐渐好转。
此外,竹溪县教育局还专门成立专项督查组,不定期对学校课程开设、危机预案执行等情况进行督导,以便全面掌握各学校、各环节工作落实情况,推动关爱未成年人心理健康工作落地见效。
专业赋能
打造学生“心灵港湾”
暑假期间,竹溪县未成年人健康成长指导中心的心理咨询热线铃声此起彼伏;工作群里,工作人员按节点发出的工作提示准时弹出。该中心由竹溪县委政法委统筹协调、县教育局整合资源成立,已成为守护青少年心灵健康的重要阵地。
该指导中心负责统筹线上线下咨询服务,指导各校开展心理健康教育教学教研工作、心理健康教育师资队伍建设和学校心理健康辅导站(咨询室)的规范化运行等,为未成年人心理健康服务提供坚实支撑。目前,全县23所县直及乡镇中心学校均已建成标准化心理辅导室,并配备专兼职教师,提供每周不少于5小时的心理咨询服务,为学生打造可信赖的“心灵港湾”。
为构建高质量心理健康教育支撑体系,竹溪县教育局积极联动高校专业力量,与湖北医药学院等达成深度协作。在协作框架下,湖北医药学院制订培训方案:4月中下旬为“张海迪团队”近80名老成员开展为期3天的能力提升培训;秋季开学后,将对50名新成员进行培训,同时为全县近800名班主任及管理干部开展心理健康基础知识培训,助力教师素养提升。
为进一步拓宽心理健康服务维度,竹溪县积极引导社会力量参与,邀请社会机构专家开展分层分类培训:城关镇初级中学借“国际家庭日”契机举办“学家庭教育,做智慧家长”主题讲座;蒋家堰镇中心学校邀请国家二级心理咨询师为教师授课;县教育局邀请华中科技大学同济医学院教授余毅震为300余名校长、班主任开展培训,助力教师心理辅导能力提升。
五育并举
静待“心”花绽放
竹溪县思源实验学校的非洲鼓社团表演青春飞扬、新洲镇中心学校的篮球操活力四射、蒋家堰镇河口小学的竹竿舞别具一格……竹溪县各校践行“五育育心”理念,以丰富多元活动为载体,助力青少年“心”花绽放。
课程育人筑牢成长根基。全县各中小学开齐开足生命安全与心理健康课程,并推动其与学科教学融合。竹溪县第二高级中学、竹溪县职业技术学校、竹溪县实验中学、向坝乡中心学校率先实现心理健康教师专职化,并通过开展集体备课、课题研究等举措,提升心理健康教育质效。
活动育人释放成长活力。竹溪县扎实推进“两个一”行动,每日开展“倾听一刻钟、运动一小时”活动,助力学生释放压力、强健体魄。同时,该县持续深化“五育并举”实践,依托“迷彩思政课”“人人体艺”等载体增强学生心理韧性,多维促进学生身心健康发展。
家校协同凝聚育人合力。竹溪县通过组织开展“家庭教育大讲堂”“家长论坛”等活动,帮助家长更新教育观念、提升教育能力。目前,该县各校普遍成立家长学校,构建起“家校共育”的良好格局。
精细管理筑牢安全防线。竹溪县深化“千名教师访万家”活动,落实“十个知晓、十个帮助”工作要求,确保教育关爱全覆盖;加强法治教育,建立针对暴力、欺凌等问题的举报渠道,营造安全和谐的校园环境。
征程万里风正劲,奋楫扬帆再出发。竹溪县将持续深化未成年人心理健康工作,以更完善的机制、更专业的队伍、更精准的服务为青少年成长护航,让每个心灵都能沐浴阳光、绽放光彩。
来源:洞庭湖边那些事儿