摘要:“哇!我感觉自己真的漫步在太空中,这个红彤彤的星球肯定是火星!”在漯河市召陵区翟庄街道燕山路社区的活动室里,孩子们佩戴着崭新的VR眼镜,兴奋的呼喊声让这个夏日午后充满了活力。
“哇!我感觉自己真的漫步在太空中,这个红彤彤的星球肯定是火星!”在漯河市召陵区翟庄街道燕山路社区的活动室里,孩子们佩戴着崭新的VR眼镜,兴奋的呼喊声让这个夏日午后充满了活力。
今年暑期,燕山路社区开展了以“VR赋能童心探索,社区科普更暖心”为主题的特色活动,将重力、磁力、电力等抽象的科学原理,转化为孩子们可以亲身感受的沉浸式体验,让科普活动成为社区儿童探索科学世界的一扇大门。当孩子们好奇地伸手,试图触摸虚拟宇宙中闪烁的星轨时,科学知识便以一种生动有趣的方式,融入了他们的认知里。
在电力主题活动日,孩子们首先通过VR眼镜观察电子在导体中快速流动的轨迹。随后,他们手持导电笔,在卡纸上认真勾勒电路。当LED灯因为完整的导电通路而亮起的那一刻,有孩子激动地说:“电精灵真的顺着我画的线路跑过来啦!”。这种即时得到反馈的成就感,把深奥的物理原理变成了充满趣味的探索之旅。重力主题日则充满挑战,在VR展示太空失重场景后,孩子们分组制作“鸡蛋撞地球”的缓冲装置,用泡沫、纸盒等常见材料,验证冲击力与缓冲时间之间的关系。暑期返乡大学生志愿者在一旁引导孩子们观察思考:“想想刚才在VR里看到的月球重力环境,为什么这里的鸡蛋比在地球上坠落时的完好率更高呢?”这样富有启发性的提问,促使孩子们把体验转化为了深入的思考。
这些妙趣横生的科学探索,与漯河市社区科普“双百工程”特色活动紧密呼应,极大地丰富了社区科普活动内容。在志愿者的引导下,孩子们尽情遨游在科学的瀚海。一个个趣味科学实验,一次次VR沉浸式体验,恰似播撒在孩子们心中那片科学沃土中的种子。假以时日,它们定会生根发芽,绽放出绚丽的科学之花,为漯河这座城市的科学发展铺展无限可能。(苏焕祎)
来源:河南日报