摘要:为深入学习贯彻依法治国思想,推动法治宣传教育深入基层,近日,江苏大学文学院汉语2401班“笃行”实践团队以“普法惠民,法治同行”为主题,走进家乡社区、校园及街区,开展多层次、多形式的法治宣传活动,以青年力量助力基层法治建设。
为深入学习贯彻依法治国思想,推动法治宣传教育深入基层,近日,江苏大学文学院汉语2401班“笃行”实践团队以“普法惠民,法治同行”为主题,走进家乡社区、校园及街区,开展多层次、多形式的法治宣传活动,以青年力量助力基层法治建设。
智慧助老:科技赋能,守护银龄权益
江苏大学文学院“笃行”实践团的志愿者们走进社区老年活动中心,手把手教老人们通过手机观看法律宣传视频。活动中,志愿者们提前准备了涵盖《老年人权益保障法》、防电信诈骗等内容的短视频,短视频用真实案例改编的动画配合通俗易懂的方言解说,让法律知识“活”了起来。陆好同学着重强调了养生诈骗的常见套路,并叮嘱老年人注意保护自己的隐私,不要轻易向陌生人透露自己及家人的身份、银行卡等信息,时刻警惕诈骗分子的花言巧语。
互动环节中,68岁的陈爷爷主动分享:“前阵子有人上门说免费体检,结果查出一堆‘病’,让买他们的仪器,我当时差点就信了。”志愿者立刻接过话头,结合《消费者权益保护法》相关条款,分析这类“免费体检”背后的营销陷阱,还教老人遇到类似情况可拨打12315举报。“原来这里面还有这么多说道!”陈爷爷边听边在手册上做标记,“以后再遇到这些事,我就知道该咋应对了。”
志愿者通过手机视频为老年人普法。陆好 供图
以法护苗:寓教于乐,筑牢成长防线
实践团队走进连云港市社区,为青少年带来法律普及课。成员张路瑶以生活案例为切入点,通过情景模拟、互动问答等形式,深入浅出地讲解了《未成年人保护法》《预防未成年人犯罪法》等法律法规。团队还特别关注儿童权益保护,结合防欺凌、网络安全等热点话题,引导孩子们树立自我保护意识,学会用法律武器维护合法权益。
此外,团队还走进学生生活中,针对法律意识较薄弱的小朋友普及基础法律常识。成员王文祺围绕“青春与法同行”,分别从隐私保护、校园安全、网络安全以及财产权益、自我保护等与日常生活息息相关的方面进行基础法教学,利用孩子们耳熟能详的法律故事帮助他们建构基本的法律体系,为他们学法尊法,守法用法奠定了坚实的基础。“笃行”团队希望通过寓教于乐的方式,在孩子们心中播下法治的种子。活动现场气氛活跃,孩子们踊跃参与,纷纷表示要争做“法律小卫士”。
多元普法:践行责任,共建法治基层
“笃行”团队秉持“植法于民”理念,深入社区开展居民法律认知问卷调查,并针对性普及法律知识。团队成员曹春钰选取了与生活紧密相关的几大法律领域,辅以典型的法律案例,帮助居民切切实实的感受法律,理解法律。“居民听到这些法律案例背后的法律法规后,大部分人都表示出对法律的敬畏与感悟。”曹春钰感慨道。
团队成员王丽娜、张剑宇等还化身街道志愿者,向路人普及法律知识,针对横穿马路、随意堆放杂物堵塞逃生通道等常见违法行为,通过劝说、发放自制法治卡片等方式,带动大家知法、学法、守法,为基层法治建设贡献力量。
此次实践实践覆盖老、中、青三代群体,“笃行”团队用“方言+科技”“故事+互动”的创新模式,让法治精神扎根乡土,以实际行动诠释新时代青年大学生的法治观念与责任感,在炎炎夏日里用赤诚热情推动普法宣传,与群众共同成长,为建设法治社会注入青春力量。未来,“笃行”团队将继续以专业所学回馈社会,为法治中国建设注入青春动能。(王安琪、杨智、张路瑶、张剑宇)
来源:环球网海外看中国