高原烈日“双刀客”来袭,你的防晒衣够“盾”吗?

B站影视 内地电影 2025-08-15 14:59 2

摘要:七月的阳光炽烈而奔放,高原地区的紫外线更为强烈。这份明媚背后,却潜藏着肌肤健康的“隐形杀手”——紫外线(UV)。它不仅会在短时间内让你晒红、晒伤,更是导致皮肤提前衰老、出现皱纹、色斑,甚至增加皮肤癌风险的元凶。

七月的阳光炽烈而奔放,高原地区的紫外线更为强烈。这份明媚背后,却潜藏着肌肤健康的“隐形杀手”——紫外线(UV)。它不仅会在短时间内让你晒红、晒伤,更是导致皮肤提前衰老、出现皱纹、色斑,甚至增加皮肤癌风险的元凶。

紫外线包含UVA、UVB、UVC三种成分,其中UVC无法穿透大气,而UVA和UVB就像直达地球表面的“双刀客”。UVA,学名长波黑斑紫外线,占比高达95%,它如同细密的针,可穿透玻璃直达皮肤深层,催生皱纹和色斑;UVB,学名中波红斑紫外线,它好似灼热的刀,短时间内就能使表皮红肿脱皮。二者长期作用会损害皮肤细胞的DNA,甚至提升患皮肤癌的风险。世界卫生组织的数据显示,全球每年约有200万人被诊断出皮肤癌,而过度的紫外线暴露正是主要诱因之一。因此,科学防晒绝非仅仅是爱美人士的夏日功课,而是关乎每个人皮肤健康的终身必修课。

面对无孔不入的紫外线,我们并非束手无策。遵循国际公认的“防晒ABC原则”,就能构筑起一道坚固的防护网:

A (Avoid避免): (画面:在树荫或屋内躲避阳光)躲避烈日,是防晒的第一步。

B (Block遮挡):(画面:衣物、宽檐帽、太阳镜、遮阳伞等) 利用物理屏障,将紫外线“拒之门外”,直接减少皮肤暴露的面积。

C (Cream防晒霜): 作为物理遮挡的重要补充,用于保护面部、颈部、手臂、手背等无法被衣物完全覆盖的部位。选择标注“广谱防晒”——即同时防护UVA和UVB的产品,确保足量(画面:1元硬币大小上脸)、定时(画面:钟表指针划过2小时)补涂。

在“Block遮挡”这一项中,防晒衣因其专业性和便捷性,已成为越来越多人的夏日出行必备品。一件优质的防晒衣,能提供远超普通衣物的紫外线防护能力。那么,如何慧眼识珠,选购到真正有效的防晒衣呢?

选购防晒衣,吊牌信息要看清。最重要的指标就是UPF值,也就是紫外线防护系数。这个数值能直观地告诉你这件衣服能阻挡多少紫外线。UPF 40+是基本合格线,意味着它能阻挡约97.5%的紫外线;UPF 50+则属于优秀级别,能阻挡高达98%以上的紫外线。数值越高,防护力越强。其次关注UVA透过率,UVA是导致皮肤深层老化的元凶,优质的防晒衣会明确标注UVA透过率低于5%,确保对它的有效阻隔。吊牌上明确标注的符合国家标准GB/T 18830《纺织品 防紫外线性能的评定》的产品更是对防晒性能的权威保障。

此外,织物的紧密程度、颜色、材质上也大有讲究: 聚酯纤维,也就是涤纶,它本身的分子结构对紫外线有较好的吸收能力,是防晒衣的常用材质。锦纶(尼龙) 则胜在轻薄、柔软、舒适,但原生防晒能力通常不如涤纶,需要依赖后整理工艺来提升。棉、麻等天然纤维的防晒能力普遍较弱。织物紧密度越高,纱线之间的孔隙越小,紫外线就越难穿透。在相同材质和织法下,深色系比浅色系能吸收或阻挡更多的紫外线,防晒效果更佳。

有小伙伴要问了,部分商家用紫外线测试卡证明商品防晒度,可信吗?

理论上是可信的。紫外线测试卡表面涂有特殊光敏染料或化学物质,吸收特定波长紫外线后,会发生光化学反应,卡片颜色就会产生变化。然而,这种测试方法存在一定的局限性:卡片只能粗略指示紫外线强度,未明确区分UVA和UVB,无法精确测量透射率或计算防护系数,因此不能反映防晒衣真实防护能力。

今天的选购指南,你都记住了吗?这个夏天,让我们用科学的方法选择防晒衣,带“盾”享受户外活动吧!

来源:青海省科学技术馆

相关推荐